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一、馬克思‘资本論’的概論列寧曾寫道:‘馬克思的经濟学说,就是馬克思理論最深刻,最週到和最詳細的證實舆運用。’(列寧:‘论馬克思恩格斯及馬克思主義’第二七頁) 經濟制度是政治和思想上層建築的基礎,因此,馬克思對於经济制度的諸問題最為注意。‘资本论’,乃是馬克思的主要著作,在這一部著作中,他在人類社會的觀點上完成了一個變革,並科學地论证了社會主義。馬克思把‘资本论’稱為自己一生的事業。馬克思對‘资本论’的寫作,开始於四十年代的  相似文献   

2.
四、恩格斯論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对象与方法政治經濟學的對象與方法。恩格斯在批判了杜林的哲學觀點之后,就對杜林的政治經濟学進行批判。恩格斯提出了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经济學,並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经濟學的基本原理作了闡述。恩格斯在叙述這一科学時,乃是從說明馬克思主義政治经濟學的對象开始的。恩格斯給政治經濟学的對象下了一个精確的定義:‘政治经济學,廣義說來,是一種科學,用來研究人類社會中支配物質生活品的生產和交換底那些法則。’(‘反杜林论’,三聯書店版,第一八一頁)恩格斯聯系這一定義對分配也作了说明:‘分配並不只是生產和交換的消極的結果;分配反過来又影响  相似文献   

3.
工農聯盟問題是馬克思主義戰略中極重要的問題之一。馬克思在總結十九世紀歐洲法、德諸國革命鬥爭的經驗時會屢次作出必須使無產階級革命和農民革命運動配合起來的重要指示。馬克思認定在资本主義條件下勞動農民就是無產階級最廣大最可靠的同盟軍,因為工農的‘剝削者是同一個:資本’,因此‘祇有资本的傾覆,才能使農民地位提高;祇有反資本主義的、無產階級的政府,才能終結它在經濟上的貧困和社會上的衰落。’一但是馬克思的這一英明思想後來被第二國際的機會主義者埋葬起來,他們否認農民具有革命性,反而  相似文献   

4.
一、斯大林同志著作“無政府主義還是社會主義?”的歷史環境及其意義 斯大林同志的著作‘無政府主義還是社會主義?’是以論文的形式發表於高加索布爾什維克的雜誌上。發表的時期為一九○六年十一月——一九○七年四月。一九○五年革命的最高峯是莫斯科的十二月武裝起義。在這次革命遭受失敗之後,革命逐漸走入低潮。反動年代到來了,反動的迫害一天天地加强,到一九○六年底,反動年代的一切特點都暴露出來了:革命同路人的消極、頹廢情緒,在政治、經濟、文化方面反動勢力更形加强等等。因此,雖然斯大林同志這一著作寫於列寧的著作‘唯物論與經驗批判論’之前,但可以說都是屬於同一個時期的。 這一時期的特點,這裹我們只就南高加索的情况加以說明。當時在南高加索是什麽情况呢?這時期斯大林同志在南高加索進行了巨大的革命工作,同孟什維克進行了巨大的鬥爭。當時南高加索的歷史特點之一就是以車爾克茲希維爾為首的無政府主義者——克魯泡特金思想的崇拜者——集團向馬克思主義發動了瘋狂的進攻。這個無政府主義者的集團,是個不大的集圑,羣眾也並不跟他們走,但是牠們疯狂地向馬克思主義進攻,污蠛馬克思主  相似文献   

5.
一、斯大林的著作‘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歷史意義 斯大林同志的著作‘辯證唯物主义與歷史唯物主義’包括在‘聯共(布)党史’中,於一九三八年出版。‘聯共(布)黨史’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知識的百科全書。在這本書中表明了行動中的馬克思主義;表明了運用於无產階級黨的實踐活動的馬克思主義。‘聯共(布)黨史’這一著作是世界革命運動、工人運動的第一個突擊隊——蘇聯共產黨的巨大經驗的概括。在這一著作中表现了帝國主義與無產階級革命時代,社會主義在蘇聯取得勝利時代的馬克思主義的進一步發展。  相似文献   

6.
一 這一次對俞平伯在‘紅樓夢研究’及其他著作中所表現的胡適派唯心論的批判,是一九五一年對電影‘武訓傅’的批判的繼續和發展。說它是繼續,因為這兩次批判都是反對资產階級思想的鬥爭。說它是發展,因為這一次批判是在上一次批判的基礎上開展起来的對資產階級思想的更廣泛和深入的嚴重鬥爭。胡適曾經作為资產階級右翼參加過五四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鬥爭。但是,他所標榜的實驗主義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死敵,他所標榜的改良主義。是中國共產黨的社會革命論的死敵。胡適的哲學理論、政治理論是和馬克思列寧主義不可調和的。  相似文献   

7.
一 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起,我國開始了逐步走向社會主義社會的過渡時期。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綫,是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逐步實現国家對農業和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逐步實現國家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把我國建成為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政治经济學是研究人類社會各個發展階段上物質資料的生產和分配法則的科学。我國現正逐步向社會主義過渡,因此在政治經濟學的教學內容上,必須結合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綫。一九三六年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在開於講授政治經濟学的幾個問題的决議中,即會强調指出政治經濟學是歷史的科學,應當與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密切結合起來去研究。當前在政治經濟学的教學中,如果不從理論上阐明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綫,不從理論上阐明黨的總路綫是我國過渡時期社會經濟發展法則的反映,不引導同学為貫徹總路綫而奮鬥,那就不能把政治經濟學運用來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服務,就會犯教條主義的錯誤。教学中結合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綫,從政治經濟学這門科學來說,也就是理論聯系實際問題。我國正在逐步走向社會主義社會,必須用馬克思列寧主義关於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特别是列寧、斯大林关於從资本主義過渡到社會主義的經濟學說,來分析我國過渡時期中社會經濟發展的特點。我國從新民主主義社會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和十月革命後蘇聯由資本主義社會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所循的方向及其所要達到的目的,是一致的。因此,馬克思列寧主義关於從资本主義到社會主義過渡時期的理論,對我們也是適用的。但由於中國社會經濟的特殊歷史條件,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所走的具體道路和步驟,將不會和蘇聯完全一样。所以,祇有正確地認識了中華人民共和国過渡時期社會經濟發展的具體情况及其規律性,才能勇氣百倍地去為實現黨在  相似文献   

8.
黨中央委員會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十四日頒佈的‘关於“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出版後怎樣進行黨的宣傳’的决議,詳盡地指出了理論材料和事實材料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基礎教学中所應佔的地位。决議上說:‘“簡明教程”……是以發揮馬克思列寧主義底基本思想為基礎來叙述黨史,其目的是首先就以馬克思列寧主義底思想來教育黨的幹部’。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的不朽思想,揭示了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以及在革命實踐中自覺應用這些規律的條件。以這種思想來武裝學生,使他們學會在日常生活中以這種思想為指南——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教学最重要的任務。  相似文献   

9.
本期本欄發麦的‘關於馬克思的著作‘費爾巴哈論提綱’’和‘關於‘哲學底貧困’一書第二章第一節‘方法’的基本思想’兩篇文章,是蘇聯專家弗·然·克列同志在辯證唯物論舆歷史唯物論教研室所作的專题報告的記錄。在發表前,均未經克列同志最後審閱,如有不妥之處,由記錄整理者负責。  相似文献   

10.
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經济地理学是一門具有戰鬥性、實踐性的科學。正確的經济地理學的研究,不僅在國家大規模經济建設中起着重大作用,並且是捍衛中國人民與世界勞動人民利益和打擊帝國主義的有力武器。但是,在新中國,科學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經濟地理学尚未得到應有的發展,资產階級地理學觀點仍未從經济地理學領域中清除出去,特别是在經濟地理學的基本問題即對象問題上,仍然存在着錯誤觀點,使經濟地理学的發展受到極大阻碍。  相似文献   

11.
“資本論”第三卷是在“資本論”第二卷出版後過了九年才問世的。因為恩格斯需要花費大量勞動來整理馬克思所遺留下來的材料。恩格斯曾告訴我們說:‘这個第三卷,除了一個最早的草稿,就沒有別的什麽可以利用;並且,這個草稿,也是極不完全的。’(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人民出版社版,編者序第三頁) 馬克思給第三卷加上‘资本主義生產的總過程’的標题。馬克思在第三卷的開端指出前兩卷的研究對象和研究性質之後,继续說道:‘在這個第三卷,我們所要做的,不能是對於這個統一(生產和流通的統一——作者註)之广泛  相似文献   

12.
一、社會主義制度下經濟法则的性質 在斯大林這本名著‘蘇聯社會主義经济問題’出版以前,有許多哲學家与經濟学家對於社會主義制度下经济法則的客觀性存在着錯誤的認識。這些錯誤就在於它不能正確地解釋黨與國家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的作用,在於它强調了黨與蘇維埃政權的特殊作用之後,許多學者就認為黨与蘇維埃政權能‘制定’新的经济法则,消滅舊的经济法則。本來是應該正確地解釋黨和蘇維埃政權如何地利用經濟法則领导了社會主義建設的,而許多學者們却走上了主觀唯心論的立場,否認经济法則的客觀性質。絕不能说這些學者不了解科學法則有其客觀性的這一馬克思主義原理,问题在於他們未能將這一原理正確地運用來解釋社  相似文献   

13.
這是蘇聯專家克列同志在辯證唯物論與歷史唯物論教研室教師研究班研究生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哲學方面的經典著作前所作的啓發報告的記錄。此文未經報告人審閱,如有錯誤,由記錄整理者負責。  相似文献   

14.
斯大林在‘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题’一書中,第一次貢献了社會主義基本經濟法則的理論。斯大林指出:社會主義基本經濟法則是决定社會主義生產方式一切主要方面和一切主要過程的,即决定這一生產方式的本質的。因此,只有正確地認識這個法則,才能深入地了解和解釋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一切規律性和一切重要现象。斯大林的這個偉大發現,不僅對於已經建成社會主義社會的蘇聯、而且對於任何正在向社會主義過渡的國家,在理論上和實踐上都有着巨大的意義。  相似文献   

15.
以馬克思主義關於全面發展的教育理論爲指針,進一步改革中、小学教育,提高教育工作質量,以適应國家的社会主義建設的需要,已經成爲全國中、小学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務。我僅就有關全面發展教育方針的問題,提出一些個人的意見,供大家參考,並希望大家指正。一 馬克思主義關於全面發展的教育理論全面發展的教育主張並不是从馬克思開始的,但馬克思以前的思想家、教育家不可能从理論上徹底解决这一問题,更不可能把这种主張變成現实。只有馬克思把教育跟工人階級的革命鬥爭联系起來,把教育跟爲实現共產主義社会的偉大的革命運動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6.
列寧和斯大林是国民經濟計劃理論的奠基者。列寧和斯大林關於建設共產主義社会、关於社會主義擴大再生產和社會主義社會经济法則的諸著作,是国民經濟計劃原理的科学基礎。列寧和斯大林关於計劃化意義、計劃化前提、計劃化組織、計劃化性質、計劃化原則以及关於發展速度、比例關係和國民經濟平衡表的各種學說,是國民经济計劃全部理論的基本內容。  相似文献   

17.
一十月社會主义革命一聲砲响,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使‘中國人從思想到生活,才出现了一个嶄新的時期’,開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為了抵制革命,抵制馬克思列宁主義,美帝国主義的走狗、杜威的門徒胡適發表了‘多研究些问题、少談些主義’、‘新思潮的意义’等一些反動文章。在‘新思潮的意义’中,胡适提出‘研究问题,輸入學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的口號,來標榜他的实验主義。所谓‘研究問题,輸入學理’,就是竭力輸入集中代表了帝国主义压迫奴役勞動人民以及疯狂地侵略其他民族、国家人民的利益的反動的實驗主義;所谓‘整理国故,再造文明’,就是提倡考据,引導人們鑽到故纸堆中去,以便按照帝国主義的意图把中國文化造成半封建半殖民的‘文明’,以至‘全盤西化’的‘文明’。  相似文献   

18.
這是蘇聯專家葉·米·謝米里亨同志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关於国家與法權理論教研室所作的報告的記錄。此稿未經本人最後審閱,如有錯誤,由整理者負責。  相似文献   

19.
一、社會主義和资本主義和平共處是十分可能的 資本主義决然死亡,共產主義一定勝利,乃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馬克思主義的創始者—馬克思和恩格斯早在‘共產黨宣言’中就給以科學的精確性的論證。大家知道,馬克思和恩格斯生活在壟斷資本主義出现以前的歷史時代,當時资本主義還處在向上發展的時期,資本主義發展不平衡的規律還沒有發現也不可能發現,因而,馬克思和恩格斯會認為:社會主義在單獨一個國家內勝利是不可能的。要使社會主義勝利,必須在一切至少在幾個最發達的文明的國家  相似文献   

20.
從中華人民共和中成立時起,中国人民就走上一個新的歷史發展時期,即逐步過渡到社會主義的時期。全国人民正在為實現國家過渡時期的總路线而鬥爭。在此時,研究銀行信用在實現我國過渡時期總路线中的作用是有意義的。 馬克思列寧主義教導我們:銀行信用在向社會主義過渡時期和在社會主義的建設中具有重大的意義和作用。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義信用制度的兩重性時,早就指出了信用制度是從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向社會主義生產方式過渡時期中的一個有力槓桿。列寧天才地發展了馬克思的理論,强調地指出大銀行是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