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正>中华书局点校本《旧五代史》卷三十四《唐书十庄宗本纪八》([1]469)载:"(同光四年)十二月,以户部尚书王正言为兴唐尹、知留守事。"此处文中虽然有校勘,然仅仅对"兴唐尹"做了考证,校勘原文:"为兴唐尹,原本脱"唐"字,今据列传增入。(影库本粘签)"([1]469)载:"(同光四年)十二月,以户部尚书王正言为兴唐尹、知留守事。"此处文中虽然有校勘,然仅仅对"兴唐尹"做了考证,校勘原文:"为兴唐尹,原本脱"唐"字,今据列传增入。(影库本粘签)"([1]469)  相似文献   

2.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把握好新闻舆论工作的"时度效"做出重要论述。强调"不管是主题宣传、典型宣传、成就宣传,还是突发事件报道、热点引导、舆论监督,都要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1],"关键是要提高质量和水平,把握好时度效"[2],"要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体现时度效要求"[3]。  相似文献   

3.
撒拉密清代俗语的语源考释,因年代不远,历来为学界所忽视。以俗语"撒拉密"为例:在生活中,有人以戏谑口吻恭维他人时,被恭维者常常会脱口而出:"别拿咱撒拉密开心。"俗语"撒拉密"在这里意为"小人物"。《中国俗语大辞典》[1]、《中华俗语源流大辞典》[2]均失收。其实"撒拉密"是朝语"人"的译音,何以演变为专门指称小人物的俗语?笔者以为,当是满语"达拉密"的讹传。  相似文献   

4.
白豪 《兰台世界》2017,(18):108-112
崔卫峰先生在其《王弼本〈道德经〉十八章"伪"意辨析》一文中近乎完美地诠释了"伪"字的含义,并且认为"绝学无忧"句应该置于第十九章末。笔者并不这样认为,并且对于"绝学无忧"的位置,目前学术界大致有四种观点(许抗生、彭浩、高定彝、尹振环、郭沂、陈锡勇、严灵峰等先生都有自己的观点)。文章列举了这四种观点,并根据世传、帛书、郭店简本等《老子》一一进行了分析,认为"绝学无忧"置于第二十章首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5.
徐林佳 《档案天地》2023,(10):44-47
<正>一、数字人文:灾难记忆建构的新方式(一)灾难记忆之内涵20世纪20年代,莫里斯·哈布瓦赫在其著作《论集体记忆》中提出集体记忆的概念,自此学界掀起了一股记忆研究热潮[1]。皮埃尔·诺拉从探讨历史与记忆的关系出发,创造了“记忆场”这一概念,他认为记忆场是存在于记忆与历史之间的场域,具有实在性、象征性和功能性三个特征[2]。有关社会记忆的研究不断深入,灾难记忆作为社会记忆中重要的类型,对其建构尤为重要。丁华东等[3]将灾难记忆理解为“一定的社会群体围绕特定自然或社会性灾难以各种媒介形式保存、传递、共享的社会框架、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6.
顺应新时代新要求,《沈阳日报》积极探索创新舆论监督新路,联合市纪委监委创办“正风肃纪进行时”栏目,构建了“媒体+纪检”监督带动群众监督的新模式。沈阳在全国首创大数据监督,[1]治理成效显著,让群众在全面从严治党中感受到了公平正义,推动了政府治理能力提升。以沈阳为代表的辽宁省正风肃纪大数据监督平台作为纠治“四风”长效机制,写入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工作报告。[2]党媒在新形势下加强正风肃纪舆论监督意义重大,《沈阳日报》的创新实践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考察时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1]近期,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指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各种风险挑战、困难问题比以往更加严峻复杂,迫切需要通过调查研究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  相似文献   

8.
刘培旺 《图书情报知识》2024,(1):102-107+120
<正>目录学是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学科,是宝贵的中华学术文化遗产。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中指出“目录之学,学中第一紧要事”[1],肯定了目录学在学术中的重要地位。20世纪的目录学在学术研究、书目实践、学科发展方面取得了进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社会作用。自20世纪90年代后半叶以来,高校的目录学核心课程缩减,目录学在教育体系中的比重下降;  相似文献   

9.
刑事冤假错案,古今中外,无不有之。楚辞《九章·怀沙》中即出现"冤"字:"扶情效志兮,冤屈而自抑"。~([1])何谓"冤"?《说文解字》认为:"冤,屈也。从兔,从冖。即兔在冖下,不得走,益屈折也";~([2])可以看出,"冤"首先指的是一种内心压抑的怨气,然后则是无罪而受罚的冤屈,到了刑事领域,"冤"和犯罪、诉讼、牢狱相结合,演变成"冤案",文化大革命以后,随着大批因政治运动而被戴上"反革命"帽子的无辜者陆续得到平反,"冤假错案"就成为广大民众约定俗成且经常使用的词汇,但是事实上,"冤案"、"假案"和"错案"并不是同一内涵。一般而言,冤案是指有犯罪事实存在,但并非该被告人所为,而对该被告人进行定罪科刑的案件。假案是指人为地捏造客观上根本不存在的案件事实,并对被告人进行刑事追究的案件。错案是指作为案件处理的事件存在,但在认定事实、情节或适用法律定性处理上出现错误的案件。~([3])本文所指的刑事冤假错案是冤案、假案和错案的统称。  相似文献   

10.
<正>“大雅于今已式微,海王村店古书稀,如何碧眼黄须客,卷尽元明板本归。[1]一首民国时期的《最新京都新竹枝词》反映出在京外国人对于名人字画以及古旧书籍的追逐。海王村琉璃厂与厂甸市集等地因其古籍、古玩玉器事业早已有名。《辛丑条约》之后使馆界兴起,更多的外国殖民者进入北京,东西洋人花费重金购买名人字画、  相似文献   

11.
2020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要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1]这不仅是经济体系的优化升级,也是新闻出版产业自身生存发展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12.
广播电视从黑白到彩色、从模拟到数字、从标清到高清超高清、从功能业务型到智能服务型、从被动接收到主动交互,[1]每一次迭代,技术都成为关键性因素和重要推动力。本文结合《关于2020年度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立项结果的通知》(信社规办[2020]4号)的相关课题,"2020年度信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立项课题《5G时代信阳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研究(2020XW020)"和"2020年度信阳市软科学研究项目《5G时代媒体融合促进社会民生事业发展研究》(20200050)"。从在5G背景下融合媒体如何有效运行、做大做强等方面进行探索,在实施"交钥匙工程"基础上,推进"金钥匙工程",借鉴信阳广播电视台(以下简称"我台")及学习兄弟台站发展经验,为传统广播电视机构转型发展及相关课题研究提供参考方案和实施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近年来,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档案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成为档案界的关注热点。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等"国字号"档案部门立足馆藏特色,打造了如《清宫秘档》等一批影响深远的档案文化创意产品,这些产品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1]庙堂之下还有江湖,我国疆域广阔,民族众多,各区域文化丰富多彩,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地方特色档案资源,与国家层面的档案资源不同,这些档案的内容是某一地区特有的、体现独特的地域色彩与风格,能够从更微观的视角描述地域的历史传统、人文景观和社会面貌。  相似文献   

14.
许霞 《今传媒》2023,(11):168-172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1],就加强学校劳动教育作出了总体规划和具体指导,并指出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是培养“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人才的必修课。本文对“党建+”模式下“劳动育人与图书馆服务育人”的重要性以及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在“党建+”模式下“劳动育人与图书馆服务育人”如何有机融合的相关策略,旨在充分发挥好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让劳动育人与图书馆服务育人有机融合,彰显劳动教育特色。  相似文献   

15.
焦扬  李林  范海斌 《兰台世界》2023,(S1):67-69
<正>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遵循档案法律法规,推动企业档案规范化管理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作为档案法制建设中最重要的一环,《档案法》为各级企事业单位的档案规范化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实践指引。从制度体系建设而言,《档案法》统筹档案事业发展“,依法治档”加强了对档案业务工作的监督,实现档案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同时,《档案法实施办法》等法律规范也为各行业、各领域的档案管理提供基本准则,使之可以结合自身改革和发展特点,构建适合于自身发展的制度体系规范,实现企业档案管理创新。从创新管理路径来看“,增量电子化、存量数据化、对外服务智能化”[1],促进企业档案数字化转型的同时,  相似文献   

16.
红格本《明太祖实录》是学界通行之校勘本《明太祖实录》的底本1,原藏于国立北平图书馆,乃清初明史馆诸人所抄,因抄写在红格纸上,遂称之为"红格本"。此本是明代内府所藏《明太祖实录》原本的誊抄本,内容直接承自原本,具有重要的版本价值,然因其抄写年代尚不明确,颇不便于相关学术研究。鉴于此,本文从红格本《明太祖实录》文献本身入手,先辨明其版本性质,再探讨其抄写年代,认为此本是顺、康年间的抄本,抄写时间开始于顺治年间,完成于康熙二十九年(1690)二月之前。  相似文献   

17.
邓明 《档案》2015,(1):24-26
2004年以来,在七里河区阿干镇烂泥沟林区创建气势恢宏,体量高大的弥陀村、念佛堂、塔林等法显寺建筑群,为自然风景优美的天然林区增添了浓厚的文化色彩,为佛弟子提供一处修行之地,为旅游休闲业打造一处胜景。法显寺凭借法显西行取经的历史文化而创建,本文谨就法显在乾归国"夏坐",以及法显寺创建的凭借,谈一些浅陋的看法。一、法显在乾归国都城金城"夏坐"东晋高僧法显西行取经,在西秦"夏坐",一般认为在苑川"夏坐",例如周伟洲《南凉与西秦》:"度陇之陇,即今陕西陇县西之陇山,乾归国指西[1]秦,时都苑川(今甘肃榆中东北)。"《榆中县  相似文献   

18.
吕源 《兰台世界》2013,(16):142-143
<正>南宋文人周密《癸辛杂识》中痛斥宋代官方药局的种种弊端,其中提到"往往为诸吏药生盗窃,至以樟脑易片脑(龙脑的别称)"[1]225。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的"龙脑"一条中也提醒世人"今人多以樟脑升打乱之,不可不辨[2]1966"。以上两则史料虽非出自正史,却反映出中国古代龙脑和樟脑易混的历史状况。本文在参考前人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9.
<正>1引言2021年1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以下简称新修订的档案法)正式施行,对档案开放利用的相关内容做出调整,表现为档案开放期限缩短、开放渠道拓宽、开放参与主体增多等。此外,新修订的档案法还明确规定“利用档案涉及知识产权、个人信息的,应当遵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1]可见,推进档案开放将成为新时期档案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保护档案中的个人信息也有了明确的法律要求。  相似文献   

20.
<正>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遗资源,对于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非遗的无形性、活态性、分散性等特点决定了保护与传承的难度较大。为此,可以借助档案管理理论与方法,通过拍照、录音、录像等记录方法,将活态的非遗固化至一定的载体,形成非遗信息资源,进而通过整理、保管等措施为日后提供利用,即非遗档案式保护[1]。2011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强调:“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认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