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铨 《钓鱼》2009,(17):24-25
饵重、钩重与调目、钓目、漂尾粗细、钩饵状态、子线状态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在调漂的时候、在钓鱼的时候,如果忽视了钩重和饵重,往往造成调漂或者钓鱼心中无数问题。  相似文献   

2.
忆冬钓     
那年一个冬天早晨,父亲领我拉着爬犁沿黑龙江边一条羊肠小路,到勤得利村上游大亮子河口去钓鱼。冬天钓鱼,不像夏天钓底钩或钓漂竿,而是钓撅得钩。  相似文献   

3.
杨传昕 《钓鱼》2009,(2):49-49
“甩大鞭”的系钩及调漂方法,是获鱼多少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在多年的“甩大鞭”垂钓的实践中,总结出如下的系钩及调漂法,钓效很理想,现推荐给钓友们。系钩:钩的大小要根据钓鱼的大小而定。坠下钩的脑线长4厘米左右;坠上钩靠近坠,但不触坠,脑线长4厘米左右。这样在拉动线时,坠下钩拖地,坠上钩靠近地面而不入泥,鱼儿易发现钩饵而吸吞,中鱼率高。  相似文献   

4.
《钓鱼》2007,(22)
五、我不会问,"为什么鱼吞钩的第一时间多数会出现下顿信号而不是上升信号?"一触一拖的长子线钩饵极少有下顿漂相我在"尚谈"文章中(请参看《钓鱼》2007年第14期的20页的后两段和21页的全部),对下顿漂相即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即倒漂、黑漂  相似文献   

5.
我是个有十多年垂钓史的钓鱼迷,近两年冬天钓鲫小有收获,总结了几条不成熟的经验,与钓友们进行交流。 一、钩坠漂三者组合务求灵敏。我用的是伊势尼7号钩,保险丝做坠,5寸长的细羽毛漂,直径0.2毫米尼龙线。在钩线漂的组合上,由于漂细浮力小,所以坠就用得很轻。将漂调得露出水平两目时,鱼钩正好触到池底,我认为这是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6.
初识碳素线     
小时候钓鱼,一根大头针弯成的钩,一段缝衣线、一截小竹子,几粒鸡毛梗漂,就算是钓鱼的全部武器了。故乡的河边、水塘留下了我童年的身影和笑容。  相似文献   

7.
请善待鱼获     
陆发祥 《钓鱼》2010,(15):1-1
这是一个科技爆炸的时代,各种关于钓鱼的科技产品层出不穷,从竹竿到碳素竿,从单钩到串钩、爆炸钩,以至于各种漂型的漂、绕线轮、钓箱、钓鱼服、钓鱼眼镜,甚至于探鱼机。短短的几十年,科技为我们鞠躬尽瘁,只差鱼儿从水里跳出来自己进鱼护。  相似文献   

8.
1.钓组重力大于漂的浮力.在钓组的重力大于漂浮力时.漂(包括线)随水流方向顺流而下.漂坠之间的水线随漂的走动方向倾斜。由于漂的浮力小于钩坠重量,漂的浮力不能带动沉入水底的钩坠,相反被钩坠重量向下斜牵拉走动的漂,漂被水流的横向拉力和钩坠的下沉压力,逐渐下斜沉没于水里,是不能看漂钓鱼的。  相似文献   

9.
衣善新 《钓鱼》2009,(10):22-23
我在《再谈盲区》一文的最后,有这样一段话: “在上面的分析中,为了便于理解和说明,大多没有考虑鱼钩的重量。实际上,在钓鱼活动中,鱼钩对漂尖的影响很明显。如果调目多于钓目,饵的化散和鱼吃饵抬头引起的漂尖反应是不同的。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钩的重力所引起。钓饵化散时,钩对漂尖仍有作用,漂尖上送少些。鱼吃饵上送时,钩在鱼嘴里,已不对漂尖发生作用,漂尖上送的距离要大些。”  相似文献   

10.
张德 《钓鱼》2010,(16):58-59
钓鱼的经历快四十年了,曾参加过多个鱼饵生产商的试饵活动,还参加过试漂活动,但从来就没有听说过"试钩",而武汉新兴渔具公司就实打实地让我体验了一把"试钩"。  相似文献   

11.
聂超群 《钓鱼》2008,(4):36-37
抛竿炸弹钩钓鱼,上鱼高,深受众多钓友喜爱。我是个老年钓鱼爱好者,退休十多年来,常常用抛竿炸弹钩钓鱼,但抛竿时如何投准是个学问,我摸索到一些窍门,现提供给钓友们参考。  相似文献   

12.
漂坠搭配     
经常钓鱼的人都知道,浮漂与坠的搭配是至关重要的。搭配合适的漂坠,只要鱼咬钩浮漂立即反应,灵敏度高,因而上钩率也高。初学钓鱼的人往往不注意这一点,漂坠搭配不当。一种是漂大坠轻,鱼钩不能沉底,随着水流或风动,钩在水中浮动而不能固定。另一种是漂小坠重,鱼儿咬钩,浮漂不能立即做出反应或反应不明显,从而影响了垂钓效果。常能听到一些刚学钓鱼的人讲:“看到旁边的人频频提竿上鱼,而自己的鱼漂动也不动,有时提竿一看,钓饵都没有了:”究其原因,很大成分是由于漂坠搭配不当与造成的。搭配好的漂坠,应当是坠的重量等于或略小于漂的浮力。入水以后,钩一碰到水底,鱼线立即停止下沉或由于惯性稍稍下沉又马上微微浮起。这样,只要鱼儿咬钩,浮漂会立即反应,及时提竿定有收获。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包头市南侧的黄河一带,有一种钓鱼方法很有意思。它不用漂,也不用铃,只把钩线甩进河里就行了。当地人把这种钓鱼方法称为底钩钓鱼。  相似文献   

14.
《中国钓鱼》杂志在2005年第四期刊登了我的《大水域钓鱼利器"盘子钩"》的文章后,很多钓友向我打听关于"盘子钩"用什么饵的问题。其实"盘子钩"和"爆炸钩"用饵是一样的,现在将我这几年钓鱼实践中总结出的几种经济实用、效果较好的鱼饵介绍给大家,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张铨 《中国钓鱼》2008,(3):60-61
钓鱼的方法可以用不同的标准分成很多很多类别。根据漂相和鱼儿吞食钩饵的特点,我认为,可以把钓法区分为钓口动漂和钓体动漂。这是迥然不同的两种类型,两种不同的风格,各有优势,各有特色,应该相互补充,不宜相互排斥。下面谈谈我的一些认识,欢迎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6.
张铨 《钓鱼》2008,(6):16-17
钓鱼的方法可以用不同的标准分成很多很多类别。根据漂相和鱼儿吞食钩饵的特点,我认为,可以把钓法区分为钓口动漂和钓体动漂。这是迥然不同的两种类型,两种不同的风格。各有优势,各有特色。应该相互补充,不宜相互排斥。下面谈谈我的一些认识,欢迎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7.
张铨 《中国钓鱼》2007,(3):67-68
调漂难吗?调漂调什么?调漂方法五花八门,有没有共同之处?在调漂中应用一点浮力知识,一切问题可以迎刃而解。调漂要调出两种"目"——调目和钓目。一、调目和钓目有什么不同大多数情况下,调目是在钓鱼之前,钩坠悬浮时漂尾显示的目数;钓目是在挂饵之后,钓鱼之时漂尾  相似文献   

18.
张铨 《钓鱼》2007,(17)
高手钓鱼,以快制胜。钓快鱼,就必须善于钓口动漂。抓住咬钩第一时间,抓住最佳时机,才能够高速度高效率。所谓口动漂,就是鱼儿刚刚吞饵入口一刹那的漂相,主要是漂尾有速度有力量的一顿。(而体动漂是鱼儿含着钩饵抬头起身或者游走时的漂相,通常是平稳缓慢的下沉或者上送。)  相似文献   

19.
(在上一期中,江苏钓友毛智伟来信谈了他使用光威钓竿的体会,同时他还介绍了一些垂钓的亲身体验,现摘录给广大读者共享,欢迎各位读者来信畅谈钓鱼经历。)2005年4月初,几位钓友早早催我外出钓鱼,可我一直没有闲下来,直到5月3号。那天全天下大雨,下班骑车到家后正好碰到避雨的一位钓友和渔具店的老板。闲聊时,钓友说他在后面的池塘里连续打窝、垂钓,结果不是断线就是断钩,说得我心里痒痒的。到了晚上,按捺不住自己的急切心情,我取了一些夜漂,跟爱人打了声招呼,带上雨具、钓具跑到塘边就位开工了。装饵、装漂、抛竿、立漂静守……呵!还真行,不到…  相似文献   

20.
流水斗鱼     
李升  昕东 《垂钓》2010,(3):17-18
在我的家乡,流淌着一条蜿蜒的小河。小时候,我就喜欢到这河里钓鱼。只不过,那时的钓具和钓法简单非常:一支竹竿,一个泡沫浮子,一枚钩,扔进去看着浮子顺水漂啊漂,人便跟着走啊走,直到走出很远,无鱼咬钩,便重新回到原处,周而复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