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3 毫秒
1.
本报"聚焦中部话崛起"中,有五个系列(包括安徽)是 有关外省的报道。这些报道都得到了外省宣传部门和新闻界 同行的充分肯定。湖南省委宣传部负责人认为,本报对该省省 情摸得透,问题抓得准;江西日报的同行称赞本报的报道有高 度,有见识;山西省委宣传部表扬本报有深度,有厚度;河南省 委宣传部专门发来感谢信,把本报选题一一列出,称赞这组报 道"分量重、角度新,影响大"。 这组报道能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得益于选题的正确把握。 站在全局的高度 高度决定影响力。对一篇报道而言,所处的高度不同,其 影响力也会有所区别。 "中部崛起"是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也是一个长期的历 史进程。对于这个战略和进程,省级媒体该以怎样的高度去思 考、研究?  相似文献   

2.
1.“抓新闻”是传媒同行的多年呼吁。在两会这样的重大报道中能否靠新闻支撑起全部报道的主体?具体地讲,在有必发的、大量的“新华社电”的情况下,“本报讯”有多大的表演空间?“本执讯”的份量能否撑得起本报两会报道的主体?《工人日报》今年的两会报道在会前策划时,意见就相当统一:贯彻编委会全年的报道方针,在抓新闻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新闻     
北京日报实行 “新闻监测”制度 据《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北京日报从2000年春以来,开始实行“新闻监测”制度,这项制度就是要闻中心每天安排一位编辑收看各媒体刊发的各种新闻,写出监测意见。“新闻监测”的内容分为几大块:其他媒体报道而本报漏报的重要新闻;其他媒体报道的对本地有启示意义的新闻;同样题材新闻,其他媒体报道和本报报道角度不同的;其他媒体报道的、不适合本报报道但对本报有启发的新闻等。还有一项监测内容是“本报亮点”,主要是在比较中选出本报好的新闻报道来,由总编辑当日签字给予奖励。 河北成立首家 …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盐城晚报2006年3月以来牵头组织的“挽救10名白血病患生命募捐大行动”,就体现了这一思想。新闻界同行称赞:“这是盐城晚报等主流媒体参与爱心救助报道的成功典范,是新闻宣传‘三贴近’的表现。”[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历时月余、环越中部、行程万里的“聚焦中部话崛起”大型采访活动圆满落幕。在这场与中部各省约40家主流媒体的同台打擂、同题竞技中,本报采访组以8个系列12万字的文字报道和一组网络专题报道,交上了一份出色的答卷,打出了一整套漂亮的“组合拳”。无论稿件数量、报道分量,还是报道的社会反响,本报业集团皆可堪“占尽风光,独树高标”。  相似文献   

6.
改进工作性报道,是党委机关报记者、特别是驻地方记者一个长期感到困惑而又不可回避的话题。就驻地方记者而言,改进工作性报道的难度更大、难题更多,因为驻地方记者的本地会议消息、一般的工作进程、工作方法等报道,在本报很难见报;而经过“改造”后的工作性报道,地方党委又不一定满意,因此,身居“夹缝”的驻地方记者,其报道要做到既让编辑部满意,又让地方党委满意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我们在改进工作性报道方面把文章做好、做活。 一、改进工作性报道.要提高对工作性报道的认识 首先,我们要看到,工作性报道是党报的优势,而…  相似文献   

7.
罗华山 《新闻窗》2005,(1):12-13
1月15日是遵义会议70周年纪念日,贵州商报当天以5个整版的篇幅推出了一组纪念文章,这一组文章中,除两个整版是资料性的报道外,另3个整版是本报精心策划,社会新闻部记者和热线新闻部记者认真采访,反复修改而成,这3篇报道的题目分别是《我们与长征同行》、《我们与长征同名》、《我们与长征同龄》。报道推出后,得到不少读者的好评,称赞这组报道选材独到、角度新颖、贴近生活、可读性强。  相似文献   

8.
陕西日报近年来推出的先进典型报道,在全省、全国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得到了中央、省委和广大群众的认可和称赞。回顾这些典型报道,有以下四点体会:1、典型在于发现,媒体只有到社会实践中“深入、深入、再深入”,才能发现典型,传播典型;2、重视自下而上筛选,“人人找线索,站站抓稿件,部门选重点,报社推典型”;3、形成合力推出,抽调精兵强将,多方通力合作,采用多种形式深入报道;4、典型的生命在于体现时代精神,反映群众要求,得到群众认可。  相似文献   

9.
孙雁鹰 《新闻窗》2005,(2):14-15
2005年春节前的最后一天上班,都市报专刊中心“感动中国报道小组”的几个成员在一起碰头,为节后的专题报道作最后一次商量。最先能确定下来的选题是《徐本禹与都市报的不解之缘》,经过近两年的报道,本报对这个志愿者典型有足够的理解,占有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他的事迹已经深入人心。在他当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时候,回顾本报与他结缘的过程会形成看点;  相似文献   

10.
《新闻实践》2001,(4):9-11
精心组织策划 在“贴近性”与“建设性”上下足功夫 今年中国青年报“两会”报道的总体编辑思想,较往年有新的发展,总编辑提出:“两会”报道要紧紧围绕“十五”计划纲要和朱总理报告做文章,在根据统一部署,搞好“两会”重要议程的程序性报道和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活动报道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突出本报报道的独家视角和特点,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要特别注意报道需要青年人了解的和青年人所关注的热点新闻:要特别注重使报道贴近百姓、贴近读者,着眼于建设性,着眼于鼓劲。 “两会”报道组和“两会”特刊组,在“两  相似文献   

11.
肖敏 《新闻窗》2006,(5):78-79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政治新闻很大程度上也是经济新闻,公众也越来越多地感觉到社会生活和新闻工作的“经济化”趋势。世界上权威的经济类日报《华尔街日报》在最近的几年跃升为美国发行量最高的报纸之一(200万份);世界主要综合性报纸中,除了要闻版外,都有经济版;我国经济新闻类传媒的种数和发行量的增长,以及同行之间竞争的激烈等等也说明,经济报道已发展成为各新闻媒体的重点报道内容。  相似文献   

12.
军事新闻宣传历来强调以正面宣传为主,在正面报道上有许多好的经验。但是在正面报道上也存在一些“顽症”,影响了宣传效果,其主要表现为:按“规定动作”不敢越雷池半步;典型宣传“模式化”倾向比较严重;表现手法比较陈旧,创新的阻力比较大。军队报纸要搞好正面报道,最根本的还是要在观念的转变上下功夫,在深化报道内容上下功夫,然后才谈得上其他方面的创新。  相似文献   

13.
表扬报道作为正面宣传的一种重要形式,越来越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视。在贯彻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的时候,认真地研究一下如何抓好正面报道中的表扬报道很有必要。 如何搞好表扬报道,不少同行早有论述,再讲一番无非是个“老生常谈”。  相似文献   

14.
河北电台今年的全国“两会”和省“两会”报道,在“规定动作无遗漏、程序报道零差错”基础上,拓展报道范围,创新报道形式,进行了新的探索,实现了新的突破:协调十几家电台联动,聚焦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经济圈,跨省采访省内外代表、委员190多人;围绕两会审议讨论重点、百姓关注热点,推出了《兴省方略》、《基层心声》等几个各具特色的栏目。受到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有关领导的表扬:省人大、省政协对我台的报道致信感谢;兄弟媒体记者说,河北电台的两会报道“站位高,很有创意”;许多听众反映,两会报道“可听性更强了”。 对今年的省“两会”和全国“两会”报道,各级领导重视,听众瞩目。如何进一步搞好“两会”报道?会前,杨兴盛台长在两会报道组织动员会上提出明确要求,他强调要把握基调,发挥优势,探索创新,提高质量;并在会议期间,亲临一线谋划指挥。副台长魏雁志、党总支书记刘晓雪等相关领导也到会指导。 今年河北电台“两会”报道进行了哪些探索?为搞好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提供了哪些借鉴?参加“两会”报道的部分人员从不同视角写出了各自的感悟。下面摘发几篇文章,以引发大家对今后“两会”和其它新闻报道的更多思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正面报道是党报应着力经营的主流新闻,是党报的“主打产品”,坚持正面报道为主是党报与生俱来的天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正面报道更凸显其必要性。但是目前普遍存在着正面报道手法陈旧老套,语言多用官话套话;动辄长篇大论,空洞无物;甚而居高临下,硬性灌输。其结果使得正面报道的可读性不断下降,读者对正面报道产生“逆反心理”,党报的“主打产品”在阅读市场上行情看跌。以上现象和问题的存在,说明党报正面报道确有改进的必要,必须以创新精神求得正面报道的变革和突破。  相似文献   

16.
刘清原 《新闻前哨》2005,(12):38-38
襄樊晚报自10月12日至18日,推出“神六”飞天特别报道6期,共计49个版,此前此后也进行了大篇幅的相关报道。“早、快、奇、独、厚、热”,是这一特别报道所具有的六大特点。 ——早:早在2003年“神五”飞天后,作为航天员梯队的枣阳人聂海胜便受到襄樊晚报的关注。在聂海胜返乡探亲期间,本报记者与聂海胜建立了密切的联系,聂海胜曾为本报题词留言。此后本报联系医疗单位赴聂海胜老家,将聂母接到襄樊过节并看病,对聂家换新  相似文献   

17.
1998年丰田杯足球赛开赛的前一周,本报文体部电话铃声不断,数以百计的球迷朋友询问有关丰田杯比赛情况。一位鄂州的球迷几次打来电话说:“湖北日报体育版历来关注大赛,而且每逢大赛报道有声有色,不可能对丰田杯一无所知……”这位球迷朋友虽然肯定了本报对于大型体育活动报道的成绩,但却一语道破了我们在日常体育报道方面存在的不足。由此可见,除了继续搞好战役性报道外,在日常体育报道上下功夫,力争将体育版办出特色,全方位满足读者需求,是摆在我们体育记者面前的一个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18.
在过去三、四年中,笔者主要是担负《常德日报》“三农”工作报道,对如何做好农村报道有了一些粗浅体会。2009年本报为庆祝建国60周年,组织了“沅澧流域行”大型采访活动,在领导和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先后到石门、安乡农村采访,从中又学到了不少经验和知识。我认为,要把农村报道写得出彩,让农民喜欢读我们的报纸,在报道中应该要做到“三化”:即典型本土化,新闻故事化,语言个性化。  相似文献   

19.
一个晴朗的下午,一批军内外瞩目的明星与军报工作人员共度创刊四十周年,欢乐的歌舞凝聚了四面八方的关爱之情。翌日,解放军报刊出“驻京部队文艺工作者为本报四十华诞献演精彩节目”的报道,尽管一 月的北风寒冷逼人,但记者报道中的这次有意义的盛会却充满明媚的阳光,诱发读者沉浸于无限情趣之中。*表战友深情,抒共同心声*的醒目标题,突出地展示了整个演出不同凡响的主旋律。报道的开头,一下翻开了读者的视窗:**张张散发着油墨清香的解放军报,凝聚着全军官兵和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关怀和厚爱*!「本报今天隆重举行创刊四十周年…  相似文献   

20.
叶志明 《新闻记者》2005,(12):23-23
叶志明(体育部副主任):本报十运会报道主题清晰——“在文化的高度看体育、从奥运的高度看伞运”。一方面以北京奥运会的视角观察我国竞技体育实力和竞赛组织水平,另一方面在新闻竞争上立足锻炼队伍、培养年轻记者。《十运会特刊》以“试锋”为大标题,寓意双关,匠心独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