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启动(上课铃响,师生问好后,老师没有宣布上课,却在讲桌前寻找什么。老师问学生:你们看到老师的笔了吗?)师:谁注意到刚才老师怎么了?生:你是在找笔。师:你怎么知道的?生:你问我们了。生:你还在讲桌上找来找去的。(一个孩子迫不及待地要把自己的笔借给老师)师:注意到老师怎么  相似文献   

2.
[情境描述]在不久前的阅读教学比赛中,作为参赛选手的我(上课内容为《黄河的主人》)课前与学生有这样一段对话:师:孩子们,能给“主人”找一个相对的词吗?生1:客人。师:(指着学生,包括笔者本人)我们和(指向听课老师)周围听课老师比,谁是主人?生(异口同声):我们!师:(指着学生)你们和(指着自己)郑老师比,主人是谁?生2:是郑老师,因为今天是您参加教学比赛。师:认为“郑老师是主人”的请举手。(几乎所有学生都举手了,听课老师一片哗然)[症结与策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课堂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我们关注的焦点从“老师的教”转向了…  相似文献   

3.
一、启动(上课铃响,师生问好后,教师没有开始讲课,却在讲桌前寻找什么。又问学生:你们看到老师的笔了吗?)师:谁注意到刚才老师怎么了?生:你是在找笔。师:你怎么知道的?生:你问我们了。生:你还在讲桌上找来找去的。(一个学生迫不及待地要把自己的笔借给老师。)师:注意到老师怎么  相似文献   

4.
覃旦君 《湖北教育》2003,(11):32-33
片段一 师:同学们上学快一年了,到现在为止,教我们班课的老师你们都认识吗? 众生:认识! 师:那今天老师就来考考你们。 师:下面我要出示一些照片,同学们看清楚了就告诉老师,照片上的人是谁?或者说,这是谁的照片?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第八册“用字母表示数”案例一: 师:老师第一次来你们班上课,和同学们还不熟悉,谁愿意介绍一下你自己,你叫什么名字? 今年多大了? 生:我叫丁雨琳,今年10岁。 (老师板书:小琳的岁数10) 师:你想知道张老师今年多少岁吗?猜猜看!  相似文献   

6.
师:小朋友,还记得我是谁吗? 生:蔡老师! 师:亲切地称呼一声,行吗? 生:(亲热地)蔡老师好! 师:(亲切地)小朋友们好!小朋友,你能告诉我,你是谁呀? 生1:我是李冰清。 生2:我是陆萧丰。师:多好听的名字呀!请小朋友把自己的名字端  相似文献   

7.
师: 同学们, 你们旅游过吗? 生:旅游过. 师:谁能说说你们都去过哪些地方?给你们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言论……) 师:同学们说了那么多好地方. 老师真想有机会也去看一看. 那大家想不想知道老师都去过哪些地方?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生:想! 师:为了这节课,老师特意把自己去过的一些名胜古迹、游览区等部分景点的纪念门票拿出来供同学们欣赏.(出示纪念门票,学生欣赏.) 师:其中有世界名迹:长城、故宫,有我国著名的秦皇岛、海底世界等等.对于这节课表现突出的同学,下课后老师将把它们奖励给你们. 同学们有信心得到它们…  相似文献   

8.
课例1:《百以内加减法综合练习》师:同学们想认识钱老师吗?你们想知道钱老师的哪些情况?生:您有多大了?师:你猜猜,钱老师几岁了?生1:42岁。师:比42要大一些。(教师根据学生的猜测板书:42,49,45)师:这几个数都是几位数?告诉同学们,钱老师今年46岁。你们认为谁猜得最准?为什么?生  相似文献   

9.
[案例]师:今天又和小朋友们见面了,老师很高兴!还特别打扮了一下,谁能说说老师身上的穿戴分别是由什么做的?生:我知道老师的衣服是由布做的。师:纽扣呢?生:是塑料做成的。生:老师的领带很漂亮,好像是丝绸做的,应该很贵。师:谁能上来辨别一下老师的领带是不是丝绸做的?生:(走近老师,摸、看领带)是由丝绸做的。生:老师的皮鞋是由皮和橡胶做成的。生:老师的眼镜是由金属和玻璃做的。生:我认为老师眼镜的镜片是一种类似塑料的东西做成的。师:说得非常好!那么老师的镜片到底是玻璃做的,还是一种类似塑料的东西做的呢?谁来辨别一下?生:(走近老师,…  相似文献   

10.
一、一音引入,激活印象师:老师这里录了一个声音,可时间长了我不知道是什么声音了。谁能帮老师判断一下?生:苍蝇的声音——嗡嗡嗡。生:蚊子叫声。师:再想想,你还在哪里听到过这个声音?生:是芦笛声,我在奶奶家的池塘边听到过,我还自己做了一个。  相似文献   

11.
师:同学们,我姓于,叫于永正,来自江苏徐州。欢迎我吗?生:欢迎!师:谁愿意说一句欢迎我的话?生:欢迎于老师到我们砀师附小来作课!师:清楚,明白。谁能把话说得更好一些?让我听了更高兴,更激动。  相似文献   

12.
一、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师:前两天,老师让同学们每人种了一些蒜苗,今天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的蒜苗长得高。 (生拿出来让同学和老师欣赏) 师:你种蒜苗时,是怎么想的?谁想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生:希望它快快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在交流中感受赞美的快乐师:初次见面,谁愿意向老师介绍一下自己?(教师根据学生的介绍,恰当地给予赞美,如:你的名字很有诗意,你的声音真好听……)师:听到老师的赞美,你心里什么感觉?师:被赞美的感觉真好,你们是不是也该向我表示表示?师:短暂的交流让我们拉近  相似文献   

14.
一看图交流,轻松导入师:上几节课,老师带大家走进了春天,领略了春天多姿的美景。现在谁能用上我们学过的四字一组词,说说春天里我们都看到或听到了什么?生:莺歌燕舞,花红柳绿。生:泉水丁冬,百花齐放。生:万物复苏,春回大地。师:多美呀!春天已悄悄远去,夏天来到了我们身边。夏天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呢?(出示课文插图)你们都看到了什么?谁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谁在干什么呢?注意说完整。生:蜻蜓在空中飞。生:蝌蚪在水里自由地游来游去。师:还看到了什么?  相似文献   

15.
一、解读课题,检查预习 师:齐读课题. 生:盘古开天地. 师:读课题要有讲究,看谁能按老师的要求读好?怎样读,就回答了"谁"开天地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片段】师:小朋友,跟老师一起来做游戏好吗?生:好!(一阵欢呼)师:看老师做一套动作,看谁学得快。(师开始做动作,双手轻轻拍头、拍肩、叉腰,连续做了三遍,速度比较快)师:谁来一遍?(只有两名学生举手)师:大家都被老师难倒了,是吗(?师请举手的学生表演,结果做得不错。师用小红花奖  相似文献   

17.
正曾听过孙双金老师的《落花生》一课教学,课堂上,处处体现着语文与生活的融通——孙老师用生活化"色彩"扮靓了语文课堂。【片段1】谈话导入环节师我姓孙,"孙悟空"的"孙"。(板书:孙)谁愿意把自己的名字写在黑板上与大家交流?师你叫什么?生我叫安诗乐。(学生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姓名。)师什么意思?生"诗",因为我爸爸希望我像诗人一样出口成章;"乐",就是因为我爸爸也很喜欢  相似文献   

18.
片断一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地图,谁能在地图上找到自己家乡的位置?(学生上台指)师:一下就找到了,真不简单!大家看,在地图上不同颜色的面表示不同的省区,这些省区哪个比较大?哪个比较小呢?生:西藏自治区比较大,宁夏回族自治区比较小。生:青海省比较大,辽宁省比较小。师:  相似文献   

19.
三位老师执教了《爱如茉莉》,下面是她们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的教学实录。课文: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第一位老师:师:为什么连用了两个爱如茉莉?生:可以更加突出“我”被爱感动了。师:作者开始不理解,说“这也叫爱”,后来目睹爸妈的爱,最后是由衷地赞叹“爱如茉莉”。第二位老师:师:读一读,体会一下,两个“爱如茉莉”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用两个“爱如茉莉”?生:后一个比前一个更加深刻。师:这样写为了表达什么?生:为了强调爸爸妈妈之间的爱。第三位老师:师:谁能代作者表达自己的感受?生读。师:作者开始对妈妈说“爱如茉莉”感到疑惑,现在把问…  相似文献   

20.
一、复习师:下课的时候老师看到同们在操场上玩拍皮球的游戏,真有意思呀!老师也想拍皮球,谁愿意和老师一起拍皮球?生积极举手,都想和老师一起皮球。)师:先别急,请大家数数老师了几下?生:1、2、3、4、5下。师:老师要叫同学们拍皮球,不过你拍的个数要是老师拍3倍,谁来拍?生:拍皮球15下。师:老师每次拍5下,要拍几才和你拍的一样多?生:3次。师:15里面有几个5?生:15里面有3个5。[评:从学生喜欢的游戏入手习旧知识,导入新课,使学生体到知识与游戏的联系,有利于生从生活中发现和解决数学问,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然进入学习状态。]二、演示学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