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韦鹰 《广西教育》2012,(24):43-44
从2006年开始,百色市田阳县实验小学承担了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重点(A类)课题《诵读经典诗文,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的子课题《诵读经典诗文,提高学生的“双文”素养》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开展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学生的人文素养日渐丰厚,教师的素质得以提升,该校先后被评为自治区“中华经典诵读优秀学校”、全国“中华经典诵读优秀学校”。  相似文献   

2.
从经典诵读的含义、作用、遵循的原则三个方面,论述了经典诵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经典诗文内涵丰富,博大精深,让学生诵读大量的经典诗文,使学生收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语文素养也就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3.
儿童时期是经典诗文经典诵读的黄金时代,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的原则是多背经典,谙熟于心,  相似文献   

4.
宋锦朵 《考试周刊》2013,(22):54-54
阅读经典诗文,进行人文的熏陶,厚实文化底蕴,提高学生诵读经典诗文的兴趣,调动学生诵读经典诗文的积极性。使学生受到品德和审美方面的教育,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培育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相似文献   

5.
小学阶段诵读国学经典诗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夯实学生的文学功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尤其是农村小学生知识面狭窄,语言环境不够丰富,加强经典诗文诵读帮助拓展语言环境,让经典诗文和语言文字互为载体,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和规范语言的应用水平。同时,诵读经典诗文活动也有助于塑造他们的完美灵魂,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具有相得益彰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黄爱琴 《广西教育》2012,(25):35-36
中华经典诗文源远流长,语言简练,意境优美,蕴含哲理。“经典是人类社会最有价值,最有用的知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要求背诵古今优秀诗文。实践证明,诵读经典诗文,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增强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如何引导小学生诵读经典诗文?  相似文献   

7.
五步读经法     
黄玉肖 《广西教育》2012,(24):47-47
语文课程应有丰富语言的积累。许多学者都号召“诵读国学经典,积淀文化底蕴”。在学校子课题《诵读经典诗文,提高学生的“双文”素养》的引领下,笔者领着本班学生加入了诵读经典诗文的队伍,初步摸索出了“五步读经法”。  相似文献   

8.
经典诗文的诵读在语文教学环节中的体现越来越明确,新课改也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经典诗词的作用,加强对中学生精神文化的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经典诗文诵读的重要意义,结合教学内容,可就可行的渗透国学经典诗文诵读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诵读经典,传承华夏文明;诵读经典,提高德育素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言课程的基本特点。”“认识中华文化的深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所以我们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提高德育素养,正是让学生在诵读,欣赏、品味中,感受五千年的优秀文化,体味中华经典诗文的独有的内涵美和韵味美,陶冶学生的美好情操,启迪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  相似文献   

10.
我校自1997年开始诵读古诗文。通过诵读经典的诗文,切实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开启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性情、提升学生的气质、滋养学生的人生。学校领导从各个角度培养师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师生共同学习经典诗文的积极性,努力为其创设古诗文诵读的时间与空间,完善各项措施,使学生坚持不懈地学经典诗文。  相似文献   

11.
我校自1997年开始诵读古诗文.通过诵读经典的诗文,切实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开启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性情、提升学生的气质、滋养学生的人生.学校领导从各个角度培养师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师生共同学习经典诗文的积极性,努力为其创设古诗文诵读的时间与空间,完善各项措施,使学生坚持不懈地学经典诗文.  相似文献   

12.
经典诗文是高中语文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教师要认识到经典诗文诵读的重要性,在实践创新中探索适当的方法,将二者合理地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受到经典诗文的熏陶,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3.
经典诗文是被普遍传诵的文章,诵读中华经典诗文对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语文素养显得至关重要。我校成立了"颂歌中华经典,丰厚书香内涵"课题组进行研究,并初步形成经典诵读教学模式。课前诵读,揭示课题,简介背景、诗人,过音关,明诗意,悟诗情,入诗境,拓展读诗文。这八步教学法将指导今后老师的古诗教学。  相似文献   

14.
<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强调"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引导学生培养语言知识建构能力,提升审美情趣,传承文化经典"。因此,语文教学应该重视学生对经典文学的诵读。广义的经典诵读,是指青少年儿童利用生长的关键期诵读中华传统名篇名著,对中华传统经典诗文熟读成诵,以此丰富文化底蕴,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狭义的经典诵读,是指在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诵读教科书上选编汇集的经典名篇名著以及其他优秀作品,从而提高语文能力及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经典诗文有意识地音读、意读、情读、品读,学生便可感知文本内容,品味到传统的文化精髓,潜意识中继承人类文明的智慧。因此,通过经典诵读提高初中学生语文素养研究很有必要。而通过什么方法诵读经典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方法更加有待我们语文教师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文化成为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正确认知中华文化,更需要将经典文化智慧引入课堂,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全面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从小学经典诗文诵读的重要性出发,对小学诵读经典诗文开展实践与探索,让学生诵读经典,在经典诵读过程中个性飞扬、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17.
加强经典诗文诵读教学,熏染学生的文明素养是社会文明发展、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是中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重要途径。当前,中职经典诗文诵读教学效果不理想。本文从营造书香环境、开发诵读课、搭建实践平台、形成多元评价四个方面着手构建经典诗文虚拟"诵读驿站",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形成包含听、赏、读、练、演等多种形式的体验活动模式。  相似文献   

18.
经典诗文如同浩瀚的海洋,它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精神文明的积淀。小学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诵读经典诗文,对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格、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都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9.
胡君媚 《师道》2014,(10):36-37
经典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是凝聚着中华古圣先贤无数智慧结晶的文化宝典。我校通过深入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不断改进活动形式,真正让诵读经典成为学生汲取知识、提高素养的有效途径。我们营造积极的氛围.为学生的诵读搭建有利的平台。通过有效的途径,高效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将经典诵读渗透到德育工作中。  相似文献   

20.
诵读经典诗文,能使学生做到读书明理、思行合一,在提升文化底蕴的同时拥有高尚的道德素养。教师可通过引导趣学、方法引背、摘录积累、学以致用等方法,引导学生诵读经典诗文,从而达到学生底蕴与品行的双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