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语文是一门极大极实用的学科,而课堂是一个极有限的实施基地.要将二者统一起来,就必须"经济"地组织好一堂课,做到将艺术的渲染,思维的激活和学法的掌握结合起来,变"学海无涯苦作舟"为"学海无涯乐作舟",真正做到减轻学生学业负担.  相似文献   

2.
国内某知名杂志曾裁有《情绪好学习效果佳》一文。文章开头写道:“中国有句格言‘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一直是与‘苦’字连在一起的。但最近的研究认为。要使学习更有效果。应提倡‘乐’字。”紧接着该文作者引用联邦德国一位心理学教授的研究成果.论证了“情绪越好学习效果越佳”这一论题。然后,大声疾呼要将“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格言改成“学海无涯乐作舟”才好。  相似文献   

3.
有同学会问:常听说“学海无涯苦作舟”,什么时候有过学海无涯“乐”作舟?谁不知道“十年寒窗”是极其辛苦的事呢!问题的关键在于怎样从苦学中体会“学”的快乐。  相似文献   

4.
学海无涯“趣”作舟,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趣”的产生也是学好的一半。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了六种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在此与大家共同交流。以期让学生感到有趣、有味,在兴致盎然的气氛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一 学习究竟是苦的还是乐的?有人认为是苦的,主张“苦学”。中国有句古训,叫做“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是苦学的典型观点。于是“头悬梁,椎刺股”等苦学事例,长久流传。有人则认为学习是快乐的,主张乐学,寓学于乐。孔子曾经说过:“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现代人们提倡“愉快教育”,将上述古训修改为“学海无涯乐作舟”。这是现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数理化》2005,(5):23-23
有一句古老的格言:“学海无涯苦作舟”,它强调了学习是无止境的。可“苦”的事情,人们又大多是不太愿意去做的。  相似文献   

7.
个性虽然一直被教育界所关注,可是真正实践起来却很难。“语文分享教学”提倡尊重学生的个性,在“分”中关注个性。生命的成长莫过于乐享生命。在乐享中学习,学习会更容易和生命融合。因此我们要转变观念,从学海无涯苦作舟中走出,苦可作舟,乐更可作舟。语文分享教学旨在尊重学生生命,尊重学生个性,尊重语文本真,乐享教学过程,让学为教学主体,学和教互换互融。  相似文献   

8.
(《学海无涯苦作舟》“龙人杯”全国少儿书画大赛作品选登  相似文献   

9.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书破万卷,下卷如有神”……告诉你吧,光是关于书的名言警句我就能背上几十句。当然,我是看了很多书才会背的哦!有人甚至叫我“书虫”,  相似文献   

10.
生活告诉我们,看小说时,只要故事吸引读者就会津津 有味地看进去。然而,语文教学要吸引学生则要困难多了。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本身就是苦差 事,语文教学在善于引导中“苦中寻乐”。  相似文献   

11.
变“苦学”为“乐学”──小学语文愉快教学谈四川省云阳县关市镇白龙小学熊建峰“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古训,如今受到了挑战。在科技日新月异、信息激增的时代,不少有识之士认为对少年儿童不宜提倡一味地苦读,而应实施愉快教学。小学语文教学怎样才能激...  相似文献   

12.
一、问题提出 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在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不过笔者环顾目前的课堂教学模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还有两种低效化的教学现象存在。一种是“学海无涯苦作舟”:教师苦教,学生苦学,似乎唯有历苦方能得甜,这样的教学具体表现为形式单一,  相似文献   

13.
一、“乐学——会学——创造性学” 学习是艰苦的劳动,常说“学海无涯苦作舟,书山有路勤为径”,但上海一师附小却能以“乐”作舟,以“趣”为径,使学生学得主动积极、轻松愉快、富有情趣,真正做到了“乐学——会学——创造性学”。他们的具体教学经验是: 1、激发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享受学习的愉快。 首先是依靠知识的本身,激发求知欲望。教师充分发挥教材优势,贯彻“实、广、活、新”的教学原则(即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学生思维活跃,教学手段新),建立“讲练评三结合”的课堂结构,运用“三多” (多启发、多直观、多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实践)、“三鼓励”(鼓励提问、鼓励辩论、鼓励有主见有创见)的教学方法,使课上得具有一种不可抵抗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4.
世人谈及读书治学的勤奋和刻苦,常用到这样一联精辟的格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那么,“书山”、“学海”这两个词是怎么来的呢? “书山”、“学海”源于“学山”、“学海”,最早见于汉代大学者  相似文献   

15.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的学科,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由于数学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要想小学生学好数学,首先要让他们喜欢数学,必须让抽象的数学具体化、让枯燥的数学形象化,更应强调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数学课充满生机活力。在这方面我的体会是:学海无涯“乐”作舟,“数”山有路“巧”为径。  相似文献   

16.
曾经有一位学生把贴在教室墙上的对联“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下联改成了“学海无涯乐作舟”。“以乐作舟”,不仅仅是这位学生的向往,也代表着广大中小学生的心愿,是他们向我们教师向整个中小学教育现状发出的呼喊!  相似文献   

17.
人们都说“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数学,只“苦”是不够的,要有方法才能作舟。在数学学习方面,我总结出以下几点学习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8.
人们都说:“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数学,只“苦”是不够的,要有方法才能作舟,在数学学习方面,我总结出以下几点学习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9.
国内某知名杂志载有《情绪好学习效果佳》一文。文章开头写道:“中国有句格言‘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一直是与‘苦’字连在一起的。但最近的研究认为,要使学习更有效果,应提倡‘乐’字.”紧接着,  相似文献   

20.
以前我常用"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勉励学生勤奋学习。可是今天我却茫然了,这语文教学该教给孩子们什么呢?是该教给学生知识?还是该教给学生能力?陈大荣主任的一句话"现已提倡学海无涯乐作舟"让我豁然开朗。我想说:"我们该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心境,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发自内心地说:‘我喜欢学习语文。’"让孩子们快乐学语文,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教学中,我尝试了几种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