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职业价值观是个体在职业选择时的重要性标准,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职技高师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以保健为首选因素,其次为自我发展因素,最不注重声望地位因素;职业价值观中,不同生源的学生在声望地位和保健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男女生在保健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此外,在声望地位上文理科学生的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
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我院2010届毕业生的职业价值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毕业生在择业时更关注自身发展因素,而较少关注保健因素和声望因素;有一半以上学生将理想工作地定在大中城市;多数学生对于月收入的期望比较务实,且没有性别和专业方面的差异;男生择业时更关注是否符合家人愿望;有6成以上的学生对于职业的稳定性非常关注或较为关注。  相似文献   

3.
以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2010级326名新生为研究对象进行职业价值观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高职新生最重视的四个职业价值观因素为人际关系、成就满足、智力激发、利他主义;最不看重的四个职业价值观因素是追求新意、声望地位、舒适环境、安全稳定。性别比较的结果表明,男、女生最看重的四个职业价值观因素中有三个相同,不同的是男生选择社会交际而女生选择利他主义;最不看重的四个职业价值因素中也有三个相同,不同的是男生不看重舒适环境,女生不看重经济报酬。专业比较的结果表明,文科生与理科生最看重的四个职业价值观因素中前三个相同,不同的是理科生注重独立自主,文科生注重利他主义;最不看重的四个职业价值观因素全部相同。  相似文献   

4.
以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2010级326名新生为研究对象进行职业价值观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高职新生最重视的四个职业价值观因素为人际关系、成就满足、智力激发、利他主义;最不看重的四个职业价值观因素是追求新意、声望地位、舒适环境、安全稳定。性别比较的结果表明,男、女生最看重的四个职业价值观因素中有三个相同,不同的是男生选择社会交际而女生选择利他主义;最不看重的四个职业价值因素中也有三个相同,不同的是男生不看重舒适环境,女生不看重经济报酬。专业比较的结果表明,文科生与理科生最看重的四个职业价值观因素中前三个相同,不同的是理科生注重独立自主,文科生注重利他主义;最不看重的四个职业价值观因素全部相同。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体育专业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体育专业学生在选择职业时更加看重发展因素和保健因素,最看轻声望因素;体育专业男生在声望因素和保健因素的得分均高于女生,在发展因素上女生高于男生;独生子女在声望因素和保健因素上高于非独生子女,在发展因素上非独生子女高于独生子女;来自农村的体育专业学生在声望因素和发展因素上高于城镇的学生的得分,在保健因素上,城镇的学生的高于农村的学生.  相似文献   

6.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在校大学生情绪智力和职业价值观的特征及其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情绪智力总体处于较高的水平,存在显著的性别和专业差异;大学生在择业时最看重保健因素,其次为发展因素,最后为声望地位因素;大学生情绪智力与职业价值观存在显著相关,不同情绪智力水平的大学生在职业价值观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当前师范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结构和特点,对四川省部分高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四川省师范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由5个方面组成:生活保障、声望地位、机遇发展、社会贡献和人际协调;师范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最看重的因素依次是机遇发展、生活保障、人际协调、社会贡献、声望地位;师范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存在性别、专业和年级差异.  相似文献   

8.
当代职业院校学生职业价值观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职业院校学生职业价值观进行问卷调查,其结果表明: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包含自我实现、保健、声望地位和职业人际等因素,不同专业、年级和性别学生在职业价值观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采用自编问卷对712名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从总体来看大学生对职业价值观各个维度的重视是不一样的,重要性依次为自我发展、生活保障、人际关系、组织管理、声望地位、利他主义;②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更看重生活保障、自我发展、人际关系和组织管理4个维度;③从专业和学校类型来看,工科(类)大学生在生活保障、自我发展和组织管理3个维度方面的重视程度都要低于文科和理科专业的学生。  相似文献   

10.
警察院校学生的职业认知与职业价值观研究,特别是基于警察职业认知角度透视警察院校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丰富和拓宽了警察院校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视角,为科学分析警察院校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构成,正确合理地引导警察院校学生与在职民警职业价值观的发展,使警察院校学生和在职民警能够运用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规范警察职业行为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及职业选择倾向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问卷”对近2000名大学生的现场调查。结果:当前我国大学生职业在成就价值期望方面主要侧重中于成为科学家、实业家、文学艺术家;在职业声望价值方面更看中职业的经济地位与单位的知名度在职业保健价值方面更看重其收入高和工作环境优雅的职业;在职业发展价值方面更看好符合自己的兴趣和能够发挥自己才能的职业;在有关职业选择倾向上呈现多样性与一定的侧重性,其侧重选择的职业类型是外资企业、国企和国家公务员。  相似文献   

12.
高职旅游酒店专业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在自我发展、职业的社会地位和声望、经济收入、安全保障及工作保健等方面的选择不一,并且性别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等因素使他们在职业价值的选择上出现一定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蒋巍 《高教论坛》2014,(3):120-122,126
文章在分析目前公安院校警察职业价值观教育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以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例探讨公安院校学生警察职业价值观培养的内容及途径,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价值追求,实现对警察工作的认识从职业到事业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当前师专生职业价值观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查发现,当前师专生在职业价值观上有显著特点:多数学生将自己的择业范围只局限在教师职业上,要求专业对口;就业期望理想化,危机意识差;择业重保健因素和声望因素,不重视发展因素,功利性强;男女师专生在就业期望方面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5.
调查分析发现:男女生在职业成熟度各维度上的得分均无显著差异,大一学生在职业价值观维度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大二和大三学生;大一学生在亲友依赖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大二和大三学生。在职业价值观上,女生在保健因素和自我发展两个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并且大三学生在职业声望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大一和大二学生。职业成熟度与职业价值观存在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6.
为了了解当前高职学生职业心理状况,改进职业生涯辅导,从而帮助学生实现个体成长和求职成功,研究者对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开展了关于职业心理的问卷调查。调查显示,高职生的职业自我认知不协调,网络成为其自我探求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职业价值观上更看重保健因素,而对发展因素重视不足;有一定的自我规划意识,但职业规划能力缺乏;职业心理准备不足。因此,高职院校要针对高职生的时代特点,构建网络平台,积极探索职业生涯辅导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运用SPSS16.0对自编的<广东省高职学生职业选择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职学生职业选择影响因素由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职业价值观三个维度构成,其中人力资本包含职业技能、人际技能、适应能力和个人特质等因素;社会资本包括择职指导、择职关系和择职机会等因素;职业价值观包括职业声望、职业保健和职业发展等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对370名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价值观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新生代农民工职业价值观各因子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排列为:职业前景、成就实现、规范道德、家庭维护、福利待遇、兴趣性格、社会促进、地位追求、轻松稳定、薪酬声望;(2)男女性别对手段性职业价值观、福利待遇的影响显著;(3)学历因素对家庭维护、地位追求、成就实现、兴趣性格、职业前景的影响显著;(4)婚姻状况对地位追求、薪酬声望的影响显著;(5)年龄因素对目的性职业价值观、家庭维护、地位追求、薪酬声望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9.
文章研究大学生职业期望的特点,采用吴谅谅等编制的《职业期望量表》对46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性别对大学生职业期望的声望和稳定性维度的影响显著,男生更看重声望,女生更注重职业稳定;大学生职业期望的自我发展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年级效应,随着年级递增,自我发展欲望越强。  相似文献   

20.
了解当代大学毕业生在找工作过程中的职业价值观现状及其变化特征,对预测他们的发展走向、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大学毕业生职业价值观问卷”,对415名处于不同工作寻访阶段的大学毕业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1)当代大学毕业生在工作中更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对社会维度的价值要素较为冷漠;同时也更重视手段性职业价值观的实现,显示出急功近利的特征;(2)男性在社会促进和社交活动这两项职业价值观上得分高于女性,但女性在身心安全、社会贡献、薪酬待遇、稳定舒适、社会关系职业价值观上得分高于男性,性别差异显著;文科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比工科、理科和艺术类毕业生更认同人情世故的价值观,且差异显著;(3)处于求职波动期的大学毕业生对职业价值观的追求有一定的盲目性;(4)目的性职业价值观影响着手段性职业价值观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