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9,(80):16-17
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核心是创新思维,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和乐于质疑又是创新精神的重要标志。这就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既要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又要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和乐于质疑的方法、策略与途径,从而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促进教师自身修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质疑精神,就是不轻信,不盲从,遇事多动脑筋,想一想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真有道理。科学的质疑精神,是培育创新人才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数学质疑式教学是一种以质疑为特征的互动创新式的教学,其实施过程主要以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引导和学生提出疑问为主线,让学生尝试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品味解决问题后的乐趣,在“质疑——释疑”的过程中深刻体会数学知识的本质及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数学质疑式教学不但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3.
质疑精神在学习与生活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数学是一门富有创造性的基础性学科,在小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前提。另外,新课标改革后,要求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就是建立在质疑思维之上的。对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进行了分析,旨在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4.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在很多不确定性的情境中能自行提出问题并创造性的着手解决问题的人。研究性学习对于学习者来说,学习是探索未知领域的活动特点。  相似文献   

5.
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素质教育的实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课堂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主要渠道。创新教育贯穿于一切教育活动之中,学生意志品质与创造性思维、创造性解决问题与自主学习、参与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与人合作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6.
一、创新教育的核心 :自主创新性学习1.对于创新教育的理解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 ,其核心是在认真做好“普九”工作的基础上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为了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着重研究和解决基础教育如何培养中小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创新教育中 ,知识的学习不是终极目标 ,而是在知识传播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质疑、释疑 ,学会思考而不仅仅是吸收前人已有的知识 ,更为重要的是 ,要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创造意识、创造性思维以及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2 .人的发展与创新教育创…  相似文献   

7.
<正>质疑能力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它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学习方法。问能解惑,问能知新,任何科学的发现无不都以问题开始的。问题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精神的摇篮。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诱导学生"释疑"。学生只有"质疑""问难",才会有效地"释疑",自我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及目标。小学阶段是学生的思维活跃最旺盛时期,培养学生良好的创造性学习习惯,能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都偏重于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宽阔、方法灵活反映了他们深厚的素质底蕴,可是,随着创新教育地不断深入,我们不难发现,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固然重要,但是学生质疑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更不容忽视。现代社会,我们需要具有创新精神,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所以,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曾小容 《考试周刊》2012,(30):140-141
本文重点探讨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营造开展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注重发展学生观察能力,是培养学生打开创新之门的基础;训练学生讨论、综合归纳和整合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保证;培养学生质疑精神,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键:利用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0.
质疑一般指学习个体在求知欲的驱使下,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敢于独立思考、敢于批判、敢于挑战权威、敢于发表见解、敢于追求真理的一种思维方式,质疑是一种品质、更是探索的起点和创新的前提,没有质疑精神一切创造性的活动将无从谈起,语文教学必须高度重视学生质疑精神的培养。然而在传统课堂下学生的质疑精神严重缺失,要改变现状,就必须转换思路。思辨课堂提出的培养学生思辨的能力,要求学生勇于质疑、大胆质疑,这使得学生不再是只接受不思考的工具,真正成为有思想有见解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