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司马光的妇女观一方面具有守旧倾向,作为封建政治家、思想家、史学家,他的言行自然以维护封建统治为宗旨,由是决定了在其妇女观上,不可避免地会拾人牙慧、落入封建窠,这是由其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所决定的。但是,如若深入剖析其观点,其妇女思想又包含明显的对立和矛盾因素,体现出比较进步的一面。  相似文献   

2.
妇女观是郑氏思想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其妇女观是解放的,包括妇女身体解放、精神解放和人格的解放诸方面,具有积极而伟大的意义;同时,其妇女观也有保守的一面,具有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北宋中期著名思想家李觏的妇女观的形成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考察:对母亲、妻子及女儿充满亲情;对下层劳动妇女深切同情;对上层妇女,认为她们应该受教。李觏妇女观的形成受制于他所处历史时代及社会地位,有其积极可取的地方,也有其落后的一面。  相似文献   

4.
秋瑾与谭嗣同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两个不同政治派别中的著名人物。在探寻中国妇女解放问题上二者分别提出过闪烁着时代光辉的思想主张。他们的妇女观除具有相同的一面外,二者之间还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谭嗣同的妇女观仅注意“破”,而秋谨的妇女观尤注重“立”,这种差异主要是二人的生活经历与政治主张上的不问所致。然而,二者妇女观上的差异实际上存在着一种递进互补关系,他们的妇女观正好构成中国资产阶级早期较为完整的妇女解放思想理论,对后世的启迪与影响作用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5.
王贞仪是清代著名女科学家,有着先进的科学思想和突出的科学成就。同时,也熟读史书,认为史学功用是明教化,而且强调史学的经世作用。其社会思想中又有提妇女守节、仇视农民起义等内容,都与其科学思想相矛盾。王贞仪思想上矛盾的一面,说明了传统社会里思想上的桎梏是科学发展的巨大障碍。  相似文献   

6.
张爱玲与李碧华同为20世纪影响颇大的言情女作家。在这两位女作家的作品中,女性主义思想和态度常以爱情观与生命观的形式展现,因而对二人作品中的爱情观、生命观进行研讨是探索其思想价值的必要之举,而在此基础上的对比则更可以于幽微处发现两位才女在各自的女性主义思考中独到的一面。  相似文献   

7.
海明威笔下女性人物研究中一直存在着争议,这是时至今日人们不断探索这一领域的原因。本文基于当时女权运动的社会背景,结合作家的人生经历,分析作家矛盾、对立的妇女观的成因及其在作品中的深刻体现,以佐证作者并非众多评论中“没有女人的男人”,有助于解读海明威内心深处对两性关系和谐融存的渴望。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女性崇拜文化母题的演变角度, 分析了《西游记》所反映的妇女观, 既有其落后庸俗的一面, 也有其进步的一面; 既有对半原始男性优越意识的批判, 也有对男性文化原形题旨的继承  相似文献   

9.
本介绍了明代思想家、政治家吕坤的童蒙教育、妇女教育及学习等教育思想,展示了吕坤作为一个教育家的闪光一面,并论述了其教育思想中的一些具体方法,希望对现代教育有所镜鉴。  相似文献   

10.
鸭长明所作的《方丈记》是日本中世随笔文学中的名篇,与吉田兼好的《徒然草》并称为"中世随笔文学的双璧"。他本人也被尊为"日本中世隐士文学的鼻祖"。作品透露出鲜明浓郁的无常思想。但是他的无常思想及来迎思想都具有矛盾的一面。拙稿从长明个人生涯及作品《方丈记》两个角度探索了其无常思想、宗教思想的不统一性。  相似文献   

11.
施一蓓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10):100-102
对于托尔斯泰的妇女观,人们历来过分强调它保守落后的一面,漠视其应有的积极意义。安娜.卡列尼娜的独特性为我们理解他的妇女观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同时,也体现了托尔斯泰妇女观的矛盾性和他在思想上的艰难探索与突破。  相似文献   

12.
在莎士比亚的第一时期创作的剧作中,女性都是高举反封建专制的大旗,追求自由、平等的男士。这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体现,是进步的。而在他第二时期剧作中,他却把女性都描写成“祸水女人”或弱女子,这是传统的妇女观,是与他第一时期创作中所体现的妇女观相矛盾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李贽、金圣叹评点的《水浒传》出发,综观李贽、金圣叹的妇女观,既积淀着封建伦理道德的糟粕,也有资产阶级人性自由、平等、解放思想的萌芽,贯穿着情与理的矛盾与抗争,也正因此构成了其妇女观的二重性与复杂性。  相似文献   

14.
《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代言小说的重要作品,学界对它的研究仍缺乏新意和深度,主要原因之一,是对纪昀的劝惩风教存在着误读。纪昀有倡导风化的一面,也有对传统伦理道德体系进行反思的一面。从某种意义上说,《阅微草堂笔记》在学上的价值,在于其深刻的寓意;其思想之深邃,也正在充盈于其间的道德化与非道德化的矛盾统一。对它的思想内涵及在小说史上的地位应重新评估。  相似文献   

15.
李贽的妇女观及其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贽主张男女平等,在妇女参政,妇女接受教育、夫妻关系、寡妇及妨妇等问题上,均提出了进步的见解。李贽还将其进步的妇女观付诸实践,如平等对待妻子的女儿,劝丧夫的儿媳改嫁,为寡妇打抱不平,招收女学生,对社会地位低贱的篆刻女作一视同仁等等,但妇女的解放,最根本的条件乃是经济权利,囿于时代的局限,李贽不可能认识到这一点,因此,李贽的妇女观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和矛盾之处,如他对节妇、烈女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但同时又夸羡她们具有男子之气;她赞成寡妇再嫁,却又承认卓君的私奔存在“小耻”;他主张夫妇之间要平等相待,但又鼓吹“真有意为天下,先从妻子处整顿一番如何”?李贽的妇女观及其实践,既反映了明代社会新与旧的斗争,同时也反映了新旧思想中新的为旧的所束缚的痛苦。  相似文献   

16.
我国学界长期以来都认为艺复兴时期的莎士比亚的创作是建立在人主义思想基础上的,事实上,在其作中,很难看到人主义的思想精神,倒是存在许多非人主义的思想,具体表现为:其作品具有浓厚的封建君主思想,体现出一种落后的种族,宗教歧视倾向,作品的基调是维护封建等级制的,在妇女观上基本是非人主义的,可以说,莎士比亚在艺术上是一位划时代的,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但在思想上却不是一个人主义思想家。  相似文献   

17.
运用女权主义批评理论,从女性阅读的视角来考察莫里哀的妇女观。通过对莫里哀作品中四类女性形象的具体分析,得出莫里哀的妇女观是基于妇女顺从男权这一基础上的妇女观的结论,并从十七世纪整个文化的大语境和莫里哀的婚恋经历来探求他妇女观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福克纳在他的作品中塑造了众多的妇女形象,这些妇女性格差别显著,个性鲜明突出,显示出福克纳对妇女命运的深切关注。福克纳对女性的态度却是极其复杂矛盾的,他对女人既尊敬、赞美、爱慕又憎厌、鄙视、恐惧,既同情她们不幸的命运,又批评她们乖谬的行为,在他心目中女人既是纯洁的天使,又是害人的妖女,美国南方特殊历史文化传统,清教主义思想,南方的妇道观都影响了他对妇女的态度。  相似文献   

19.
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被认为是20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权主义的先锋之一,其作品《一间自己的房子》是伍尔夫女权主义思想最直接和充分的体现,它着重讨论了妇女与文学、男女性别差异及双性同体等严肃问题。其超越传统女权主义思想的女性观对现代女性主义批评产生了影响,使女权主义文学理论得以初见规模。  相似文献   

20.
《红楼梦》《镜花缘》是两部具有浓厚虚无思想的作品。从社会性别的角度切入文本,会发现二者的虚无思想既有相似处,也有相异之处。导致两部作品虚无思想的直接原因是矛盾的女性观,而男性观的羁绊,是穷愁失志下社会地位无法达成的曹雪芹、李汝珍虚无思想产生的深层原因。然而两位作者不同的女性观与受男性观羁绊的程度不同,加之生活经历的差别,导致两部作品的虚无思想也存在相异之处,使两部作品呈现出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