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天,一个年轻人问我:人老了是什么样的感觉。我一下怔住了,因为我还从来没有想到过——我已经老了。或许在我的生命中.这是第一次.我感觉我活出了理想中的自我。很多时候.我也对自己的身体感觉到绝望;满脸的皱纹.松弛的眼袋,下垂的屁股。我也常常因为看到镜中老态龙钟的自己而感到震惊.但我不会  相似文献   

2.
宁铁钢 《声屏世界》2010,(12):34-34
电台主持人主持节目经常戴着耳机。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节目需要,另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听到自己的声音。然而,电视主持人很多时候不戴耳机,所以有些时候电视主持人在配音、主持时.由于配音间、演播室有吸音材料,加上又想表达出词语的重轻格式、语句的抑扬顿挫等,有些人会感觉自己有的音没发出来.缺少亮度、响度。  相似文献   

3.
于丹 《河北广播》2004,(6):24-26
很高兴在北京也有这种福气可以随时听到这个节目,这几天陆续在听,我在把自己归纳到普通听众的位置来听,每天在车上放这个节目的时候,我在感觉如果是我自己在调频率,找到这个节目的时候,我是不是会听下去?其实很多参加评奖的人有一个说法,当评委把自己转换成听众的时候,这个节目就成功了,我听这档节目更多可能不是带着分析和研究的心态,而是作为一个普通听众的心态,  相似文献   

4.
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者"):马跃老师,可以说您是从1998年开始涉足主持行业的,至今也近20年的时间了.据了解,您学生时代的梦想是音乐,但后来又从事了主持工作,现在看来,主持人工作对您的人生有什么样的不同意义呢? 马跃:您好,很高兴得到贵刊的采访!我小时候的梦想的确是长大从事音乐,那时候认为音乐很神圣、很神奇,但我第一次接触到主持人这个行业时,对这个行业同时产生了很浓厚的兴趣,但现在我也没有放弃音乐爱好,空闲时候也会哼上几曲,弹弹吉他,享受音乐带给我的惬意.我认为主持和音乐有相通的地方,比如说搞音乐是服务大众的,主持工作也是服务大众的.要说主持工作对我人生的意义,那就是主持带给我了更多的快乐,使我人生更具有意义.因为你从心底喜欢这一份职业,所以你就有很高的热情,也会去刻苦学习,去不断地实践,充实自己、提升自己,以扎实的功底及专业技能不断地推动节目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工作,有忙碌的时候,也有闲暇的时候;事业,有成功的时候,也有失意的时候。回想这么多天来,常常失意常常不平,感觉自己对事业的追求总是受各种条件的制约不能顺利实践,感觉人生的不如意似乎总在身边环绕。于是,常常在想,什么最可贵?也常常在想,我们每天都在做些什么?在追逐着什么?  相似文献   

6.
作家与报纸     
在今年五月份举行的第八次全苏青年作家会议上,我受托主持了一次散文作家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有十五位不同职业的人。但是,其中近一半是区报、州报、地方电台和电视台的记者及工作人员。在结识座谈会的参加者时,我发现,在作自我介绍的时候,他们谈起自己在报界的工作,显得有点儿不自然,好象这是什么不光彩的事。在他们看来,这个工作无论如何都是和作家的活动联系不起来的。为了缓和一下这种感觉,他们几乎都申明要很快就脱离报社、电视台和电台的工作。我尽量劝说自己的年轻同行们不要走这一步,即不要脱离报社工作,至少不要在自己创作道路的起点上这样做。我觉得,我在道义上有权利这样做,因为自己曾多年在报社工作(中断时间不长),并且至今仍在报社工作。在当《农村生活报》记者的时候,我游历  相似文献   

7.
任何事情不过是你自己跟自己叫板,跟别人叫板没有意思,跟自己叫板才有意思.很多人都有这种感觉,跟自己较劲的时候,那另一个自己总是比你高出那么一点,当你已经达到某个高度,那个和你较劲的自己又要比你现在高出一点,这样反反复复,生命就有了意义.心里总是有一些希望,一些梦想,它又总会走到现实的前面去,就好像人永远追不上自己的影子一样.对我来说,就是这样,我个性如此.我心中永远有一个战场,永远在给自己出题,然后自己去解,这已经是思维和行为的习惯了,所以做什么职业对我来说并不那么重要.  相似文献   

8.
随笔     
吃完羊肉串,我们结婚 爱情都有浪漫的成分,我的也一样。当那个1米63圆脸的女孩出现的时候,我的心潮就像时下流行的顺口溜:后浪推前浪,前浪摔在沙滩上。 我们在大学里邂逅。这个艺术系的女孩没有什么特别的,我说了,个子1米63,脸圆圆的,普通话有着四川辣椒的味道。当我们彼此都有了一点感觉的时候,约会开始了。我明确知道自己爱上这个女孩是在  相似文献   

9.
在我们听广播或看电视时往往会发现许多不尽人意的语言表达。比如,在播音或电视片的解说中一律用第三者的感觉去表达既有第三者也有第一者角度的内容。有的主持人没能把握好自己主持人的地位与身份感以及特定的交流和表达方式,不是在主持节目,而是自己在表演。从他人和自己的实践经验中,我发现不论是播音员、解说员、还是演员、主持人,在语言表达创作时,他们都是语言表达工作者,他们的创作手段是相  相似文献   

10.
程实 《报林求索》2012,(8):60-60
<正>朋友有一个习惯,约我吃饭,到时候总是会看到饭桌上有一堆我不认识的人,朋友的朋友们,当然,这些朋友们之间,很多时候也不太熟悉。朋友很自豪,因为作为一个饭局高手,在他看来,是在把自己的资源进行重新配置,也确实,他的朋友们,也确实有些因为这些饭局而熟络起来,成为了朋友。不过,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这样,至少对我来说,这位朋友再约吃饭,我总是会找理由推托,因为和陌生人吃饭,即便中间有共同的朋友,还是感觉辛苦。吃饭,原本是朋友之间叙旧的场合,结果变成了社交场所。这样,我就需要问自己一个问题,这样的社交生活,自己是否需要。  相似文献   

11.
从1996年8月加入<中国日报>到现在,我在新闻路上已经坚守了近10年.说实话,当工作不顺心的时候,当面对外面新的职业诱惑的时候,我也曾经有过犹豫,有过困惑,也不止一次地问过自己:为新闻事业付出这么多,舍弃这么多,到底值不值?  相似文献   

12.
一是服从节目的需要。主持人是因电视节目而存在.电视节目也因主持人而生动。主持人的着装必须服从节目的需要.那些脱离节目特点.只为显示和突出自己而做出的着装尝试是注定要失败的。例如,有一次,我主持天气预报节目的时候.穿了一件新买的生活装,认为效果会不错。  相似文献   

13.
眨眼之间,白驹过隙,十几年就这样匆匆而过.十几年的播音主持工作,也让笔者对播音主持有过许多思索.尤其前一些时候和几位退休离岗的老前辈接触,让笔者对播音员主持人的退出机制颇有感想.学习播音主持专业是因为热爱这个专业.  相似文献   

14.
15.
烟尘飞舞的城市里,为了自己和将来忙碌,在所谓繁华的地方出没,有点漂浮不定的魑魅,因为虚浮的外表下有苍白的灵魂,那是曾经的自己。 年少的感觉正在一点点地逝去,心里却有一种疼痛,成熟并不是十全十美的礼物,当用理智堆砌的一切占满思维的时候,心里那块潮湿和自由的地方正在急剧消失,我怕有一天它会悄无声息地退出我的生活,带走我唯一眷恋的东西。  相似文献   

16.
齐兰贵 《出版参考》2011,(10):36-36
烟尘飞舞的城市里,为了自己和将来忙碌,在所谓繁华的地方出没,有点漂浮不定的魑魅,因为虚浮的外表下有苍白的灵魂,那是曾经的自己。 年少的感觉正在一点点地逝去,心里却有一种疼痛,成熟并不是十全十美的礼物,当用理智堆砌的一切占满思维的时候,心里那块潮湿和自由的地方正在急剧消失,我怕有一天它会悄无声息地退出我的生活,带走我唯一眷恋的东西。  相似文献   

17.
爸爸: 我好久没这样叫了,好久了.张开口都是陌生的,好像有一个长久的死寂的冬天,把这两个温情的字眼淹没了.从我的八岁到我的十八岁,我都没有开口叫过.整整十年. 十年.我一想起都觉得这是如此漫长的时间.如此漫长.回首凝望的时候感觉怎么也望不到头.  相似文献   

18.
酒事乱弹     
曾闻有的记者同志抱怨:自己不胜酒力,无奈有时候推脱不了,只好硬着头皮来喝,过后难受自不待言.当年我在岗时,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说句在有的同志看来乃"不识好歹"的话,我对这种过分劝酒的做法有些反感.后来,当我偶有机会谬当主陪的时候,就会先行宣布:我自己喝酒不行,我主张大家都自由、随便.  相似文献   

19.
读档随笔     
多数时候,档案给人的感觉都有些枯燥与严肃,但其中也有些事,读来颇为有趣.下面就说说我在做档案目录时看到的两件趣事,与读者共享.  相似文献   

20.
随着广播电视节目的不断改版,主持新人大量涌现,他们以自己独特的主持形态,张扬着独具魅力的个性。即便是一些在广播电视部门工作多年的老主持人、老播音员也在发掘和开发自己的内在魅力。特别是央视新闻频道的《朝闻天下》、央视四套的《新闻60分》、晚间的《现在播报》等节目,让观众找到了主持人节目的新感觉。一大批优秀节目主持人张扬的个性使所主持的节目也更加光彩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