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微型化学实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是以微型化学实验为载体,使其能够进入化学课程,与化学教育教学活动相联系,并充分挖掘已开发出来的微型化学实验在化学课程中的教育教学价值。它对于传播绿色化学理念、促进化学新课程改革、转变化学学习方式、培养创新能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化学概念是化学现象和化学事实本质属性的反映,是化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好其他化学知识的基础。怎样通过合理的组织课堂教学过程,保证教学的最大效果。本文结合化学概念的基本特征,谈谈化学概念教学优化的策略问题。  相似文献   

3.
化学概念是化学现象和化学事实本质属性的反映,是化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好其他化学知识的基础.怎样通过合理的组织课堂教学过程,保证教学的最大效果.本文结合化学概念的基本特征,谈谈化学概念教学优化的策略问题.  相似文献   

4.
安黎 《科教文汇》2009,(18):187-187
微型化学实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是以微型化学实验为载体,使其能够进入化学课程,与化学教育教学活动相联系,并充分挖掘已开发出来的微型化学实验在化学课程中的教育教学价值。它对于传播绿色化学理念、促进化学新课程改革、转变化学学习方式、培养创新能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化学实验是职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基础,它在化学教学中最有魅力,对激发职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各种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化学实验技能的培养,既是化学实验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始终贯穿于化学教学的过程,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和加强素质教育的根本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
微型化学实验与绿色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涛 《科教文汇》2010,(24):112-113
微型化学实验是绿色化学中预防化学污染新理念在化学实验中的具体体现。对化学实验进行微型化改进,使化学实验过程达到绿色化,其最终目的是使化学及其应用达到与人类生存环境的协调。因此,推广应用和开展研究微型化学实验是当前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7.
魏献金 《科教文汇》2009,(7):198-198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化学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熟悉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严谨的科学作风,训练学生的观察、思维和独立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8.
徐敏 《科教文汇》2012,(6):117-117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的学科,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研究化学的重要手段,在化学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化学实验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记忆,而且能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周国华 《内江科技》2008,29(2):185-185
在化学教学中,"化学日记"作为化学作业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化学教学手段的良好应用。本文介绍了"化学日记"的实际操作形式及"化学日记"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化学科学发展观是对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和具体,绿色化学理念和思想是化学科学发展观的理论铺垫,化学可持续发展是化学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源泉。化学科研人员和化学教育工作者只有从化学学科本身特质上去认识化学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才能正确实践化学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1.
Manchester KL 《Endeavour》2002,26(2):64-69
'The German physical chemist Fritz Haber was distinguished not only for his researches, but also for his services to industry and to his country. Haber and the research institutes he directed contributed to a wide range of advances in physical chemistry. His most outstanding scientific achievement was his synthesis of ammonia, which solved the urgent problem of meeting the world demand for nitrogen fertiliser'. So begins the entry to Haber in the 1972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Haber was indeed a great and versatile scientist, but his was also a vigorous and complex personality that interacted in unexpected ways with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circumstances of his time.  相似文献   

12.
宗尽炎 《科教文汇》2011,(31):169-171
本研究采用自我管理策略对一孤独症儿童进行干预,目的是为了提高其反馈行为的多样性,提高社会适应性行为,增强其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改善生活质量。研究结论:(1)正确的行为反馈能力得到提高,社会互动技能得到强化;(2)在外部监督和自我监督阶段,自觉遵守日常活动安排的能力增强;(3)在自我强化阶段,适应不同社区情境的能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3.
14.
托马斯·库恩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哲学家和科学史学家。由他划时代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产生出来的"范式"和"范式转换"已经成为我们的日常生活用语。一方面,库恩自认在哲学上的最大贡献是"不可通约性",但这一点遭到多方非议。另一方面,当他被认为是"科学知识社会学"(SSK)强纲领的思想先驱时,他却拒绝承认SSK的主张;他在学术上的同路人少得可怜,与他在思想界的巨大影响完全不成比例。库恩从登上学术舞台开始,就遭到不同程度的误解,他一直在寻找自己的身份定位。本文试图通过梳理矛盾的库恩形象,他与学生的关系以及影响他的思想形成的几大事件,从"误解"与"被误解"的角度来阐释库恩的心路历程。我们的目的不是"去魅",更不想树立新的偶像,而是试图还原一个真实的库恩。  相似文献   

15.
杨峥 《科教文汇》2011,(19):85-87
霍尔顿是《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主人公,本文利用温尼科特的客体关系理论对其进行了全新的精神分析研究,指出霍尔顿早期心理创伤的根源在于弟弟艾里的死使其过早地失去了一个"足够好的照顾者",并且在寄宿学校的生活又使其失去了一个"促进性环境",从而使他的自体发展出现了障碍。而最后回到妹妹菲比的身边,他又找回了他的"足够好的照顾者"和他的"促进性环境",妹妹菲比充当了分析师的角色。  相似文献   

16.
周子瑞 《科教文汇》2011,(30):207-208
本论文阐述了笔者对编辑工作的认识,认为编辑工作是通过主观劳动,将作品成熟、完整地呈现给读者。要做好编辑工作,从业人员要在阅读、写作、提高创造力三方面下工夫。文中对这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7.
孙德春 《科教文汇》2011,(13):61-62
苏轼的文学成就不单体现在他的诗词文章中,也体现在他的寓言作品中。在《苏东坡文集》中的《杂著》、《杂说》和《艾子杂说》中,有大量的寓言作品。这些寓言作品按内容大体可以分为四类,反映了苏轼对寓言文学创作的用功甚多,对全面考察其文学成就是不可轻忽的。本文简要举例介绍这四类寓言作品,以显其一斑。  相似文献   

18.
王凯 《科教文汇》2013,(30):20-21
尊重长者,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无孝敬父母的习惯,不单单是子女对父母的关系,其实质是一个能否关心他人的大问题。在家里能养成孝敬父母的好习惯,到社会上,才能关心同事,也才有可能做到对祖国忠诚。因此我们千万不能忽视培养孩子尊敬长者,孝敬父母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19.
Harman O 《Endeavour》2003,27(2):69-74
Cyril Dean Darlington (1903-1981) has been forgotten by historians, but was in his day, the leading cytologist of the premolecular era. Of humble and inconspicuous beginnings, Darlington started his career as an unpaid volunteer worker under the aging William Bateson. Working in almost total isolation and with no scientific guidance, he boldly deduced the laws of chromosome behaviour, making cytology relevant once again both to genetics and to evolutionary theory. This process did not proceed smoothly, for both Darlington's method, and cross-disciplinary approach made the reception of his novel ideas difficult. This article examines Darlington's contribution to the premolecular understanding of Life, and the reasons why it was so difficult to accept.  相似文献   

20.
Endersby J 《Endeavour》2001,25(1):3-7
Joseph Hooker became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botanists of his day. He is best remembered as a friend of Charles Darwin and an early advocate of natural selection. However, after returning to Britain from his first major voyage, Hooker spent years struggling to find a paid position that would allow him to pursue his studies of plant classification and distribution. As he worked to establish himself, he also helped transform the status of botany as a discipline. In all his efforts, Hooker relied on a network of unpaid, colonial collectors, whose often-forgotten contributions to Victorian natural history are vital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of the sciences in the 19th centu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