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丹 《科教文汇》2007,(11X):194-194
助动词“たい”接意志动词的他动词表示愿望时,动作的对象用格助词“が”还是“を”,是日语教学中存在争议的一个问题。迄今日本中学语法教科书中认为“が”是规范的说法,但另一方面,实际应用中,“~を~たい”似乎占了多数,而且有的情况下还只能用“を”。在 此,对日语学习中什么时候用“を”什么时候用“が”略做分析。[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肖艳惠 《内江科技》2009,30(10):29-30
复合动词「~始める」、「~出す」、「~かける」含义上都表示某动作或作用的开始,但又不完全相同,根据不同的语境潜在含义不同。有时这三者可以互换,有时却不可以。本稿基于城田俊的动词形态论与金田一春彦的动词四分类为理论基础,从三者比较视点出发,举证实例进行分析,来考察三者的前项动词及潜在意义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3.
金燕 《科教文汇》2011,(17):159-160
动词「挂」在不同语境下表现句子主体的动作时有不同表现,表达的意义在翻译时需准确把握。本文分析了中日相关翻译的异同,来探讨准确的翻译手段。  相似文献   

4.
邱晓玫 《科教文汇》2011,(26):160-161
本文主要根据汉语补语可能式"v不c"结构句式的主语特征,将主语分为动作主、事物、动词"V"的受动对象三类,这三类句子所表达的意义特征与日语有对自动词否定表现、有对他动词可能态否定表现句子的意义特征有共通之处,成为中日互译之间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5.
助动词"たい"接意志动词的他动词表示愿望时,动作的对象用格助词"が"还是"を",是日语教学中存在争议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陈秀 《科教文汇》2008,(12):178-178
本文引用英语中将动词划分为延续性动词和终止性动词的观念,分析了动词“开始”后所带动词的特征;同时,引用沈家煊老师的关于“转喻的认知模型”,探讨了动词“开始”是怎样由动词变成名词的。  相似文献   

7.
一、记忆口诀情态动词要记牢;动词原形来跟梢。不管人称单复数;现在过去乐逍遥。can表能力和许可;也许可能may来表;必须一定must;should应该来报到。回答不须用needn\t;mustn\t意为不准许。否定只要接上not;疑问赶紧往前跑。二、情态动词(Modal verbs)定义情态动词本身有一定意义,但不能独立作谓语,必须和动词原形一起连用。情态动词没有人称和数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在日语动词中复合动词占有很大的比例,能否熟练地掌握复合动词,影响到中高级阶段日语能力的提高。笔者以哈尔滨理工大学日语专业的学生为对象,对复合动词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归纳总结出有利于学生掌握复合动词的教学方法,以期对今后的日语教学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闫璐璐 《科教文汇》2010,(28):122-122,134
多义动词的语义研究很早以前就已经成为语言学关注的一个热点。以传统的结构语义学和形式语义学派为例。结构语义学采用语义成分分析法来研究多义动词的语义。他们认为词义是词的所有特征的总和。形式语义学派认为句法和词义都能用一种精确的理论来解释。显然,这两个学派都带有一定局限性。本文试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多义动词"Get"的语义构建过程和构建机制进行分析,总结get不同意义之间的关联性,从而能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好地掌握多义动词的使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动词从时间过程特征的分类,考察了"刚才+mV①+的+n/np"中mV的时间语义是从"动作/瞬(短时)时/完成"到"结果/短时/完成"再到"状态/短时"变化的,并且知道"刚才+mV+的+n/np"中mV多为双限结构,而知"刚才"可以同时限定动作实现时间和状态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1.
陈媛 《科教文汇》2012,(31):134-134,139
“si…”结构是法语基础学习阶段要求掌握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可以表达条件,表示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动作,条件是极有可能实现的,故主句谓语动作通常用直陈式(亦可用命令式表达愿望或命令).它可以表达假设,对将来、现在和过去进行假设,假设通常与事实是不相符的,故主句谓语动词用条件式.  相似文献   

12.
"对于"句指的是用介词"对于"将动作对象或与动作有关的人或事物介引到谓语动词前的一种句式,在语义上主要表示人、事物、行为之间的判断、评价和对待关系。本文首先从"对于"句的语义角度对"对于"句中的谓语动词进行分类,将其中的核心成员大致分为三类。在分清"对于"句中动词的核心成员以后,本文进一步考察动词与"对于"所带宾语的语义关系以及"对于"句中谓语动词的时态和动作性。最后,本文简单比较一下"对于"句和"把"字句。  相似文献   

13.
刘倩卿 《科教文汇》2009,(34):269-270
日语中的非意志动词,一般认为不能用于可能表达"~れる/られる""~ことができる"等形式,因为其本身即含有可能意义,是一种无标识的可能表达。但由于汉语中的可能表达对非意志动词没有限制,所以很多学习者受汉语影响,会出现误用。本文对日语的非意志动词进行意义上的分类,分别阐述其如何表达可能意义。  相似文献   

14.
黄谨 《科教文汇》2013,(17):78-80
韩礼德把情态动词分为三个量值,低值、中值和高值,使用不同量值情态动词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态意义,表现出说话者的角色定位。本文研究了白宫新闻发布会语篇中发言人所使用的情态动词的量值,通过分析不同量值的情态动词在语篇中出现的频率,由此揭示出在新闻发布会中,发言人是如何运用情态动词来发挥不同作用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以形容词为对象,进行情感表述的中日对比研究。无论是汉语还是日语,都有表述情感的词。在现代日语中,形容词分为感情形容词和属性形容词,而感情形容词又分为感情形容词和感觉形容词。与日语相比,汉语中并没有"感情形容词"、"感情动词"等概念。但在汉语的形容词和动词中有表达感情的词语。汉语中形容词可以通过"很"来修饰后面的宾语。日语中感情形容词的使用有人称上的限制。  相似文献   

16.
动词的句法组合能力是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相互作用的结果,动词的价是大脑词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句子的生成必须受语用因素的制约。确定动词的价必须考虑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从现实存在的句子入手,去除其中所有的语用因素,从而还原动词在大脑词库中的本来面目。本文以一价动词为例,探讨了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17.
张莹 《科教文汇》2014,(34):117-119
动词的句法组合能力是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相互作用的结果,动词的价是大脑词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句子的生成必须受语用因素的制约。确定动词的价必须考虑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从现实存在的句子入手,去除其中所有的语用因素,从而还原动词在大脑词库中的本来面目。本文以一价动词为例,探讨了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18.
文中以选自3种矿业类国外英文期刊的40篇学术论文组建的语料库为基础,从使用频率、语态分布和使用类型3个方面对转述他人观点动词和自我转述动词的使用特点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自我转述动词的使用频率高于转述他人观点动词,且高频词汇集中;转述他人观点主要使用主动语态,自我转述多使用被动语态;矿业科学期刊论文主要使用研究动词和语篇动词。  相似文献   

19.
在文章中日语学习者学习体态形式「ている」情况进行了调查,在句末关于"ている"形的以vendler为基础的动词分类的动词与"ている/た"的连接方面,从历来的先行研究调查中得出了几乎一致的「活动动词+ている」,「到达、达成动词+だ」的结论。在本论文中作为新试验,即在连体修饰节中会不会见到和句末同样的动词与"ている/た"的连接现象呢?关于这一点,将重点放在两个环境的选择关系上以63名学习者为对象,进行了语法性判断的考试,并进行了分析,其结果明确了两点内容:a.在句末和连体修饰环境中,能够见到「活动动词+ている」、「到达、达成动词+た」的连接形式。b.在句末和连体修饰节中,在中级课程中"ている/た"的选择倾向比较相似,而学习者选择倾向接近地道的日语,这一现象的出现则是成为上级水平之后。  相似文献   

20.
一、祈使句的基本用法用于表达命令、请求、劝告、警告、禁止等的句子叫做祈使句。常省略主语,谓语动词用原形。祈使句的谓语动词无人称和数的变化。句末则使用感叹号或句号,一般用降调。1.肯定的祈使句①句型:动词原形+其他成分。Be careful!小心!②“Do+祈使句”表示一种强烈的感情或请求,do起强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