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于同一物理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处理往往会导出许多不同的解法,引导学生用多种思路解题,既能使学生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和已掌握的解题思路,形成立体的思维网络;又能通过比较,选择最合理、最简捷的解题方法,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所以我们常说一题多解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可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其实,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一题多解帮助学生跳出题海战术,少做题,却也能掌握和巩固所学的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一、通过联想与发散,培养思维的广阔性 思维广阔性是指思维活动作用的范围及广度,它表现为思路开阔,能不依常规、不按模式、多方向、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和发散问题.在解题中,若能善于变式求异,广泛联想、探索不同方法,寻求多种解题途径,不仅能巩固所学知识,而且能较好地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广阔性.这在竞赛解题中尤其需要.  相似文献   

3.
根据心理学原理,思维的灵活性是一种应变策略.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灵活思维解题的方法阐明培养学生解题灵活思维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通常情况下,化学题目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再加上其灵活的设计,就需要学生具备逆向思维,才能较好地突破解题思维上的局限性,避免陷入僵局,从而加强学生的解题效率.同时,逆向思维的养成也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思考时思维的灵活性,从而更好地应对各类灵活的题型.据此,文章简要阐述了当前高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解题方面主要出现的问题,随后再深入探讨了有效培养学生的逆向解题思维、加强高中化学解题效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谢高 《甘肃教育》2008,(5):28-28
思维的灵活性指思维活动的灵活程度,即善于根据事物的发展变化,及时地用新的观点看待已经变化了的事物,并提出符合实际的解决问题的新设想、新方案和新方法的能力,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主要表现在:(1)思维起点的灵活: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法根据新的条件迅速确定思考问题的方向;(2)思维过程的灵活:能灵活运用各种法则、公理、定理、规律、公式从一种解题途径转向另一种解题途径;  相似文献   

6.
正在平时批阅学生作业时,笔者经常发现有的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非凡表现,简直令人拍案叫绝.学生在解题中表现出思维的灵活性,思路的开阔性,往往有着教师所没有预料到的解题智慧.与学生交流互动,了解他们非定势的思维方式、非常规的解题模式,也是教师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解题能力的一个有  相似文献   

7.
所谓换位思考就是要求我们在解题过程中,善于转换思维角度,用不同的视角去观察、分析所要研究的数学对象.换位思考对优化人的思维素质至关重要,特别是对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拓展解题途径、克服定势思维的负面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是笔者在不等式教学中遇到的用换位思考简化解题过程的实例,总结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数学理性思维的发展是提升数学学习能力的基础,理性思维水平体现为数学思维的灵活性、目标性、发散性和创新性等数学品质.初中数学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为目标.文章提出,通过一题多解的习题训练,比较不同的解题思路,优化解题方法,能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9.
在数学解题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和独创性 ,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逆向思维是通过已知条件推进的一种思维方式,将其运用于初中数学的解题教学中,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的解题灵活性与敏捷性.因此,初中数学的解题教学中,教师需注重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考,从而有效解决相关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11.
根据G.波利亚解题表的解题步骤可知:理解问题是解题思维活动的开始,转换问题是解题思维活动的核心,是探索解题思维方向和途径的过程,是思维策略选择与调整的过程.思维方向的形成取决于很多因素,因此有必要梳理一下从哪些方面来形成思维方向.  相似文献   

12.
同学们在解决数学问题的时候,一定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有一些题目,与我们头脑中形成类型的解题模式不同.这时,我们必须摆脱惯用的思考方法、解题步骤的束缚,改变解题的思路方向,寻找新的途径.这种方法上的转变反映了数学思维的灵活性,这就是思维转换能力.思维转换降低了解题的难度,提高了解题速度和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13.
逆向思维又称反向思维,是从对立的角度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当正向思考有困难时,不妨转换思考方式,进行逆向思考,常能化难为易,使问题迅速而准确地解决.善于逆向思维是思维灵活的一种表现,下面浅谈逆向思维方法在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1 定义、公式、定理的逆用在数学解题中直接运用定义、公式、定理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法,但其逆向应用往往被忽视.重视定义、公式、定理的逆向应用,在解题中能得心应手,有利于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4.
逆向解题思维是数学解题思维中的一种重要思维模式,它是在解题探索中,从对立统一的角度把握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能克服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出现的思维定势、方法刻板等现象,利于解题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广阔性和深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是体现数学解题与实践应用的良好过渡。在提高逆向思维能力的过程中,从逆向解决简单的练习巩固入手,逐步形成较为完整的逆向解题思维体系。  相似文献   

15.
变换思维方法,是数学解题的一个重要基本功,也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优化思维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笔者就消除学生在解题活动中存在的思维障碍,用排列组合问题例说如何转变思想方法及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6.
袁桐  凌怀忠 《数学教学》2007,(6):38-39,41
数学问题在形式上呈现多样性和复杂性,在思维方法和解题方法上又表现为灵活性.在直接解决问题受阻时,常需要采用转化策略.  相似文献   

17.
梁侠 《中国考试》2005,(10):37-39,43
学习和解题都离不开思考,而思考就需要一定的思维方法。思维方法不同,既可以表现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的深度和层次不同,更能表现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能力不同。因而,思维能力的强化训练是学习政治课过程中必须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谈几点学习和解题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8.
"综合法"与"分析法"是不等式证明的基本方法.在解题过程中,利用"综合法"与"分析法"的思维模式帮助分析题意,破解解题思路,能有效提高解题能力,也为教师强化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能力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一、用“一题多解”的解题模式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从而培育学生的基础研究思考的习惯 培养小学生思维灵活性的最简单的办法是为同一答案寻找小同的解决路径。在找寻路径的过程中,必然有复杂路径的产生,不能因为复杂路径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轻易地将其舍弃,最为重要的是锻炼学生的思维角度和思维模式,最终提升学生思维的广度。小学数学教学要适应数学教学的实际,提高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同解变型和恒等变型的能力..以一题多解为例,从各种规律中找出规律,便能举一反三。作为教师要精选例题,按类型、深度编选适量的习题,再按深度分成几套,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活跃学生思想,进而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对于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所使用的新方法无论结果如何都应该予以鼓励,由此来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数学家波利亚在<解题表>中将数学解题概括为"弄懂题义,拟定方案,执行方案,检验回顾",因此数学解题是解题者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由初始状态(问题的信息)向目标状态(问题的结论)逐步转化的思维过程. 由于问题信息的复杂性,方法的灵活性,使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出现差异导致思维受阻,因此要研究解题策略,使受阻思维激活,实现初始状态向目标状态的转化. 本文结合教学实例,针对不同的情形,就如何化解数学解题思维受阻的困惑,谈一点粗浅的认识,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