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8 毫秒
1.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的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它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普赛女郎爱丝美拉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  相似文献   

2.
艾斯美拉达是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塑造的重要人物之一。她拥有迷人的外貌、高超的舞艺和善良的心地,是乞丐和穷人的知友。她不幸的遭遇与悲惨的结局使人们为之叹息,但她纯美的形象却在世界文学的画廊里留下了浓重的一笔。艾斯美拉达是纯美的化身,善良的使者,但她的纯美却遭到摧残、欺骗,以悲剧结尾。本文对整部小说中的少女艾斯美拉达的纯洁美丽形象进行分析,以深化读者对艾斯美拉达纯美形象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不看续集     
《新作文》2006,(1)
文学如今是越来越不景气了。从卡西莫多对艾斯美拉达悲怆人心的爱情, 到时下琼瑶笔下愈来愈滥的《还珠格格》Ⅰ、Ⅱ、Ⅲ、Ⅳ中男女主人公千篇一律地呼天唤地;从美国土地上那杆掀翻海明威的双筒猎枪和圣提亚哥手中那柄折断的鱼叉,到金庸古龙梁羽生还珠格格那些似曾相识的江湖情愁;从古希腊悲剧大  相似文献   

4.
爱斯美拉达是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塑造出的极为经典的人物形象之一。她多作为真善美的化身被视为欧洲古典文学人物画廊里光彩夺目的美好女性形象之一。论文则试图阐述爱斯美拉达所具有的三重身份:美貌的女神,痴情的女人及充满诱惑的女妖。  相似文献   

5.
爱斯美拉达是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塑造出的极为经典的人物形象之一。她多作为真善美的化身被视为欧洲古典文学人物画廊里光彩夺目的美好女性形象之一。论文则试图阐述爱斯美拉达所具有的三重身份:美貌的女神,痴情的女人及充满诱惑的女妖。  相似文献   

6.
巴黎是一个繁华之地,它就像在丑恶中盛开的美丽花朵。维克多.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描绘了19世纪的这块腐朽而繁丽的土地。人性的污浊与异化让罗德.福罗洛自囚于黑暗的牢笼,他是教会的牺牲品,也是教会的刽子手。他的养子卡西莫多长相丑陋,但心地单纯,是黑暗中的光,在爱斯美拉达死后,他杀死了一直敬爱的养父,在爱斯美拉达的墓穴中自杀。看着心爱女儿赴死的母亲、不容于这儿的完美化身爱斯美拉达,他们都是悲痛的灵魂,无法抗拒整个城市的走向,死亡在她们身上绽放出圣洁的光……  相似文献   

7.
我们总会被相貌极丑但心怀感恩的卡西莫多与窈窕美丽且纯洁善良的爱斯美拉达所吸引,并习惯用卑鄙的克洛德反衬人性的光辉。但《巴黎圣母院》的伟大不仅在于它把美歌颂得多好,更在于把人性刻画的多真实,比如,极易被我们忽略的格兰古瓦——爱斯美拉达名义上的丈夫。  相似文献   

8.
《呼啸山庄》描写了催人泪下的爱而不守、守而不爱的爱情悲剧。爱情悲剧形成的直接原因,是凯瑟琳做出爱情选择背后的人性贪婪与自私。爱情悲剧根本原因在于当时的男权社会,男权社会逼迫她做出违心的选择。她对权势财富的贪求是出于女性社会弱势,是社会使然。这使她成为爱而不守、守而不爱的女性爱情牺牲者。这是男权社会自然和文明不可调和的结果,是时代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写道:宽宏大量,是一道能够照亮伟大灵魂的光芒。 巴黎圣母院丑陋的敲钟人加西莫多,受副主教的指使,去劫持善良美丽的吉卜赛姑娘爱斯美拉达。后来皇家卫队救下了姑娘,抓住了加西莫多。加西莫多被绑在绞台受刑,他口渴难熬,没有人给他水喝。爱斯美拉达却抛却前嫌,走上绞台,把水葫芦温柔地送到他干裂出血的嘴边。  相似文献   

10.
张文静 《考试周刊》2010,(40):30-30
《呼啸山庄》的主人公希斯克利夫与凯塞琳的爱情悲剧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爱之深,恨之切,当爱遭到背叛,狂热的爱变成无边的恨。他们为爱而生,却因爱成恨,为爱而死。本文就《呼啸山庄》中体现的爱恨.交织的爱情悲剧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