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联合国综合发展观以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为具体实施方案,是一种对全球发展实践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的综合发展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在科学判断我国国情,充分借鉴联合国综合发展观以及参照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指标与要求的基础上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使联合国综合发展观实现了中国的本土化,同时它也是我国从事理性化发展实践的理论起点.  相似文献   

2.
联合国综合发展观以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为具体实施方案,是一种对全球发展实践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的综合发展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在科学判断我国国情,充分借鉴联合国综合发展观以及参照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指标与要求的基础上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使联合国综合发展观实现了中国的本土化,同时它也是我国从事理性化发展实践的理论起点。  相似文献   

3.
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民族发展观是由一系列有关民族发展的基本观点构成的观念体系。它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发展观与中国民族发展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对毛泽东、邓小平民族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它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发展观,是我党新时期民族政策的理论前提和思想基础,是新时期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指导思想。深入学习和研究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民族发展观,对于认识和解决当代中国的民族问题,丰富和发展新时期党的民族理论,以及民族地区切实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念的丰富和发展,是指导发展的科学理论,是发展理念的根本变革,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新形态.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完善了当代中国发展的总体战略,跟上了当代人类更新发展范式的总趋势,有利于在新世纪新阶段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科学发展观不仅借鉴吸收了人类文明进步的理论成果,更是深刻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它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人类对发展的认识与人类文明活动密不可分,"三个文明"的发展实践必然产生发展观的飞跃,新的发展观又会指导"三个文明"的新发展;科学发展观,是从人类"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总结出的基本规律,是当代中国"三个文明"建设的根本宗旨和新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6.
人类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与时俱进是江泽民关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 ,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坚持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7.
发展观是人们关于社会发展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是关于人类社会特别是现当代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等一般问题的理论体系,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摒弃了单纬度的发展观,这是对传统发展观的跨越,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发展与创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8.
吴国燕 《文教资料》2008,(32):85-87
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系统理论,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哲学.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理论创新实质上是马克思唯物史现在当代中国的理论诠释.发展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是应对全球化挑战的世界观回应,标志着我们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思维方式的根本转变.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结合的理论结晶,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的思想.同时科学发展观还是与政绩观、人才观、群众观和荣辱观相统一的世界观体系.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成果。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邓小平正确认识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矛盾和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邓小平理论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是继毛泽东之后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的再探索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0.
从近代史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历程到发展理论的演变,从传统的发展观、综合发展观到可持续发展观的不断反思、矫正、拓展和深化,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对以往发展观的"扬弃",是我党对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