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族意识成为撬动台湾作家文学史地位的支点.20世纪大陆学者对钟肇政的文学作品具有高度的评价,而21世纪以来的研究成果寥寥无几,某些学者甚至为了凸显其国族意识,有意或无意地误读其文本.在台湾,“解严”后钟肇政研究日渐兴盛,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对钟肇政的小说进行重新解读,把他形塑为台独文学和鼓吹殖民现代性的领军人物.两岸的台湾文学研究常常变成了意识形态之争、意气之争、利益之争.在两岸进行深度沟通与对话的新语境下,我们应发挥文学特有的审美功能,创造深层对话的机缘,开启乡土文学研究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
台湾戒严时期,两岸文学处于"老死不相往来"的隔绝状态。政治的解严,带来文学的解严,同时也给两岸文学的僵持关系松绑。政党轮替则使两岸关系更加错综复杂,但仍保持了发展的趋势。两岸民间的文学交流,应相互信任,降低敌意;应坚持沟通、对话;应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应分而不离,合而不并。  相似文献   

3.
解严之前,因着两岸特殊的对峙与隔绝限制,1930年代作家作品在台湾不仅长期列入被遮蔽的"禁区",无法自由接触和阅读,连带着也使相关的介绍与研究陷入被扭曲的"误区",蒙上一层政治色彩而无法拨云见日,还原本来面目。这是两岸"敌对状态"下的一个乱象,也是双方文化发展的一大损失。虽然禁书与误读已然成为国共斗争历史过程中逐渐远去的记忆,但它也已深刻地成为文学史不能抹煞的一页。它的存在,本身就是文学史的一部分。以台湾"三十年代作家"为名出版的多部著作为切入点,彰显这些作者对三十年代作家的研究动机、写作立场,并分析三十年代作家在台湾特殊的政治气氛、文艺政策下被"误读"的原因、被"误读"的策略,从而体认到,正因为"误解"的伤害与重重障碍,才更显示出"理解"的必要与难能可贵。  相似文献   

4.
时至今日,大陆的台湾文学研究已历时30年,对这30年的研究成果的总结反思、研究脉络的发展流变对跨入第四个十年的台湾文学研究意义重大.台湾文学的研究视野从微观到宏观,研究思维从封闭到开放都是大陆研究界几代学人的共同努力之结果.将他们的研究成果以及他们对台湾文学研究中的一些问题的反思加以概括,再现其思索探讨历程,以期为下代学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灵感与思路.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写作如何打通两岸三地界线是一难题,或可通过观察和描述包括"三民主义文艺"、"自由派"、"现代主义"等新文学思潮脉络在当代、两岸的断续延展情况,来切近20世纪两岸文学整合研究的目标。以鲁迅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批判传统在当代大陆并未真正得到承续,反而在台湾由陈映真等加以传承,为上述思路提供了又一实例。两岸文学差异颇大,但有差异,台湾文学才能对中国文学整体做出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台湾文艺联盟是台湾现代文学史上一次最广泛的全岛性的文艺大联盟,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开创了台湾三大民族运动相继偃旗息鼓后知识分子参与社会活动、担负时代使命的一个舞台。文艺联盟的结成情况及其主要文艺活动,1935年台中地震灾后救援的积极参与,组织延请朝鲜舞蹈家崔承喜来台公演,均显示出文艺联盟在开拓20世纪30年代台湾知识分子的活动领域、传达殖民地心声、实施文化抵抗的文化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7.
台湾当代文学大致在上世纪70年代末就开始进入大陆当代文学的视野.而关于台湾文学在“当代文学史”中的叙写问题却一直呈现着一种暧昧不明的状态。从刊物等媒介体系角度分析和探索形成此种文学史状态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小说《旋风》完稿于1952年,两岸文学史书大多将它列为台湾“反共怀乡”文学时期代表作。海外学者夏志清曾推崇姜贵是“晚清、五四、三十年代小说传统的集大成者”,认定《旋风》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两岸文学思潮起伏变化,《旋风》从早期受到台湾文坛一片赞美,夏教授列入英文版现代小说史专章讨论,到1980年代两岸开放,大陆学者以其意识形态歧异而大加挞伐——上述三种评论现象分别出现在不同年代,以时间纵轴加以贯串,即形成战后“旋风研究”三个不同阶段。同一部小说以其特殊体质,而形成六十年来曲折的接受史。本文分三个阶段探讨其变迁过程与详细内容,并以此文悼念于2013年底辞世的夏志清教授。  相似文献   

9.
台湾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海峡两岸的文学共同渊源于中华民族的文化母体,但由于海峡两岸长期的时空阻隔,使得处于不同的社会文化语境中的两岸文学又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本文试图对“寻根文学”这一两岸共有的文学现象进行比较性研究,希冀对两岸文化之根的整合有所促进.  相似文献   

10.
《文讯》杂志创刊于1983年7月,是台湾发行最久的书讯杂志。长期以来,《文讯》除了立足台湾、关怀本土之外,也关注大陆文学的发展,并将视野投向世界华文的趋势。对于大陆当代文学在台湾的传播发展,《文讯》不仅藉由杂志专题、座谈会议、动态报导、研究资讯等,兼顾深度与广度,还以长期搜集整理刊载的文学史料,为台湾读者提供认识和研究大陆文学的渠道。《文讯》杂志创设了一种新的文艺传媒范式,以文学史料开拓研究视野,型塑出一种文化探索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