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错别字     
《小读者》2011,(10):18-18
老师在批改作文《我的老师》时,发现这么一段:“老师,您就像辛勤的园丁,送走了一庙又一庙学生.现在又在送我们这一庙……”原来该生将“届”字错写成了“庙”。老师批注:等送走你们这一“庙”,我就不当园丁,改当方丈了。  相似文献   

2.
暑假游戏宫     
作文笑话老师批改学生作文,文中写道:“老师,您送走了一庙又一庙的学生,又即将送走我们这一庙的……”其中的“届”被错写成“庙”。老师在作文后面留下批语:“送走了你们这一庙,我就该升为方丈了!”  相似文献   

3.
笑话笑画     
老师升方丈学生作文:老师,您送走了一庙又一庙的学生,又将送走我们这一庙……学生将"届"都错写成"庙"。师在文后批语:送走你们这一庙,我就该升为方丈了。  相似文献   

4.
阿光上六年级了,却总是分不清“届”和“庙”字。有一天,语文老师在批改他的作文时发现这么一段话:“老师,您就像辛勤的园丁,送走了一庙又一庙的学生,现在又将送走我们这一庙……”。  相似文献   

5.
老师在批改作文《我的老师》时,发现这么一段:"……老师,您就像辛勤的园丁,送走了一庙又一庙的学生,现在又在送我们这一庙……"原来该生将"届"字错写成了"庙"。  相似文献   

6.
开心果     
《小读者》2011,(10):18+23+63+66
错别字老师在批改作文《我的老师》时,发现这么一段:"老师,您就像辛勤的园丁,送走了一庙又一庙学生,现在又在送我们这一庙……"原来该生将"届"字错写成了"庙"。老师批  相似文献   

7.
有一天,一位教师悄悄对我耳语说:“孙老师,听说你接手了高三(3)班,这个班级很棘手,你去看看校园的贴吧网,学生对您好像挺排斥……”,望着她吞吞吐吐、一副欲言又止的神情,我心里存满疑惑。刚刚送走一届高三毕业班,没容喘口气,又被“委以重任”,说真心话,接手这样班级的困难,我是有思想准备的,可登上贴吧一看,还是倒吸了一口气,竟然有学生公然发帖“我们不要大妈做班主任”,跟着回帖的也不在少数。  相似文献   

8.
任教30多年,有一半的时间担任班主任工作。送走了一届又一届学生,处理了无数班级大小事务,虽然碰到了许多问题,但每一个都能圆满解决。学生高兴,家长满意,学校称赞。事实上,有些被公认为“调皮”的学生,到了我的班级就不那么“调皮”了,有些典型的“差班”由我担任班主任后,就变得不差了。  相似文献   

9.
刚刚送走了一届学生,这批学生我带了四年,从他们三年级开始既当他们的班主任,又是他们的英语老师。校长有时对我说:“你才是他们的亲妈,就你的话他们最听。”  相似文献   

10.
走上教育这片圣土,我用我满腔的热情和激情点亮每个学生求知的双眸;我用我的爱心和耐心温暖每个学生的心怀。从教四年,送走三届初中毕业班。每当面临黑色的六月,在我记忆深处总也抹不去那些曾经和他们一起的岁月。我们一起感受真实的生活,品味点滴的感动,在感恩的心情中是相伴、成长!  相似文献   

11.
记得60年代时,当我送走第一届初三毕业班之后,又接了一届初三毕业班,一年之后学校领导破格让我去教高二,我非常高兴,心里美滋滋的,我总算也有资格教高中了。接班三个星期不到,班级就失控了,课堂纪律不好,乱轰轰的,校领导找我谈,我并不以为然,反而认为那些学生太差了。后来,我虽然采取了一些新措施,但也只能维持两三天,课堂仍不见效。不久学生找我说:“张老师,你初中教得那么好,高中怎么……”其潜台词是,看来你只能教初中,高中教不了,所以课堂乱糟糟的。关键在什么地方呢?经过调查,我了解到关键是学生之间水平参差…  相似文献   

12.
<正>分不清的尴尬阿光上六年级了,却总是分不清"届"和"庙"字。有一天,语文老师在批改他的作文时发现这么一段话:"老师,您就像辛勤的园丁,送走了一庙又一庙的学生,现在又将送走我们这一庙……"唯快不破课间,阿光跟同桌抱怨:"刘明,我今天才深刻理解什么叫‘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刘明问:"怎么了,你都练起武功了?"阿光答:"不是我练武功。是早上我刚喊一声‘妈——’我妈立刻回了一句‘没钱’!"  相似文献   

13.
岁月荏苒,从师范毕业至今的这10年,我做了10年的村小班主任,送走三届毕业班,连手上正在教的毕业班共有四届。班主任工作使我成为一个精神的富有者,不光取得了教育上的业绩,也收藏着师生之间的美好情愫,那就是我与三届毕业班学生的三个约定,三个美丽的心灵之约: “老师,我们是您的第一批学生。十年后,您等着我们的好消息。” 初来乍到,作为年轻的力量,学校领导比较器重,安排我做五年级的班主任兼上这个班的语文课,连同其他副课,周课数近20节。望着课表里密密麻麻的课务,我直感到头皮发麻,激情飞扬的理想被眼前的现实击打得不知所向。既来之,则安之,我抖擞起精神,开始了我的教师人生。那年,我19岁,班里最大的学生17岁,傻个子比我还高,是些老留级生。  相似文献   

14.
何文晖 《天津教育》2007,(10):25-27
白驹过隙,岁月无痕。仿佛一眨眼的工夫,高考结束,又到了与学生离别的时刻。像往年一样,送走又一届毕业生的民族中学教师赵承烈心里空落落的。每年如此,离开了学生,赵老师的心就好像被掏空了一样。坐在办公室里,终于没有学生拿着题来找她问这问那,终于不用惦记着再给哪个孩子开个“小灶”,终于不用在教室与办公室之间奔忙穿梭……但这种“清闲”让她着实觉得不习惯。  相似文献   

15.
穆岩 《天津教育》2006,(3):45-46
“嘀嘀……”清脆的手机铃声过后,我收到了一个来自陌生号码的手机短信。“老师,你还好吗?我已经读大二了,又快到世界杯决赛了,还记得上届世界杯您和我们一起收听中国队的比赛吗?一起聆听国歌响起的那一刻吗?我非常怀念那些岁月……”  相似文献   

16.
丁淑花 《宁夏教育》2013,(7):133-133
终于送走了一届毕业生,我兴致勃勃地计划着如何带领初一的新生大展宏图,不料领导找我谈话,又让我带下一届毕业生。初次走进新一届的初三课堂,这是怎样的一届学生啊?脸上写着与他们年龄不相符的“成熟”,我小心翼翼,唯恐自己“走错了路”,陷入被动的局面。  相似文献   

17.
莫菲 《河北教育》2005,(24):1-1
我刚一接这个年级的课,就有个学生找到我说:“老师,跟您商量个事,就是,您可不可以给我当家教?”我笑着告诉他:“不可以,因为没有这个必要。”那个学生悻悻地走了。没过几天,他的母亲又来找我,说:“老师,我们知道您是全市十佳教师.您开个价吧.多少钱我们都认!”我吓了一跳!天哪,这对母子居然以为我有意在耍花招抬身价!  相似文献   

18.
《学苑教育》2012,(20):F0003-F0003
一名学生因为怕麻烦老师,所以总是不敢问问题。这个老师非常细心,经过长时间和学生们的相处,老师终于发现了这个现象,就问他原因。学生说:“老师,很抱歉。您给我的答案我又忘记了。我很想再次请教您,但想到我已经麻烦您许多次了,就不敢再去打扰您了!”老师想了想,对他说:“你先去点一盏油灯。”学生照做了。  相似文献   

19.
姚霞晖 《师道》2011,(11):18-19
2010年9月,刚送走一届毕业班的我新接手一(5)班,这个班的学生绝大部分都聪明活泼。刚一开始上课,不仅语文课,其它课的纪律都较糟糕。从教20余年的我从不怕学生调皮捣蛋,就怕学生是“真蠢”!当时我想:既然你们不是“真蠢”,看我怎么来教化你们!  相似文献   

20.
有人说教师的工作就像一架水车,循环往复,送走一届学生,又迎来一届学生。就在这样的轮回中,岁月的年轮悄悄地刻在了你的额头。于是,猛然间抬头一看,眼前的那个自己已是满脸皱纹,两鬓斑白。想想这一切真觉得有些可怕。然而,这就是教师的一生职业生涯的最终定格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