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今传媒》2002,(2)
报刊审读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特殊的服务性工作。通过报刊审读,可以对处在不断改革发展当中的报刊业起到推动和促进的重要作用。然而,报刊审读要切实能够起到这种作用,则对审读本身首先需要提出许多要求和讲究。在纪念《报刊之友》创刊十周年之际,我  相似文献   

2.
去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在我们全面回顾陕西报刊业改革发展30年光辉成就,深入总结陕西报刊业30年创新发展经验的时候,有一份期刊不能绕过,这就是为繁荣陕西报刊而诞生、伴随陕西报刊改革发展而成长,已经走过17年光荣历程的<今传媒>杂志.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文化体制改革在中央的强力推动之下已全面提速。作为文化产业领域最具意识形态特性的报刊业,也已进入改革的攻坚阶段。目前,全国报刊改革思路已经确定,新闻出版总署已经明确了报刊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解放思想。突破难点,抢抓机遇,深化改革,促进报刊业又好又快发展,把中央关于报刊业改革的战略目标落到实处,是摆在报刊媒体面前的迫切任务。作为贯彻落实中央决策和中共陕西省委提出的“文化强”目标的一项重要拳措,陕西省新闻出版局最近召开的加快报刊业发展工作会议,紧密联系本省实际,科学分析了报刊业改革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讨论了《关于加快全省报刊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操作性很强的具体措施。董旭阳同志在会议上的总结讲话,集中体现了这次会议取得的初步成果和基本精神,现刊登这篇讲话的摘要,供报刊界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4.
韩峭森 《传媒》2000,(11):10-10
报刊审读是报刊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它不同于一般报刊编辑人员对报刊编辑加工性的审读,它具有管理特性与功能.正确认识报刊审读的管理作用,掌握报刊审读的自身规律,是有效地组织审读活动,提高审读工作效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石峰 《传媒》2005,(11):4-11
2004年初,在天津召开了全国报刊管理工作会议,随后在云南召开了全国报刊审读工作会议,这两次会议对于把握报刊出版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使命和责任,分析报刊出版业改革、发展与管理态势,总结和交流管理经验,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思路、振奋精神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一年来,在各地报刊管理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国报刊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报刊出版态势平稳,报刊业改革不断深化,报刊出版业保持了持续稳定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6.
报刊审读搞得好不好,“审”得准不准是关键。审读的评估判定是否实事求是,是否客观、科学、公正、公平,决定审读成果的大小有无。报刊社感到审读对他们确实有益,并热忱地欢迎审读,这样的审读就有权威性。但如何才能做到这点?根据我们的实践体会,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和看法: 一、必须以政策法规为审读评判的唯一标准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也是报刊审读工作的生命。审读的评判必须坚持以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为唯一标准。因为政策法规不仅代表了党和国家以及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也代表了报刊的发展方向和利益。为指导报刊健康发展,国家…  相似文献   

7.
2004年是巩固报刊治理成果、深化报刊业改革的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报刊出版工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三贴近”要求,不断深化报刊业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促进报刊出版事业的繁荣发展,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一、以巩固报刊治理成果为重点,开展专项整治,  相似文献   

8.
李谦盛 《报刊之友》2014,(9):133-134
中国报刊业起源于近代。革命派和保皇派为了宣传其政治思想,分别创立了自己新式的舆论宣传工具——报刊,从近代中国报刊业的发展情况可以看出它的存在有着十分浓烈的政治性色彩,为政治服务是它的本职工作,亦是它的特点。但是,虽然是为政治服务,中国近代报刊依然有着非比寻常的重大意义。本文主要通过对近代中国历史上革命派和保皇派的报刊发展过程及对其报刊思想进行分析和阐述,目的在于思考从近代开始中国报刊在历史上扮演的角色以及近代报人办报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9.
朱滨龙 《今传媒》2007,(9):39-39
在2005年9月30日以前,报刊审读工作一直是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有关文件为指导.随着国家法制化进程的加快,以文件指导工作已不适应形势的发展.2005年9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公布并实施的《报纸出版管理规定》和《期刊出版管理规定》,都在第四章"监督管理"中,以专门的条款谈到了报刊审读工作,把审读作为报刊监管的一项重要制度予以明确.以规章的形式来规范审读工作,这是建国以来的第一次,这既说明了国家对这项工作的重视,也说明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同时也为开展审读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这一内容被安排在"监督管理"一章,审读工作对报刊出版行为的监督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笔者认为,除去它的监督作用,审读工作对报刊出版活动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它的服务功能,管理即是服务,虽说得有些绝对,但也不无道理.  相似文献   

10.
薛耀晗 《今传媒》2007,(8):42-42
7月27~28日,全国报刊出版管理和审读工作会议在厦门召开。此次会议是为党的十七大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和文化环境的一次重要会议。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作的主题讲话,传递出大力加强对新闻出版业的管理,努力探索卓有成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出版管理途径和管理办法的诸多信息。其中,建立报刊业四大准入制度和制订《报纸期刊审读办法》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11.
清末民初的报刊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报刊职业道德的失范也是全所未有的。本文以新闻史对于清末民初报刊业的评价为例,重新审视革命主题下的报刊职业道德问题,呼吁运用职业道德标准作为报刊史评价的基本标准。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由陕西省新闻出版局审读中心主编的《媒介批评的实践与探索——陕西省报刊专题审读案例选辑》一书,9月已由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3.
从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发展历程来看,《申报》无疑是报刊发展和经营史中极具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它在当时的市场条件下对报纸营销策略的探索值得我们思考,以史为鉴,对今后报刊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若文 《今传媒》2003,(4):12-14
报刊审读不再是陌生的来客,它在报刊运行中的地位与作用,已为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所注目。遗憾的是它如今尚未进入大众传播学众多研究者的视野。拙文只是一种微弱的呼唤,以期改变报刊审读在大众传播学研究中被弃置门外的尴尬局面。 一、报刊审读在新闻传播中扮演的多重角色,均是大众传播学研究的重大课题 用大众传播学理论对“报刊审读”进行审视,就会发现它在新闻传播中扮演着令人刮目相看的多重角色。  相似文献   

15.
《今传媒》1997,(12)
队伍:现状与建设——五谈报刊审读与评论的异同文/叶子报刊审读和报刊评论的兴衰,取决于诸多因素,其中队伍建设是一个决定的因素。报刊审读与报刊评论的特性决定了两支队伍的组成形式相同:专兼结合。但各自又有不同构成成分。先看报刊审读队伍。它是由下列两部分力量...  相似文献   

16.
《今传媒》1999,(4)
报刊审读是我国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的一项职能,是对报刊实施监督管理和宏观指导的重要手段。它既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可有可无的工作。因此,建立报刊审读工作档案,充分发挥审读档案在报刊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应当引起各级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我国的报刊...  相似文献   

17.
印度早期报刊的诞生和发展是与英属东印度公司联系在一起的。本文从印度早期报刊的诞生、发展和新阶段各个时期中,东印度公司对报刊的恐慌、反扑和退场三方面进行研究,从而发现东印度公司经历了初期的被动反应,中期的积极应对和后期的无奈隐退的角色转型,因而认为东印度公司在早期印度报刊的发展中具有双重性质。即东印度公司虽然主观上不乐见报刊业,但为了利用报刊业达到其目的,不自觉地推动了印度报刊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半月掇闻     
全国将建报刊审读网络系统 新闻出版总署近期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报刊审读工作的通知》。根据《通知》的要求,将在全国建立和健全报刊审读系统。新闻出版总署有一位署领导负责审读工作,并建立报刊审读小组,署报刊司负责指导全国新闻出版系统的报刊审读工作,各省新闻出版局应有一位局领导负责报刊审读,并建立报刊审读小组,报刊处具体负责指导本地报刊的审读工作。  相似文献   

19.
1991年,在全国报刊管理工作会议上,新闻出版署的领导同志提出:要把报刊审读作为报刊管理的第一位工作抓起来。会后,我们就思考,如何把这个要求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经反复商量,确定创办一个审读刊物,取名《陕西报刊审读》,并将这个想法向当时的主管副省长徐山林同志作了汇报。山林同志很支持,只是觉得刊名过于严肃。他说,政府部门就是服务部门,管理和被管理应是朋友关系,  相似文献   

20.
张辉冠  刘光祖 《传媒》2000,(6):10-10
江苏报刊审读起步较早,省、市两级已形成相对稳定的报刊审读队伍.省局报刊审读组所聘16位资深人士负责省属133家报刊的审读任务;所编《江苏报刊审读与管理》及时刊发来自各个视点的审读报告;每季一次的报刊审读会议定期交流报刊审读信息、通报宣传信息;一年一度的全省报刊审读工作组织奖,旨在推进全省报刊审读工作的深入开展.与此同时,各级报刊审读人员注重在实践中悉心探索,不断提高,形成了江苏报刊审读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