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尊敬的科技部吴忠泽组长:尊敬的吴英杰常务副主席: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西藏发展稳定工作的意见》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进一步做好科技援藏工作,科技部在圣城拉萨召开这次全国科技援藏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这是继2005年科技部召开第二次全国科技援藏工作会议后,  相似文献   

2.
自全国第二次科技援藏工作会议以来,上海市科委坚决贯彻科技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援藏工作的若干意见》,积极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和上海市委、市政府"服务全国"的要求,始终把做好科技援藏工作作为上海科技主动服务全国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3.
自全国第二次科技援藏工作会议以来,上海市科委坚决贯彻科技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援藏工作的若干意见》,积极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和上海市委、市政府“服务全国”的要求,始终把做好科技援藏工作作为上海科技主动服务全国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4.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 这次全国科技援藏工作经验交流会议,是在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奋力推进小康西藏、平安西藏、和谐西藏建设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总结和交流第二次全国科技援藏工作座谈会所取得的成效和经验,研究新时期科技援藏工作的新思路、新任务、新方式和新机制,进一步动员和组织全国科技系统的力量,逐步加大科技援藏力度,全面提升西藏科技创新水平和科技服务能力,这对于又好又快地推进西藏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吴英杰 《西藏科技》2007,(B08):14-15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这次全国科技援藏工作经验交流会议,是在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奋力推进小康西藏、平安西藏、和谐西藏建设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总结和交流第二次全国科技援藏工作座谈会所取得的成效和经验,研究新时期科技援藏工作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今年5月27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要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作出贡献。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央近年来有关西藏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进一步做好新时期科技援藏工作,我们决定召开第二次全国科技援藏工作座谈会。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总结1996年第一次科技援藏工作座谈会以来科技援藏工作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分析新时期科技援藏工作面临的新任务、新课题,进一步广泛动员全国科技界,做好新时期的科技援藏工作,依靠科技进步促进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为西藏的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和繁荣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正9月12日,第四次全国科技援藏工作座谈会、2016部区工作会商会议在拉萨召开,会议深入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边稳藏重要战略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总结交流"十二五"科技援藏经验,研究部署新时期科技援藏工作;签署《科技部、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工作会商制度议定书》,明确今后几年部区协同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的若干  相似文献   

8.
2005年,科技部为深入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做好新时期科技援藏工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援藏工作的若干意见》。我厅在收到科技部的相关文件后,积极行动,组织多个相关处室,结合我省科技资源、财政状况及地理位置情况,  相似文献   

9.
《西藏科技》2005,(8):F0002
在西藏各族人民喜迎自治区成立40周年大庆之际,全国第二次科技援藏工作座谈会于2005年7月25日在拉萨隆重召开。区党委常务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向巴平措,区人大副主任群培,区政协副主席拉敏·索朗伦珠出席了会议。区党委常务副书记、自治区常务副主席胡春华和科技部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吴忠泽发表讲话,会议由西藏自治区副主席、区党委宣传部部长吴英杰主持。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总结1996年第一次全国科技援藏工作座谈会以来的成效和经验,研究新时期科技援藏工作的新思路、新任务、新方式、新机制;进一步动员和组织全国科技系统的力量,逐步加大科技援藏力度,提升西藏科技创新水平和科技服务能力,为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稳定繁荣贡献力量;根据西藏特色产业和科技发展的需求,确立一批对口援藏项目并签订协议。胡春华代表区党委、政府向莅临会议的国家科技部及兄弟省市区科技部门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热烈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西藏科技工作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他说,这次会议是科技部和各兄弟省市区科技部门深人贯彻中央第三、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部署的具体体现,是全国科技界支援西藏的一项具体行动,对进一步深化科技援藏,加快西藏科技进步,促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西藏科技》2007,(B08):5-6
2007年6月25日,在拉萨召开了全国科技援藏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这次会议的召开充分体现了国家科技部对我区科技工作的极大支持和高度重视。会上,国家科技部和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科技援助单位就全国科技援藏工作所取得的成效和经验进行了总结交流,同时研究新时期科技援藏工作新思路、新任务、新方式和新机制,对如何做好西藏的科技援藏工作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和动员。这些交流材料对我区科技事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文献价值。为确保这些宝贵资料的完整性,我们特出版了《全国科技援藏工作经济交流座谈会》增刊,以供参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西藏藏药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藏藏药产业从改革开放以来得到长足发展,藏药企业的产量、产值、规模等增速迅猛.目前藏药产业总产值已初具规模,西藏自治区已经把藏药产业列为西藏六大特色经济和支柱产业之一,并予以政策上的扶持.本文首先介绍了西藏藏药产业的发展现状,接着分析了藏药产业当前存在的问题,然后阐述了藏药产业对西藏经济的影响,最后展望藏药产业发展前景,并就此提出了关于藏药产业发展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2.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与西藏水土保持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志翔 《西藏科技》2006,(10):26-28
介绍了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现状,从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关系的角度,探讨了西藏水土流失类型、分布以及对生态环境恶化的影响,分析了西藏水土流失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3.
黄小龙 《西藏科技》2003,(11):61-62,64
把住户生硬地塞进雷同的居住容器内,是一种缺乏对人本身尊重的表现,住户的自我参与体现了个人价值的高层次实现。真正创造一个高质量,高技术,高情感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企业的创新是使企业维持持久动力和保持竞争力的永恒法宝。本文从西藏企业的实际出发,分析了西藏企业在创新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要推行企业创新,首要任务是清除这些在创新之路上的羁绊。在此基础上,通过不断转变思想,与时俱进,为西藏企业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和持久动力。  相似文献   

15.
宋玲 《西藏科技》2003,(2):54-56
植物保护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首要前提。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加入WTO后,新形势下对我区植保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影响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西藏矿产资源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影 《西藏科技》2005,(6):33-34
西藏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已发现矿产100余种,其中,铬、铜、水晶、地热资源在国内名列前茅。钼、硼、锑、铅锌、菱镁矿、火山灰铁矿、刚玉等在全国也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砂金矿是西藏的优势矿种。加快西藏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利用,对西藏经济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西藏特色农业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特色农业发展的内在本质分析了西藏特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制约因素以及在我区发展特色农业的基础条件和持续发展的思路与措施.  相似文献   

18.
西藏油菜的生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田间试验,用Shannon-Winener,Greerberg多样性指数和Pielal均匀度指数分析了西藏油菜的品种,表型,生境,垂直分布,地理分布的多样性,结果表明,西藏油菜的品种多样性十分丰富,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都较高,但不同生境,不同垂直高度及不同的地理范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海拔3500-4200米的西藏中西部地区集中了西藏93.81%的油菜品种,在海拔3500米以下地区,随着海拔的升高,品种数量渐趋增多,在海拔4200米以上地区,随着海拔的升高,品种数量逐渐减少,表现出西藏油菜品种丰富的多样性和相对集中性,同时,提出西藏中西部地可能是我国白菜型和芥菜型油菜起源地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西藏自治区科委立项重点科研课题,对全区麝类资源生态学和资源状况进行了研究。根据西藏动物地理的实际,应用6种方法,对数量做了对比分析;对各种麝的生态学做了研究。结果表明:西藏分布有4种麝,分别为马麝、林麝、黑(褐)麝、喜马拉雅麝。麝资源的总储量约23万只左右(目前全区已不达50%,即11.5万只左右),栖息面积约18.3万km^2,平均密度为1.260只/km^2。麝在西藏地区的垂直分布幅度较大,从海拔5200m下降到海拔2000m左右。其中分布区密度较高的是海拔3000至4400m之间的亚高山针阔叶混交林及高山灌丛、多裸露砾石地带。西藏麝类食谱植物可达1740余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