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复杂的身份带来的思考:今天该怎样做教师? 我在学校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同时,也担任了六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怎样做到行政与教学工作两不误,我只有逼着自己做到这几点:一是靠课堂,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因此我在备课时总把作业备进课堂,把方法备进课堂,课堂上做到讲练结合,并在教学中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完成作业.二是关注每个学生,强调学生做好听课笔记,特别是课堂上"学困生"的听课状态.三是注重对学生自我预习、阅读批注和自我复习的指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四是家庭作业以读书为主,注重积累!同时让学生牢记一句话:学习的品质来自质疑,一定要用好自己的老师,向老师质疑.  相似文献   

2.
以前,语文课堂上,如果是学习文言文单元,要是教师提问,要么问而不答,死气沉沉,要么答非所问,南辕北辙,都直接影响了课堂的进度,更影响了课堂效率。一篇课文在应有的课时中不能完成,有时在教学环节中总结部分不能完善,甚至没有;有时节奏把握不够紧凑,时间控制无度,真是郁闷!那怎样让课堂活起来又提高时效呢?我认为,课堂上有的放矢,民主质疑,巧妙设疑,融文本特点和学生兴趣于一体,融学生个性和创新教学于一体,才是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把问题法教学在语文文言文课教学中有效的灵活、合理的运用,以达到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促进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从而让课堂教学更有效。下面是我教学过程中的几点感悟。  相似文献   

3.
赵国红 《考试周刊》2014,(14):44-44
<正>回顾当前语文教学,吹拉弹唱、琴棋书画样样进入课堂,为了让人看到课堂的精彩,让语文课成为了其他学科知识的拼盘,德育、审美教育、创造教育、思维培育等教育内容,以及思维训练、天文地理或其他自然知识的传授,掩盖了语文本身的味道。崔峦老师在武汉市举行的第六届全国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闭幕式上的发言中提到了"语文味"。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才是充满浓浓语文味的课堂呢?一、引导寻美,让学生发现美。画家罗丹说:"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语文教学要从词句入手,在品尝词句中发现美。如黄财凤老师在教学古诗《望庐山瀑布》时,抓住"疑是银河落九天"中的"疑"字。先引导学生质疑:"疑"是什么意思?在学生理解"疑"字的基础上,使用多媒体显示瀑布的实景图,让  相似文献   

4.
<正>我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最令我痛心的事莫过于学生的作文了。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得有板有眼,语言车载船装,一轮到学生写作,要么不愿意写;要么无话可写;要么假话连篇。这使我陷入了沉思,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如何让学生乐于写作?如何让学生变得有话可写,如何让学生写自己最深、最真的生活?我尝试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从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入手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我看来,提高学生的习作兴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我在惊讶中读完孙双金老师的《我的语文教学思想》,很佩服她的学生能在课堂上大胆地对书本内容进行质疑,能在课堂上"不拘一格"地提出连孙老师都没能想到的问题,更令人费解的是孙老师也很难回答的问题,学生在思考后却"迎刃而解"了。孙老师的教学感言是"学生可畏",我也那么认为。  相似文献   

6.
正有幸参加"黄河之声"全国小学语文观摩会,聆听了小学语文教学专家于永正老师执教的《谈礼貌》一课。听后感触颇深。这不正是我苦苦追寻地语文课堂吗?课堂上让学生读书,写作。把课堂还给学生,摒弃教师繁琐的对课文的分析,无休止地问。让学生课堂上学会写字,学会读书,学会写作。于永正老师说:"教语文,其实很简单。说简单点两个字‘读'和‘写'说复杂点四个字‘多读'和‘多写'。"已过古稀之年的于老师,在课堂上蹲下身来教学生一笔一画写字,一句一句领读课文,让学生在课堂通过各种方式反复诵读课文,没有对课文进行分析,更没有说教,可是在表演和写作环节,学生却表演得淋漓尽致,写得有声有色,这难道不是读书的收获吗?  相似文献   

7.
质疑是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发展思维、逆向思维的有效途径。大教育家孔子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这已经成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共识,课堂上(尤其是公开课上)质疑环节几乎必不可少。但纵观很多课堂,教师要么想办法将自己想要问的问题"喂"到学生的口中,学生被"傀儡";要么走流于形式的质疑环节,对质疑的内容不置可否,学生被"真空";要么对课文还没有基本  相似文献   

8.
<正>我认为作为一个初中语文教师,首先最重要的是设法让学生喜欢你所教的语文课,教学的艺术就是让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能否让学生喜欢语文课是衡量一个语文老师是否胜任语文教学工作的根本条件。1.营造愉悦、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学的基础,是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思维、大胆质疑、积极探究的前提条件。因此,教师首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以学生为本,放弃那种高高在上,令学生敬畏三分的"师长"架子,把自己摆在与学生  相似文献   

9.
在阅读课教学中,教师都比较重视让学生读、思、议,也能够花时间让学生一遍又一遍的读,积极的思考,热烈的讨论,却很少让学生在课上写(作文课除外)。语文老师都把上课的时间用在讲解分析课文的字、词、句,分析课文重难点上。课堂上要么老师讲,要么学生读、思、议,整节课显得热闹非凡。  相似文献   

10.
正提高课堂效率,让课堂有效、高效,应该是每一位老师的追求,我也不例外。喜欢语文的我时常思考:"语文"要教给学生什么?怎样去教语文?如何让自己的课堂紧紧吸引学生,让他们学有所获,让他们喜欢上语文?我想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个字——"心"。如何用"心",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思考谈谈个人的看法。一、设计课堂教学要精心所谓精心就是特别用心。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能深入地钻研教材,在创造性思考的基础上活用教材;了解每一个学  相似文献   

11.
<正>"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是连接课内与课外的咽喉,是学习的起点。如今,我们构建的高效课堂,预习更是前提保障。如何提高课前预习的有效性,事半功倍地促进课堂的有效生成,让"课外开花课内香"呢?一、预习的过去式常见到语文老师上第一课时时,要么大发雷霆,要么无奈摇头。因为我们的学生课前预习不充分,没办法进入下一环节的教学,只能停下来,用课堂上宝贵的时间来补偿学生欠下的"预习债"。若硬着头皮上,课堂上则出现许多夹生现象,要么学生课文读得结结巴巴,要么云里雾里不知所云,这样的课堂效率怎么能高?究其  相似文献   

12.
在中专学校任教几年以来,我一直担任语文一线教学工作。有时课堂上老师费了力,学生并不买账,觉得没意思。何不让欣赏走近语文教学,变枯燥为乐趣,让学生爱学语文,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正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心"这一因素,尤其是我工作一段时间后,我更感到了语文教学的"心"这一因素的重要性。学生是坐到了课堂里,可学生的"心"在课堂吗?即使"心"在课堂,学生的心有没有用到学习上呢?学生的心是用到了学习上,可他(她)是不是在专心地听授课教师的讲授呢?如果他(她)没用心的话,授课教师讲的再好也是徒劳。为此,我再次强调语文教学"心"因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每次听完洪榴老师的课,我都会对语文课、语文老师、语文教学有诸多新的感受和思考。洪老师上语文.她自己就是语文,课堂上的教学语言艺术和情感投入。总能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到语言、思维和情感的熏陶。洪老师的《滴水穿石的启示》一课,让我再一次和学生一起享受了一节唯美的语文课。拙文就以此课为例,刍议洪榴老师的教学语言艺术。  相似文献   

15.
实施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堂教学可谓"春意闹枝头",一系列符合"新课标"要求的课堂教学模式,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教师的教学观念不断更新,学生的课堂兴趣持续增强。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和老师及文本的思想有机结合,使我们的语文课堂遍开幸福之花呢?近几年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对语文主体活动式高效课堂进行了探索,有了一点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16.
余小刚 《四川教育》2007,(11):19-21
许多时候,我们在追问:语文教学激动人心的魅力在哪里?是课堂上昂扬的氛围吗?是,但不完全是;是师生滴水不漏的问答与对话吗?是,不完全是;是学生念出那些"成熟"的语言"作品"吗?是,也不完全是。新课程让课堂的内涵更加丰富,也让语文内涵更加丰富,有一点应该是所有语文教师的共同追求:学生语文的创造。  相似文献   

17.
前不久,我在惊讶中读完孙双金老师的《我的语文教学思想》,很佩服她的学生能在课堂上大胆地对书本内容进行质疑.能在课堂上“不拘一格”地提出连孙老师都没能想到的问题,更令人费解的是孙老师也很难回答的问题,学生在思考后却“迎刃而解”了。孙老师的教学感言是“学生可畏”.我也那么认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要求语文课堂除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技能之外,更为迫切、更重要的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让学生能够在快乐中学会探究,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这两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让我感受到教学带来的成长和快乐,也让我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能力。到底怎样才能真正引导学生学会探究,打造魅力课堂呢?我以实际教学为例,谈谈我的做法和思考。一、在轻松的环境中让学生学会探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只有  相似文献   

19.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出现了诸多的尴尬。有的教师在深化课改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使用了"繁琐哲学":把简洁的东西复杂化,教学环节重重叠叠,教学推进忙忙碌碌,从表面看课堂热热闹闹,教学容量大,但从效果上看学生收效不大,学生学得被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并未得到很好的发挥。怎样才能提高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效率呢?我的做法如下:一、激发兴趣,培植动机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有了兴趣,学  相似文献   

20.
今年课堂上吹来了一股清新的“生态”风,改变了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老师精心设计出一个又一个环节,牵着学生的鼻子按老师的思路亦步亦趋往前赶,学生根本没有质疑问题的机会。如今课堂上,学生有机会向同学质疑,向老师质疑了。但是,长期以来,在教学中对学生这一主体的忽视,有意或无意地压抑了学生好问的天性,致使学生产生了各种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