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近期常听到“微型课”一说,现在笔者所在地区评职称都流行上微型课了,甚至连最近的一次评选市教坛新秀都采用“微型课”的形式(以前都是封闭式备课,现场上课形式).显然,“微型课”作为一项新的听评课组织形式,正在得到广泛采用.同时“微型课”也逐渐被当作“赛课”的一项内容进入教学比武大赛.作为一项新生事物,也许炙手可热,但我们有必要冷静下来对它进行一番审视.  相似文献   

2.
<正>近期常听到"微型课"一说,现在笔者所在地区评职称都流行上微型课了,甚至连最近的一次评选市教坛新秀都采用"微型课"的形式(以前都是封闭式备课,现场上课形式).显然,"微型课"作为一项新的听评课组织形式,正在得到广泛采用.同时"微型课"也逐渐被当作"赛课"的一项内容进入教学比武大赛.作为一项新生事物,也许炙手可热,但我们有必要冷静下来对它进行一番审视.1微型课的界定一般地,微型课是指以经验交流或训练、甄别教师素质和能力为目的,在非常规教学情境下,按照课  相似文献   

3.
这是笔者参加杭州外国语学校"总校-教坛新秀"评比的课堂实录(获"科学"学科第1名)。是一节"很常态的常态课",因为:1.比赛前一天下午才通知选手比赛的课题,课前准备很常态;2.当天中午抽签上课班级,下午去不同班级上课(必须是“非自己任教”的班级),  相似文献   

4.
1展示由来 1.1以前教学展示内容的狭隘性 以前的教学展示有两项,其一是每两年举行一次的四十岁以下优秀课的评选(择优上报参加省评选),其二是市“教坛新星”的评选(择优上报参加省评选).这两项展示,都是课堂教学展示,都有年龄的限制,况且某种程度上是“集体智慧”后的“个人表演”,不太令其他教师信服.  相似文献   

5.
笔者发现:一个时期以来,不管是语文课还是其他课,只要是公开课、评选课等,必然少不了讨论这一环节,不讨论不成课已蔚然成风。然而,在平时上课,却很难见学生讨论。教师根本不屑于让学生讨论,有鉴于此,我们试对讨论这一学习方法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地位和应用作些思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各种各样的示范课、研究课精彩纷呈。这些课一会儿不用多媒体就不算精彩,一会儿没有小组教学就不算好课。我们一线教师有时有点无所适从。时下的语文课该怎么上?笔者有幸听到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执教的《圆明园的毁灭》,顿时豁然开朗,这才是一堂实实在在的语文课。[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一、背景介绍在2008年温州市教坛新秀、教坛中坚、教坛宿将评选考核课上,初中数学组的一位教师教学二元一次方程组应用题的复习一节。在这节课前面的30多分钟时间里,教师紧扣教学目标,在和学生进行有效互动的前提下,顺利地完成了二元一次方程组应用题的基础训练、  相似文献   

8.
笔者有幸观摩了国际华语小学语文优秀课展示.来自北京的王文丽老师的《风筝》一课深深地折服了我,让我切实体验到了语文教学的真谛:实实在在.简简单单!现采撷三个小片段与同仁赏析: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本人在大规模的竞赛中有幸获得区"教坛标兵"的光荣称号,成为所谓的"名师"。根据区教育局、进修学校的布置,必须上一堂全区性的"教坛标兵"展示课(外校借班上课)。  相似文献   

10.
应用题教学,如何让学生在自主质疑、探索求解中得到主动发展呢?在宁波市教坛中坚评比中,我设计执教了“工程问题“一课,对这一问题的答案有所体现.现将教学片断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11.
笔者有幸观摩了国际华语小学语文优秀课展示,来自北京的王文丽老师的《风筝》一课深深地折服了我,让我切实体验到了语文教学的真谛:实实在在,简简单单!现采撷三个小片段与同仁赏析:片断一:词语教学实实在在,生动有效学生初读课文时向老师提出"憧憬"这个词,教师板书:憧憬。学生齐读一遍。  相似文献   

12.
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说,课的最高境界是“无课”,即学生根本感觉不到在上课,但却从中学到实实在在的东西。可是,要达到“无课”的境界,并非易事,尤其是习作教学课,是老师们长期“头疼”的问题。怎么办?  相似文献   

13.
《上海教育》2009,(2):52-58
2008年,校长们不约而同将目光聚焦于课堂这一学校发展的核心,研究教学,研究教师,研究课程,深入而细致地关注与课堂教学相关的各个环节的落实,这让校长课程领导力有了实实在在的抓手,也从源头上保证了学校整体工作的稳步推进。 2008年的“峰会”栏目也围绕校长听课、上课、把握课标、统整课程等贴近学校教学的相关主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这里对其再作一个梳理和回顾,从这些印迹中,我们或许能对未来学校的发展有更多的期待。  相似文献   

14.
<正>目前,语文课堂中普遍存在"把课文教肿了"的高耗低效现象。如何转变这一现状,我认为语文课堂教学一定要"删繁就简、简单实用",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实实在在促发展"。"简单"就是追求教学内容的简化,教学环节的简单,教学方法的简便。简单,是一种指导思想,也是追求理想课堂的一  相似文献   

15.
正2014年3月25日,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高中数学教坛新秀评比活动在象山中学开展.活动中,7位参赛教师以"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例同课异构.笔者在上课、听课、评课的交流中收获颇丰,遂对本节课的不同设计、呈现方式进行比较研析,与同行分享.1教学设计的困惑设计本节课,笔者有3个困惑:(1)教科书中  相似文献   

16.
笔者有幸观摩了国际华语小学语文优秀课展示,来自北京的王文丽老师的《风筝》一课深深地折服了我,让我切实体验到了语文教学的真谛:实实在在,简简单单!现采撷三个小片段与同仁赏析:……  相似文献   

17.
"同课异构"是同一节课的内容,由不同的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理解备课并上课.由于教师的不同,所备所上课的结构、风格以及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各有不同,这就构成了不同内容的课.笔者有幸在一次校际交流活动中观摩了来自两个学校的教师对《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的同课异构教学.对于同课异构有了一定的认识.下面是笔者就这两节课对同课异构的几点反思.  相似文献   

18.
课前小插曲     
这是我难忘的一次优质课比赛。为了参加省教坛新星评选,我被安排到安庆市双莲寺小学借班上课。伴着上课的铃声,我自信地跨上讲台,等“上课”、“起立”、“坐下”的固定程序结束后,便开始了新课前的复习提问。谁知第一个问题就遭到冷场,尽管我用期待的目光在学生的脸上搜寻,希望给予配合,但他们的脸上却显现出不予理睬的表情。个个正  相似文献   

19.
笔者发现:一个时期以来,不管是语文课还是其他课,只要是公开课、评选课等,必然少不了讨论这一环节,不讨论不成课已蔚然成风.然而,在平时上课,却很难见学生讨论,教师根本不屑于让学生讨论.有鉴于此,应该对讨论这一学习方法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地位和应用作些调查与思考.  相似文献   

20.
因参加特级教师评选,笔者不久前上了一堂参评音乐课。上课内容是临时抽签决定的,只允许上课教师全封闭(不与外人接触,通讯工具上交)准备四小时。评审团由七位专家组成,他们将对上课教师及课堂教学各要素进行评价,并将上课现场录象呈报省特级教师评选委员会终审。那天我抽取的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