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杨柳 《新闻界》2012,(5):7-12
西方学术界认为媒体在抗议运动报道上遵循边缘化“抗议范式”.本文以伊拉克战争为例,通过研究《纽约时报》反伊战报道框架建构特点,验证“抗议范式”的适用性.研究发现,“抗议范式”大部分内容已不适用于《纽约时报》反伊战报道,《纽约时报》反伊战报道在框架建构方面存在诸多“非边缘化”特点.本文证明了西方主流媒体抗议报道“抗议范式”的局限性,为探索西方主流媒体抗议报道及反战报道框架建构开辟了新路径.  相似文献   

2.
解放战争时期,燕京大学学生积极参与抗议国民党政府与美国的学生运动.在1946年至1948年期间的抗议美军暴行运动、"反饥饿、反内战"运动、抗议于子三惨案、四月风暴、反美扶日运动及抗议"七五"血案等重要学生运动中,燕大学生都参与其中,并多次发表宣言、游行进行抗议.由于燕大主要为美国教会开办,美籍教授与司徒雷登曾对学生运动...  相似文献   

3.
名刊要览     
《中国新闻周刊》2011,(48):14-14
时代年度人物:示威者 从中东到欧美,一系列公众抗议浪潮几乎成为今年的主题。和过去的抗议不同的是,今年席卷全球各地的示威抗议背后很少有政党操作的影子。人们抗议是为了表达自身诉求,而不再被政党所左右。他们重塑了人民力量,他们正在、并将继续改变历史。他们就是《时代》周刊2011年度人物:示威者群像。  相似文献   

4.
新闻拼盘     
法国华人游行抗议针对华人暴力事件数千名旅法华侨华人6月19日在巴黎自发举行游行活动,抗议针对华人的暴力行为,呼吁法国当局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广东茂名PX项目抗议事件的实证研究,分析了民众是如何被动员起来参与到集体行动当中去的,研究结果表明,抗议事件的组织者通过社会化媒体手段完成了框架搭桥、框架扩大和框架转换,从而成功实现了与民众之间的框架整合,正是这种框架共鸣促成了共识动员。相比之下,茂名市政府在推广PX项目当中未能形成有效的框架整合,抗议活动组织者与政府之间展开争夺的民意博弈的本质乃是框架的博弈。  相似文献   

6.
北京奥运会采火仪式在希腊举行时,遇到"记者无国界组织"成员的抗议,警方及时控制了事态,仪式按照既定程序完成.此事件在国内媒体报道后,引起了民众的极大反响,很多网民充满了斗争意识,强调"西方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我们应该严阵以待".在我看来,抗议活动在大型国际活动中司空见惯,奥运会也不会因为这一类抗议而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击     
《中国新闻周刊》2010,(40):18-21
年轻人的抗议 10月21日.在法国多座城市.许多中学生参加到反对退休制度改革罢工的队伍中.在巴黎的一处抗议现场.两名高中生躺在地面上相拥着与警察对峙。  相似文献   

8.
陈占杰 《新闻战线》2012,(7):106-107
□除了对新闻进行负面报道的传统外,英文主流媒体唱衰欧元的价值取向也是其在欧债危机报道中以偏概全的重要原因。□新华社在报道希腊的抗议活动时注重客观、准确,同时注意报道抗议活动的实质性诉求。  相似文献   

9.
传媒动态     
《传媒观察》2011,(11):64
美国媒体对"占领华尔街"集体失声自9月17日以来,一场名为"占领华尔街"的游行抗议运动在美国愈演愈烈,波及上千美国城市,声势日益浩大,加入抗议的社会组织和民众日益增多,政治诉求十分明确:改变美国不公平不合理的政治经济制度。美国人民已无法忍受  相似文献   

10.
微记录二则     
正@史学边角料:蔡元培在北大校长任上先后多次辞职。他1917年1月4日到北大就职,7月3日就向黎元洪总统提出辞职,抗议张勋复辟。1918年5月22日,为抗议"中日防敌军事协定",又向大总统提出辞呈。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为抗议逮捕学生,于5月8日提交辞呈,9日悄然离京。这次辞职引发广大师生挽留蔡元培大行动,北京各大专院校校长于5月13日齐上辞呈。  相似文献   

11.
白阳 《今传媒》2014,(7):23-24
数字化网络的发展,突破了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模式,改变了传统革命的组织形式。在中东"街头政治"中,抗议青年利用互联网进行政治动员和集结,特别是以Facebook和Twitter为代表的社交媒体成为千千万万个体横向互动的搭载平台,它们为抗议青年的社会运动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新闻界》2015,(1):68-73
<正>2014年8月9日,18岁黑人青年迈克尔·布朗在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弗格森镇遭白人警察威尔逊拦截并枪杀。这一事件在当地及美国各地引发了长达数周的抗议示威。11月24日晚,在圣路易斯陪审团决定对枪杀布朗的警察威尔逊不予起诉后,弗格森镇再次爆发抗议示威,随后升级为暴力冲突,并出现纵火和劫掠事件。美国纽约、华盛顿、洛杉矶等地也纷纷爆发抗议活动。[1]弗格森一案也吸引了全世界媒体的目光。各国媒体对弗格森案的报道形式多  相似文献   

13.
作为美国汽车工业的诞生地以及美国最大的工会组织所在地,密歇根州在金融危机余波中出人意料地通过了《劳动权法案》。这是一个削弱工会权力,让工人"为了更少的钱去工作"的法案"工人才是密歇根的主人!这是我们的州!"全美卡车司机工会领导人詹姆斯·霍法向在密歇根议会大厦前抗议的工人高喊。上千名密歇根州工人,联合抗议一部名为《劳动权法案》的议案在该州通过。此后,该抗议又在全美多个州引起连锁反应。伴随着2013年新年到来,这项规定工会不得强制收取工人会费的法案,在美  相似文献   

14.
今年10月11日,美国报纸主编协会打电报给美国总统里根,抗议美国政府官员“制造假情报”,愚弄了美国新闻界和美国公众。在此之前,美国政府外交政策首席发言人、老资格的新闻记者伯纳德·卡尔布也宣布辞职,抗议政府制造“假情报”围攻利比亚。事情究竟是怎样的呢?原来,10月2日,美国素以“揭丑”著称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新闻周刊》2010,(23):12-12
6月21日,泰国特别调查厅公布将对涉嫌资助红衫军抗议活动的83家公司和个人进行审理。  相似文献   

16.
今年10月11日,美国报纸主编协会打电报给美国总统里根,抗议美国政府官员“制造假情报”,愚弄了美国新闻界和美国公众。在此之前,美国政府外交政策首席发言人、老资格的新闻记者伯纳德·卡尔布也宣布辞职,抗议政府制造“假情报”围攻利比亚。事情究竟是怎样的呢? 原来,10月2日,美国素以“揭丑”著称  相似文献   

17.
2月15日利比亚第二大城市班加西爆发反政府抗议活动,年轻人高呼"打倒腐败分子",还有人喊出了反对总统卡扎菲的口号。  相似文献   

18.
国家利益至上 日本媒体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是关键时刻维护国家利益,在日本新闻史上最能说明问题的是1960年日本首相岸信介和美国重新改签<日美安保条约>之后,进步力量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抗议活动.最后,好几家大报联合发表声明认为抗议行动不妥,尽管在此之前日本媒体对政府有批判,有揭露,但关键时刻还是站在政府一边.  相似文献   

19.
有数据显示,我国自1996年以来,环境群体性事件一直保持年均29%的增速,2012年中国环境重大事件增长120%,①而垃圾焚烧风险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在近年来更是表现突出,2006年来,北京、广州、杭州等多个城市均陆续发生了垃圾焚烧抗议事件。集体抗议似乎成为公众影响政府既定风险决策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实际上,媒体因偏好负面新闻而高度简化的叙事方式省略了公众为影响政府决策而采取的多元传播努力,这种被简化的叙事逻辑具有错误的示范效应。笔者在对多地垃圾焚烧争议事件传播过程历时性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对集体抗议行动发生原因的分析来展现这些事件中公众参与的行动逻辑。  相似文献   

20.
胡逢瑛 《新闻知识》2005,(10):50-51
2005年5月9目,美国《新闻周刊》“瞭望”专栏中刊登了一篇通讯报道,题为《基地摩:南方指挥司令部摊牌》。在这篇报道中,其中一句话描述了美军审讯官亵渎古兰经的情节,报道一出,导致了从阿富汗引爆到其它穆斯林世界所有信众的愤怒和抗议,结果在阿富汗各地抗议的暴动中至少有15人丧生,上百人受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