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如意 《学周刊C版》2014,(7):112-112
当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面临着诸多的困难.例如在学生背诵名言名句或是课文的时候都能够比较流利的口述出来.但是一到考试的时候就不知道应该写哪一句:虽然平时好词好句积累了很多.但是在扩写句子的时候无从下手等。这些问题都在提醒着我们不得不对现有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进行反思和完善.我们应从学生学习的情感方面下手.为学生进行愉快的教学.以此来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我国著名的大教育家孔子早就提出了愉悦学习的重要性.说出了著名的语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是孔子从自己多年的教学中感悟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拥有的兴趣和爱好对学习效果的巨大影响作用.从而将“乐学”作为自己治学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2.
写字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但是素质教育实施这么多年来,写字教学的重要性还没有得到各级教育部门和教师的足够重视,在很多地方写字教学还落不到实处,目前的写字教学存在很多问题。如何落实写字教学,让学生从小写一手漂亮的字,这是我们五莲县各级小学语文教研人员多年研究的重点课题,目前  相似文献   

3.
现在有的学生写作知识很贫乏,有的甚至连句子都写不通顺,写作文时想一句写一句,时常感到无话可说,无物可写,因此对作文望而生畏。我们在进行作文教学的时候,往往是学生写完教师批改并讲解作文技巧。比较起来,在学生对写作材料的积累方面,往往引导的不够。但是,积累的教学也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我就读书积累在高中作文写作中的重要性谈谈自己的想法:在阅读中积累写作材料;在阅读中锤炼思想;在阅读中酝酿和陶冶情感;在阅读中学习写作技巧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太阳》是一篇说明文,主要介绍了太阳的特点和太阳与人类的关系。但是,我们的教学目的如果只是让学生了解太阳的特点及其与人类的关系,那就无异于常识课,失去了语文教学的意义。我们在教学中要抓住重点词句进行训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才能达到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目的。 一、抓住过渡性的词句,进行分段、分层训练。 课文写太阳的特点和与人类的关系,中间有一个过渡句:“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教学中要让学生找出这一过渡句,并要弄清前半句是承接上文太阳的特点,后半句是开启下文讲太阳和人类的关系,这样学生  相似文献   

5.
詹原 《教书育人》2000,(13):14-15
在政治课教学中大家普遍感觉“难”,“难”在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内轻课外,重老师讲授轻学生动手。笔者从近年的政治课教学中感到,通过指导学生写小论文,能从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难题。过去,我们一直认为写论文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许多老师都写不出论文,更何况学生。但是我们从国外的教学信息中看到,许多国家在小学就开始让学生写论文。尽管论文中的许多观点很幼稚,但学生通过写论文,学会了如何运用工具书,培养了分析问题的能力,锻炼了写作水平,更重要的是开启了学生的思维。受到启发,我决定在教学中尝试指导学生写小论文。经过一…  相似文献   

6.
初中统编教材中处处蕴藏着丰富的读写结合资源,比如课后"思考探究"部分要求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进行一些仿句、仿段的练习;课后"积累拓展"部分要求学生针对部分课文情节进行改写、扩写练习,对文章的一些好词好句进行摘录。在统编版教材八年级语文下册中,每个单元都安排了一个写作板块,让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仿写、了解说明的顺序、学些读后感、学写游记和学写故事。  相似文献   

7.
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我们都需具备与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我们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能力。《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此作了明确的阐释:"能根据对象和场合,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学会吸纳与宽容、欣赏与质疑。"由此可见听说能力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可是在实际教学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普遍存在重视读写能力,轻视或忽略听说能力的现象。通常情况下,我们教师都认为读写能力比较容易培养,量化起来也方便;而听说能力的训练和读写能力不同,因为说话的时候不能停下来进行思考,必须一句接一句地说,这就要求说话人思维敏捷,思路清晰,语意前后连贯有条理。所以听说能力的训练难度较大,学生  相似文献   

8.
在日常作文教学中,我们在辅导的时候都是先告诉学生思路,然后给学生念一篇范文,然后就让学生开始写。其实学生在写的过程中只是大概根据老师所讲的那个思路来写,学生的层次不一,写出来的也参差不齐,往往练习了几个轮回,作文提高也不是很大,而且学生脑子里对作文的框架也不是很清晰。其实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仿写,这样对于刚刚开始正规练习写作的学生来说不失为一种好的学习方法。本文具体谈一谈如何进行议论文仿写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9.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作文是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也是与人交流、沟通感情的工具。按理说,人一出生就开始接触语言,一岁多就会用文字表情达意。到上学的时候,写作文应该不会太难的。但是学生提起笔来,半天也写不出一个字,总是觉得无话可说,无话可写  相似文献   

10.
王媛媛 《语文天地》2011,(12):58-59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扉页上写着这样一句名言:“我们的目的在于寻找一种教学方法,使得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比较教学法就是教师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的方法,灵活使用比较教学法,把同一专题相应的课文结合在一起教学,找出其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能摆脱传统的“单篇”授课模式,  相似文献   

11.
王媛媛 《语文天地》2011,(23):58-59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扉页上写着这样一句名言:"我们的目的在于寻找一种教学方法,使得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比较教学法就是教师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的方法,灵活使用比较教学法,把同一专题相应的课文结合在一起教学,找出其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能摆脱传统的"单篇"授课模式,有助  相似文献   

12.
金明 《教书育人》2013,(11):67-67
一、初中班主任构建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应用现状 目前,初中班主任构建本班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实际应用,它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满足学生的特殊性和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是极为有利的。但是,在看见好的一面的时候,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这种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依然存在着一定的障碍,致使在教学中无法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拓展”是课改倡导的新的教学理念之一,课堂学习资源的拓展的确为我们的语文课堂打开了通向大干世界的窗口,让学生大开眼界,也让我们的课堂增色不少。但是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什么时候拓展才是最适合学生的?怎么进行拓展才是最有效的?这些问题都还值得我们仔细思考。  相似文献   

14.
郑真 《教育教学论坛》2014,(7):158-158,154
2013年颁布的《中小学书法教学指导纲要》,提出中小学书法教育要以书写实践为基本途径,以提高汉字书写能力为基本目标。这就意味着书法课教学的重点在于如何让学生对写字产生更大的兴趣,轻松把字写得更好,进而迁移形成写好一类字乃至更多字的能力。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看到教学实践中由于偏离了这一教学目标,出现了低效乃至无效的教学状况,学生抱怨越来越不会写字了,甚至对写字失去了原有的兴趣,落实目标成了一句空话,鉴于此,我们有必要反思如何使我们的教学重新回到这一目标上来,回到学生的实际需要上来。  相似文献   

15.
低年级的写话教学要重视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写话方法的引导。教师应扎实有效地进行"句"的教学,引导学生写好一句话,并借助事物演示来引导写话。这样,学生就会学得轻松,写得愉悦。  相似文献   

16.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识字写字、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等能力的综合训练,也是学生表达自己情感的一种方式。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往往觉得无材料可写,教师感到作文教学难以取得好的效果。写作能力其实不是单纯的文字技巧,华丽辞藻的堆砌并非就是好文章。写作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不仅是字、词、句的积累,更是思想的积累。教师要从学生识字开始就注重对学生写作兴趣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只要持之以恒,学生一定会写出好的文章。一、营造环境,重视熏陶从一年级起,我就培养学生写“每日一句”,一句写好了,再写二句、三句,逐步培养…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如今初中语文教学依然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最困扰语文教师的是如何提高教学效果。换句话说,如何将语文知识和技能通过有效的教学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并形成稳定的语文学习能力。这种能力是学生提高成绩和持续学习的有力支持。但是我们的语文教师在实际备课和教学过程中,却发现有些知识和技能反复讲授多遍,但是学生在独自练习和考试的时候,依然会感到束手无策。  相似文献   

18.
范志军 《考试周刊》2012,(83):47-48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听说读写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然而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必须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但是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而忽视朗读训练的现象。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朗读则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忽视其他方面训练的现象。其中朗读的训练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须知,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教学实录:师:把你喜欢的句子画出来读一读,写上读后语。生:(边读边在课本上写读后标记)师:同学们读书读得多认真呀!现在你们肯定收获不小了。下面请同学们分学习小组讨论:你最喜欢哪句话?读一读,并说说为什么要那样读?(学生按学习小组认真地讨论,有的还表情丰富地读开来了)师:在学习小组里读可能不过瘾,谁在班上读一读?生1:我喜欢读的句于是:“推开门一看,嗬!好大的雪啊!山川、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在读这一句话的时候我边想象着厚厚的雪。师:还有谁喜欢这个句子的也来读一读。生2:我读这一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