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虹  陈玉峰  王丹 《兰台世界》2016,(17):91-92
曾国藩家庭道德教育思想和举措集众家之长,体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又独树一帜形成了以培养读书明理的君子为目标,家庭道德教育中以因材施教为原则,以严谨丰富的家书教育为手段,注重知、情、意、行的全面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2.
冯遵华 《兰台世界》2005,(10):65-66
曾国藩一生酷爱收藏,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后人通过对他这些收藏进行整理研究,产生了诸如<曾国藩全集>的第一代衍生物和有关曾国藩评著的第二代衍生物,这些文献档案都是曾氏文化现象持久不衰的源头,也是研究曾国藩人品、思想的珍贵史料.本文仅就曾国藩档案思想的形成和影响作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3.
作为晚清的"中兴名臣",曾国藩一直受到世人的积极关注。其中,有关他的档案意识的研究也有不少成果。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曾国藩档案意识的形成主要是源于家族耕读文化思想、弘扬传统文化、政军需要等方面。其档案意识经历了萌芽、形成和成熟三个时期,萌芽时期受耕读文化思想影响,主要体现在对资料典籍的收藏上;形成时期侧重于对档案文献的收集与管理方面;而成熟时期则侧重于对档案文献的藏用并重及编纂与利用。  相似文献   

4.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其在道德教育方面回归原始儒学,将德育实践与传统伦理道德结合起来,他的德育思想得到了后人的肯定。从德育的角度来看,曾国藩德育思想对于个人素质培养及和谐社会构建仍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关于曾国藩家府藏书楼功能与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经历150年风风雨雨后的今天,曾被满清王朝誉为“中兴第一名臣”的曾国藩,在其故居双峰县荷叶镇富托村修建的家府富厚堂及其藏书楼,以其达30万卷之藏书规模,及其深刻的文化内涵,深厚的文化品味,多重价值仍为海内外所瞩目。本文对曾国藩家府馆藏思想,藏书楼功能与价值作一些探讨。一、推行学本位的教育思想,是曾国藩建立家府馆藏的思想根源曾国藩以其率湘军镇压太平天国的赫赫战功,以及治国、修身、齐家、文学的卓著成就,被誉为满清王朝“中兴第一臣”,成为封建社会的最后一尊偶像。曾在统军从政数十年间,通过400多封家书往来对其家庭实施“…  相似文献   

6.
曾国藩作为近代中国位极人臣的封疆大吏,在道德教育与修为方面有诸多丰富的理论见解与实践经验。这些道德教育理论源于近代中国儒家社会的传统道德文化基础、社会转型阵痛引发的道德危机以及曾氏本身的家庭环境等。  相似文献   

7.
曾国藩作为近代中国位极人臣的封疆大吏,在道德教育与修为方面有诸多丰富的理论见解与实践经验。这些道德教育理论源于近代中国儒家社会的传统道德文化基础、社会转型阵痛引发的道德危机以及曾氏本身的家庭环境等。  相似文献   

8.
曾国藩其人历来是学术界争论的热点,其家书中的人格教育思想却颇受赞誉。不仅包含传统的道德教育,更有部分智育、美育和劳育的相关记载。  相似文献   

9.
郭平兴  董恩林 《出版科学》2011,19(1):99-102
对于曾国藩文化思想的研究,现已有诸多成果。考其思想之来源,书籍阅读是主要途径之一。研究曾国藩的阅读行为,既可看到曾国藩读书治学之勤、方法之变,亦可理解其思想的趋变性。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曾国藩档案思想的形成到档案资料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等方面的思想及其给后人的启示与影响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端蒙养、重家训是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曾国藩家训是中国传统仕宦家训的巅峰,"八本"之教是曾氏家训的核心。笔者从三方面对其深入解读:即以读书为自强自立之本;以孝、静、诚、勤为修身齐家之根;以发财为耻的从政之道。曾国藩家训所蕴含的文化、教育价值,对于培育和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都是有启迪和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清末名臣曾国藩收藏意识的形成,全面介绍了其故居富厚堂藏书楼,从而进一步论述了曾国藩丰富的藏书楼思想以及对后世所做的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13.
曾国藩家府收藏的历史性贡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国藩一生酷爱收藏 ,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 ,后人通过对他这些收藏进行整理研究 ,产生了如《曾国藩全集》的第一代衍生物和有关曾国藩评著的第二代衍生物 ,这些收藏及其衍生物 ,是曾氏文化现象持久不衰的源头 ,是研究晚清政治经济文化的珍贵史料 ,是进行曾氏思想研究的贮藏容器 ,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财富。  相似文献   

14.
潘岳风 《图书馆》2023,(3):54-59
曾国藩是晚清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他爱好读书,藏书丰富,遍读书籍,对阅读有深刻的见解,并领悟出了不少独到而可行的阅读方法。本文通过研究《曾国藩家书》《曾国藩日记》《曾国藩诗文集》等文献,从慢读与快读、广博与专精、虚心涵泳与切己体察、阅读与写作四个维度解读曾国藩的阅读思想,分析其思想内涵,论述各维度之间的内在联系,总结其所蕴含的阅读方法,以期发掘其文化价值,为读者进行阅读活动和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5.
“曾国藩档案思想研究”作为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由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立项,该院刘金元副研究馆员主持,王恬波、王泉初、刘胜初等专家合作,展开了专门研究。其在全国档案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曾国藩重视档案的思想及其根源》、《从曾国藩家府藏书看其档案思想及其影响》和《论曾国藩档案收藏的历史性文献》等文章,引起了诸多学者的高度关注,在档案界产生了广泛影响。曾国藩是湖南省双峰县人,晚清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近年来,国内外掀起了一股曾国藩研究热。有如一石激起千重浪,学术界有关对曾氏的政治、军事、人才、科技、经济等思想的研究,在海…  相似文献   

16.
晚清重臣、洋务派著名代表人物之一曾纪泽从小在父亲曾国藩的影响下耳濡目染接受各种西方文化影响。从政后,曾纪泽被朝廷长期派往欧洲出使,亲眼见到了西方文化在西方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回国后形成了系统的西方文化观。  相似文献   

17.
张宏 《兰台世界》2013,(11):33-34
晚清重臣、洋务派著名代表人物之一曾纪泽从小在父亲曾国藩的影响下耳濡目染接受各种西方文化影响.从政后,曾纪泽被朝廷长期派往欧洲出使,亲眼见到了西方文化在西方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回国后形成了系统的西方文化观.  相似文献   

18.
格日乐 《大观周刊》2012,(14):142-142
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深入学习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从始至终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高等教育的第一位;加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加强法纪教育;加强第二课堂建设;加强学校、社会、家庭相联系,形成教育合力以及加强学校党委对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建设一支高水平的高校政工干部队伍等几个方面,切实加强高校学生恩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9.
《中国图书评论》2020,(10):68-68
《拙诚》作者:谷园/著定价:35.00元,2020年8月现在研究曾国藩的人很多,书也很多,视频、音频的节目也很多。可是,真正能简要地梳理曾国藩的思想智慧体系,让人们能比较方便地学到一些真东西的,可以说没有。这本书会填补这个空白。本书把曾国藩作为一个人生的范本,作为一个参照系。参照着他的人生奋斗的过程,他的人生观、世界观、方法论,他的思维模式,他对命运、对家庭,  相似文献   

20.
曾国藩作为近代史上影响深远的人物之一,本文单纯从其治军思想出发,研究其在思想治军、和谐治军、激励治军、依法治军等方面的宝贵经验,从后世的治军及作战实践中,总结其治军思想的精髓及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