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逢中国领导人访英,中英两国携手开启"黄金时代"。鉴于英国主流媒体对于中国的聚焦度,本文以《泰晤士报》为个案,通过运用传播学量化研究的"内容分析法",选取2015年10月10日至10月25日时间段内刊登在该报上的193篇涉及中国形象的文章,并主要从主题、涉及比例、词语色彩、整体倾向性等维度,进行了描述性和推断性统计研究。本研究认为英国主流媒体塑造的是正面积极的政治经济大国和温和中性的文化社会主义国家。  相似文献   

2.
方超 《东南传播》2018,(8):56-59
"他者"视域是一种独立于本体外的视角,而对于国家来说,本国国家形象在他国媒体上的整体呈现,则构成他国视域中的本国形象.作为与中国制度相同、文化相亲、山水相连的邻国越南,其主流媒体越南之声上的中国国家形象如何,关乎周边国家对中国的认知与认同,以及对中国影响力的态度,在2017年中越加强交往的大背景下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3.
据2005年6月21日<南京晨报>载,近日在西安各麦当劳店,出现了一则中国人下跪麦当劳的广告,与此同时,西安的公交车上则播放了一则中国人跪求麦当劳老板延长价格优惠期的广告.联想近年来各地出现的立邦漆滑倒中国龙,耐克鞋击倒"中国形象",丰田霸道广告等严重违反<广告法>中之"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利益",有辱国家形象、伤害民族感情的广告,虽然"下跪广告"并没有在广播电视台中播出,但同样给我们广电从业人员提了个醒:广告播出也要讲政治,不能存有丝毫的侥幸心理,决不能让有损于国家尊严的"问题广告"在我们广播电视媒体中播出.  相似文献   

4.
《新闻界》2015,(9):18-25
本文基于安东尼·唐的"议题关注周期"模式考察美国主流报纸在2000-2013年间报道中国环境与中国回应气候变化的轨迹,从报道量变化及其激发事件反映美国媒体建构的中国环境形象及其动力机制。研究发现中国回应气候变化议题在此期间经历了完整的媒体关注周期,现处在"后问题阶段",而对整体中国环境的媒体关注还处在上升期。在此过程中北京被建构为中国的污染中心,中国被建构为气候变化议题的症结,偏颇的媒体建构有其内生与外生因素。  相似文献   

5.
被"凝视"与被"驱逐"--女大学生对媒体中女性形象的审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韩贺南 《现代传播》2004,(3):99-100
本文运用定性研究的方法,针对辅助教学片《熟视无睹的性别偏差--媒体中的性别》进行了特定情境下的受众研究.发现被访的女大学生对媒体中女性形象的负面评价主要是"变形"与"定格",认为媒体中的女性美是对女性的一种新的压迫形式.文中揭示了媒体与女性群体的矛盾关系作为媒体形象的女性是被凝视的对象,而作为观众的女性又是被驱逐的客体.  相似文献   

6.
"7·5"事件背后:新闻竞争与国际传播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月5日傍晚,乌鲁木齐发生骇人听闻的打砸抢烧暴力事件,立刻成为全球最关注的中国新闻.新华社于当晚9点半左右抢发了一句话英文快讯,这是中国媒体向世界发布的第一条相关消息. 此后,新华社遵循国际新闻传播规律,对"7·5"事件展开24小时不间断发稿,被美联、路透、法新等外电转发,<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等主流媒体广泛引用,这些报纸还在其网站上刊载新华社报道,其中一些热词点击后直接链接到新华社英文报道.  相似文献   

7.
2011年4月1日,由清华大学、凤凰卫视主办的"华语媒体高峰论坛--迎接全媒体时代"在清华大学主楼报告厅举行.来自中国内地、香港、台湾和东南亚的知名华语媒体机构领军人物共同论道"全媒体",这也是海内外华文传媒的学者与企业领袖,报纸、广播电视与互联网媒体之间首次专门针对"全媒体"这一话题展开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8.
袁卫民 《编辑之友》2010,(11):99-101
2010年9月6日,张纪中版<神雕侠侣>编剧刘毅在其新浪微博上发帖称,包括<孔雀东南飞><药><阿Q正传><记念刘和珍君><雷雨><背影><狼牙山五壮士><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朱德的扁担>在内的20多篇"被踢出去"的课文,其中涉及鲁迅的作品多篇.为此,刘毅将这种现象称之为"鲁迅大撤退".随着媒体的纷纷跟进,这场所谓的"删鲁":风波被炒得沸沸扬扬.虽然,几家出版社均否认近期对教材中鲁迅篇目删除,"鲁迅大撤退"被证明是一件乌龙事件.  相似文献   

9.
告读者     
《新闻战线》2012,(9):107
由《新闻战线》与英国《华闻周刊》共同主办,剑桥大学商学院、彭布罗克学院协办的"新传播环境下媒体的转型与发展.2012中英媒体高峰论坛",拟于2012年9月26日~10月3日在英国剑桥大学举行。国内近40位媒体负责人参加论坛和交流观点。  相似文献   

10.
全球气候变暖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气候变化是气象行业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如何做好这个热点问题的报道工作,在报道中既体现出新闻媒体舆论引导的"共性",又体现出行业媒体的专业"个性",是中国气象报社组织开展气候变化报道时着力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朝日新闻>在北京奥运期间对奥运和中国进行了大量的报道,并开设了由本报编辑委员和专栏作家撰写的栏目"看看北京","看看北京"栏目中的"北京"的含义并不单单指中国首都,也用来指称"北京政府"和"中国",该栏目在奥运期间一共有13篇报道(时间为2008年8月11日-25日,其中17日和24日没有),几乎每天一篇,从多个角度描述了中国的奥运和奥运的中国,这一系列报道为日本读者塑造了一个既充满活力又问题百出的"北京形象",这种描述本身构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研究文本,本文以<朝日新闻>"看看北京"栏目为例,借用叙述学中的叙述语态理论对该文本进行分析,从而了解日本媒体对中国报道的倾向性问题.  相似文献   

12.
2017年中国电影春节档从1月28日(初一)到2月3日(初七),取得了33.53亿元的成绩,较去年增长约10%.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成绩是在连续数月市场平淡、业界媒体普遍谨慎预估的氛围下实现的.而且,从中国传统上讲,春节作为"大年节日",要到2月11日元宵节后才算结束.再从市场走向看,该档期各部影片间的角逐直到初七.因此,这个档期该如何计算、考量,更为科学的方法还需探究.不过有一桩事实显而易见,在春节这一中国传统节日里,中国观众的观影行为活跃而稳定,继央视"春晚"之后,"春影"已稳步成长为大众新的娱乐方式和文化消费选择.  相似文献   

13.
2007年9月21日,美泰高层就召回中国制造的美泰玩具一事向中国正式致歉,但"中国制造"所背负的黑锅、广大消费者谈"铅"色变的恐慌心理并未因此而消失.探究中国玩具形象之贬损、受众消费阴影之形成,我们发现美国媒体狂轰烂炸式的报道可谓"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4.
百年奥运,意义非凡.据初步统计,2008年8月8日晚间和9日凌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新华每日电讯><北京晚报>等陆续出版了纸质版奥运开幕"号外",新华社和中国移动共同推出了全国首张奥运开幕式手机报"号外".  相似文献   

15.
2009年5月11日,成都传媒集团正式启动"媒体结对运作,部分新闻联动"运行模式,以此破解"媒体融合"在内容生产上的实现问题. 以"新闻联动"带动融合 从5月11日到10月11日,"新闻联动"刚好运行了5个月.5个月的试运行,初步展现了这种模式的优势,党委赋予的中心工作宣传得到加强,突发新闻播报实现"同一资讯,分段表达,有效联动"的初衷,参与联动的媒体影响力得到加强,集团社会形象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6.
英国媒体上的中国形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国媒体上的中国形象笔者曾于1996年9月至1997年9月在英国威尔士大学学习一年,其间对英国新闻媒体关于中国的报道给予了足够的关注。然而,想通过英国媒体了解中国,情况往往令人失望,因为英国媒体关于中国的报道不仅数量少,而且将中国描绘成一个落后、腐败...  相似文献   

17.
美国当地时间6月2日,被诬指为"中国核间谍"的美国华裔科学家李文和诉美国能源部、司法部"侵犯个人隐私"一案达成最终和解.美国能源部、司法部以及可能被连带的美联社、<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和美国广播公司等五家媒体向李文和赔偿160万美元,其中五大媒体赔偿金额为75万美元,开了美国主流媒体因"新闻来源保密权"而向受害人高额赔偿的先例.  相似文献   

18.
10月28日,在由封面传媒主办的"创联未来——2016(中国)C+移动媒体大会"上,封面新闻2.0版本上线.华西都市报社社长、封面传媒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鹏说,封面传媒要打造的是"智媒体",是智能媒体,也是智慧媒体,尤其是要弥补机器算法带来的过度推荐等缺陷,加强人工干预,突出体现"价值引领下的技术驱动",为技术引擎赋予正确的价值,保持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做内容生产的"清流".封面新闻如何与《华西都市报》进行融合?李鹏说,《华西都市报》实行"双品牌"战略,充分彰显《华西都市报》品牌,强势打造封面传媒新品牌,进而以"双品牌"为支撑,以"双引擎"为驱动,推动《华西都市报》和封面传媒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09年11月23日起,一则以"中国制造"为主角的广告在美国电视有线新闻网(CNN)播出.该广告片长30秒,以"携手中国制造"为主题,以"合作和参与"为理念,强调中国与世界各国一道,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产品.其投放对象为国际主流媒体.除在亚洲播出外,还计划在包括北美、欧洲等地区播出.这一广告是"中国制造"第一次以行业整体形象在海外亮相.  相似文献   

20.
李娜获得2011年法国网球公开赛冠军,威力大到把国内媒体"炸晕",引起媒体的集体"失态",随之而来的是:媒体疯狂报道、起哄造"神";感情用事、无原则地报道和捕风捉影式地分析与评论等. 媒体的反应与表现 1.标题 李娜就像一个魔法师,在北京时间6月4日晚她夺得法网冠军后,国内媒体界的记者和编辑一夜变成了.一根筋",变成了一个师傅教出来的徒弟,使用同一种方法、同一种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