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出版参考》2006,(9X):38-38
一个作品如果绝版了,并不意味着读者不想再阅读此书了。美国Book Finder.com专门销售绝版书,不管是新书还是旧书。最近,网上又列出了许多读者以前无法找到,但还想阅读的图书。在该网站年度搜索中,该网站记录了网友经常搜索但又没有搜索到的绝版书。  相似文献   

2.
出版的实质是复制发行作品,是使用作品的一种方式,也是传播作品的主要途径。要做好出版工作,其基本前提就是要充分尊重作者依法对作品享有的各种权利。为此,笔者从出版者的角度,谈谈出版工作中的几个著作权问题。一.出版他人作品,必须依法取得著作权人的授权作者对其创作的作品有权自己使用或许可他人使用,这是著作权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出版权(复制发行权的统称)是作者因创作作品而享有的诸项权利之一。因此,图书、报刊出版者要使用作品的出版权,就必须取得作者授权,否则就会侵犯作者的合法权益,并承担相应的法  相似文献   

3.
版权是国家通过法律赋予作者对其创作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所享有的一种专有的民事权利。一般来讲,只有事先得到版权所有者的授权,对受版权保护作品的使用才是合法的。如果事先没有得到作者或其他版权所有者的授权,擅自行使版权保护作品的任何专有权,均构成侵权(合理使用、法定许可等法律另有规定的使用除外)。比较典型的侵犯他人版权的行为,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将他人创作的作品当成自己的作品发表,不论是原样发表,还是删改后发表。这就是抄袭行为,或者叫做剽窃行为。这种行为大致又可分  相似文献   

4.
业界博览     
法院裁定作品上网必须得到作者授权美国联邦上诉法院最近推翻了早些时候关于塔西尼诉《纽约时报》案的判决 ,裁定 :在没有取得明确许可的情况下 ,出版社不得以电子数据库、CD ROM或互联网形式再现作者的作品 ,否则即构成侵权。这一判决具有划时代意义。它标志着出版界有关电子版权的争执最终有了说法 ,电子版权从此开始和印刷版权一样受到法律保护。(摘自《出版参考》1999年第24期 ,作者 :杨贵山)各国(地区)保护数据库的三种模式资料及数据库的保护问题非常复杂 ,各国采取的政策法律和法院判例并不相同。Internet的…  相似文献   

5.
盗版图书指的是未经著作者本人或著作权人允许而擅自盗印翻刻之书。盗版图书如一股黑色的潜流危害着社会的经济文化生活。对图书馆来说,盗版图书影响了读者的阅读兴趣,降低了图书馆的藏书质量,同时也侵犯了读者的合法权益。因此,了解图书盗版的情况,采取措施是图书馆维权的重要任务。一、当前盗版图书的新变化1.盗用作者的名声出版的伪作。在我国图书出版界,即使是正规的出版社,有的版权意识也相当淡薄,未经授权出版名家作品集的做法屡见不鲜。如《张爱玲全集》在大陆只授权哈尔滨出版社,但不少出版社出版的“张爱玲全集”或“张爱玲作品集…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报刊电子版,一是把报刊编辑成型正式上网;二是免费调阅;三是与纸媒同步更新:一句话,网上免费曝晒纸媒所有内容.它成为纸媒的最大杀手,撤掉它,是纸媒得救的起点.电子版成为纸媒的强劲替代1993年12月6日,《杭州日报》通过该市的联机服务网络传输,拉开了中国报刊电子版的序幕.美国更早,1987年就有《圣何赛信使报》上网.20多年过去了,环视全球风起云涌的报刊电子版,没有一张活得精彩,反而成为纸媒的强劲替代.任何产业都在防御替代,报刊业是罕见的例外,办个电子版来自相残杀.研究竞争的权威迈克尔·波特认为替代威胁取决于三个因素:  相似文献   

7.
余华 《编辑学刊》2005,(5):46-51
阅读,尤其是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非常重要.我一直认为我们的学校教育在阅读文学作品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特别是在大学里,教授们往往只是教学生们去研究一部作品,而没有教他们去阅读一部作品.原以为这只是一个中国的问题,后来我发现欧洲和美国同样也存在这一问题.教授们正在让文学作品变得越来越没有意义.  相似文献   

8.
论图书出版者的专有出版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印刷术发明以来,出版就是图书得以广泛而久远传播的最佳方式。所以,世界各国的著作权法向来在保护作者权益的同时,也非常注意保护图书出版者的权益。而在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图书出版者的诸项权利中,最重要的便是专有出版权。 所谓专有出版权,就是作者授予图书出版者在约定或法定期间内独家享有复制、发行其作品的权利。 专有出版权的专有性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 1.作者在授权给图书出版者期间,不得自行出版其已授权的作品,更不能再授权给  相似文献   

9.
最近,由于涉嫌大范围侵权中文图书,谷歌苦心经营了长达5年的数字图书馆再度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570位权利人的17922部作品被谷歌扫描上网,谷歌或将面临着国内相关权利人的侵权指控。  相似文献   

10.
《青年记者》2009,(20):35-35
最近,由于涉嫌大范围侵权中文图书,谷歌苦心经营了长达5年的数字图书馆再度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570位权利人的17922部作品被谷歌扫描上网,谷歌或将面临着国内相关权利人的侵权指控。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编辑和出版实务的角度出发,结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论述了图书出版过程中涉及的版权问题。图书出版工作涉及的版权问题主要包括3大板块:正文、封面和插图、版式设计。在正文中,笔者在进行了一般性说明之后,例解了自己处理过的几种特殊类型的作品所涉及的版权问题。这些作品类型是:汇编作品、合作作品、翻译作品、委托作品、数字化作品。关于封面和插图的版权问题,作者结合相关诉讼案例指出,使用他人的图片和设计资料应获得授权并支付合理费用,编辑应注意事先防范,确保自己编辑的图书没有未经许可使用他人的图片和设计资料。关于版式设计,笔者认为,不同内容和种类的图书,其版式设计风格迥然不同;相对于一般学术专著,畅销类图书的版式设计更应受到保护;版式设计也贯穿了设计人的创意和思路,编辑在实务工作中可以参考其他社版的图书版式,但应避免直接套用。  相似文献   

12.
余华 《图书馆杂志》2005,24(11):81-85
阅读,尤其是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非常重要。我一直认为我们的学校教育在阅读文学作品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特别是在大学里,教授们往往只是教学生们去研究一部作品,而没有教他们去阅读一部作品。原以为这只是一个中国的问题,后来我发现欧洲和美国同样也存在。教授们正在让文学作品变得越来越没有意义。  相似文献   

13.
姜艳 《网络传播》2009,(12):56-57
在过去5年,谷歌已经将全球尚存有著作权的近千万种图书收入它的数字图书馆,而没通报作者本人。中国有570位作家的17922种作品被非法扫描上网。谷歌表态同意和解赔偿每人每本书至少60美元,作家回应,和解条款是霸王条款。  相似文献   

14.
开放获取期刊即Open Access Journal(以下简称OAJ),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学术自由与信息共享无阻碍的出版理念而产生的期刊.OAJ使作者的学术论文借助互联网免费被读者使用,自由传播,唯一限制是要使作者著作权被充分保护.可以从两个方面判断期刊是否为开放获取期刊:一是出版作品是否可以被免费、自由使用,包括下载、打印、索引,甚至印制成册;第二个方面是,它是否以一种统一格式保存在至少一种由政府、科研机构等管理运行的仓储中.  相似文献   

15.
金眉 《现代出版》2001,(3):31-32
近来看到一则消息,讲的是季羡林等15位学者、作家状告中国物价出版社在其出版的《诺贝尔文学奖大系》中收录了他们的译作,却没有和他们打招呼,也没有经过任何授权,甚至还将译者的署名删除①。这起纠纷因涉及著名学者而显得突出。事实上,类似的事例在出版界并不少,只是因为有的图书作者未能看到或者不予计较而未起纠纷。将各类报刊或图书中的若干文章、文章片段或图片结集汇成书这一作品形式在法律上被视为编辑作品的一类②。这类作品的特点是:1.原作已经在图书或杂志上发表过;2.是多人作品的汇集;3.具有独特的编辑思路、编排体例和…  相似文献   

16.
台湾幻想小说的创作和出版都具有很强的网络伴生性。“鲜网”自身已经成为一个以网站为核心的小规模的出版发行集团,从作家作品的发掘、作者的培养、出版、推广、发行到收费都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玄幻小说《风姿物语》是由网络转向传统出版的一个成功典范。该作品在网络上连载了四年,迄今没有结束的迹象。每个月出版社出版五到八万字一本,而等到下个月,新的一卷上市,上一本的内容则在网上公布,供网友免费阅读。这样就避免了影响新书发行量,并不断吸引新网络读者加入到买书者的队伍。  相似文献   

17.
《全国新书目》2012,(11):13-13
今年,由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组织开展的"第四届优秀通俗理论读物推荐活动"初评共有39种被推荐图书,经过网上投票和专家论证,最终确定了13种推荐图书。被推荐图书以其通俗性、创新性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赞赏。网络推荐掀起热潮相比往届,今年的"优秀通俗理论读物推荐活动"得到了很多网友的支持,参与推荐的网友人数远超往届。网友在光明网、中国文明网、人民网都可以通过平台进行图书推荐。像光明网还专门安排6位编辑和3位技术人员,及时回答网友提问,同时在首页显著位置及时播报最新进展。"深入浅出"、"耐读"是网友在本次互动中提及最多的字眼,不少网友表示,推荐的13种图书不避热点难点,对加深了解国家政策、解决实际问题大有裨益,通俗理论读  相似文献   

18.
5.明确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的法律地位著作权法规定作者对其创作的作品享有多种权利,有些权利,如文字作品的图书出版权(作品复制、发行权中的一种)和戏剧作品的表演权,作者授权他人行使比较方便;有些权利,如音乐作品的表演权、机械复制权(即制成录音制品出版发行)和播放权,由于使用者众多而分散,作者很难逐个授权,使用者要获得每个作者的授权也很困难,中间需要一座桥,这座桥就是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  相似文献   

19.
"听书"--打开阅读新境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今年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出现了一个"听书网".他们把文学作品和其他读物由播讲人诵读出来,变成有声读物,并在网上发布,使受众能够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在线收听,并且可以将作品下载,制作成光盘或灌入MP3随身听等播放设备,随时随处轻松"阅读".  相似文献   

20.
美国报业协会 (ANA)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 ,虽然网上新闻的读者确实比传统报纸的读者多 ,但传统报纸不会轻易被网上新闻取代。协会更认为 ,因特网为报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有相辅相承的作用。这项调查成功访问了近 3 70 0位 1 8岁以上的美国成年人。结果显示 ,5 7%的人有阅读日报习惯 ,而阅读星期天报纸的则多达 67%。虽然有愈来愈多的美国人选择浏览报社的网上新闻 ,但他们并没有离弃传统报纸。74%的受访者表示 ,纵然他们已开始浏览网上新闻 ,但没有改变阅读传统报章的习惯。有一成五的受访者表示 ,他们因为上网而少读了传统报纸 ,但有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