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钢报注意突出企业报的特点,充分地发挥它在企业生产中的作用,赢得了领导的重视和广大职工的欢迎。该报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从读者对象出发,充分发挥小报贴近企业生产、贴近11万职工这个优势,用主要版面报道本企业生产建设方面的新情况、新问题,并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做好报纸宣传。去年,本钢由于生产设备大修任务比较集中,预计生铁产量将减少,利润计划亦将下降。本钢党委在前年就认真研  相似文献   

2.
在报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1985年创刊的《中国化工报》,由于较早开始了市场化运作,不断深入行业,贴近企业,日渐成为业界公认的行业权威媒体。在行业深度报道上的独特优势与社会综合类报纸相比,产业报在行业深度报道方面有其独有的竞争优势。产业报拥有一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编辑记者,具有做好产业深度报道的天然优势。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搞活企业报经济报道的根本。企业报植根于生产经营一线——企业,面对企业广大职工,企业报在搞好搞活经济报道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长期以来,企业报的经济报道在大报后面盲目跟风,没有贴近实际,没有发挥优势,反而逐渐形成了呆板、僵硬、干巴的陈旧模式。企业报必须  相似文献   

4.
深度报道是新闻媒体争夺受众、实施竞争战略的制胜法宝之一。县市报搞深度报道在人才、知识、经验等方面不如上级大报,深度报道的题材也受地区局限,这是个劣势,但县市报对地方的政策、情况熟悉,信息获取快,相比而言,更能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是个优势。但客观情况是,一些县市报自身的深度报道往往较为薄弱,县市报记者习惯于采写一般的动态新闻和经验性新闻,不善于抓住深度报道的题材,新闻报道常常有“遗珠之憾”。  相似文献   

5.
目前的企业报,一般是周报、旬报、半月报,甚至是月报,发稿周期较长,这于新闻报道是个不利因素。如何弥补这个不利因素呢?有两种方法可作参考。一、企业报最大的优势是贴近生产实际,用新闻界的行话来说,就是贴近新闻源。企业报可以率先发现这些新闻源头,上海铁道报关于煤炭运输的报道就可以说明这一点(见本刊第5期)。  相似文献   

6.
企业报作为企业的舆论工具、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结合部”,在企业中负有联系职工、宣传职工、教育职工、动员职工、组织职工的重要任务。它从产生、成长到发展,都有其自身规律可循。与党报、都市报等社会性报纸相比,尽管它在稿件质量、编排质量以及新闻性、趣味性等方面都有某些差距,但它在效力企业的实践中却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首先,它贴近企业。企业报由企业主办,依托企业,植根于企业的沃土,这就决定了企业报有得天独厚的贴近企业的条件。企业报最熟悉企业的情况,最了解企业上下所需要报道的内容,最能结合企业的实际,把报道开展的生…  相似文献   

7.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与发展的形势下,企业报如何为企业的经济发展服务?笔者认为,应发挥三大优势,强化四项功能。 企业报有贴近实际、贴近企业、贴近第一线职工群众的三大优势,这是由企业报本身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企业报刊登的是职工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职工看得见,摸得着,普遍有亲切感。再者,企业报的言论、短评,一般角度小,篇幅短,且就事论理,深入浅出,读者易接受,也易理解。企业报的这些优势,促使它的报  相似文献   

8.
在新闻改革中,我们《柳铁工人》报,在扩大报道面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企业小报,贴近职工群众,报道范围小,对象单一,有利于企业党委直接利用报纸指导工作。这是它的特点,也是它的优势。今后,我们还要继续发挥企业小报的这一长处。但是,作为企业小报,往往会出现重业务、钻进运输生产中出不来的现象,形成报道内容上的单打一局面,忽视群众日常生活和其他方面的报道。过去,读者就反映我们小报枯燥,单调,不够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9.
企业报是企业自己办的报纸,有贴近读者、信息反馈快等优势,理应受到职工群众的欢迎。但从实际情况看,真正在企业中发挥了重要舆论作用,受职工欢迎的企业报并不多见。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何在?原因很多,其中免费赠阅是一重要原因。如果把企业报的免费赠阅改为收费订阅,企业报就有可能从被职工群众冷落的困境走出来。  相似文献   

10.
武钢工人报创刊已有37个年头。作为企业报,我们始终坚持自己的特色,紧紧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让工人唱主角,班组上头条,以大量浓郁的企业生产经营和职工文化生活的报道,为企业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特别是近两年来,我们结合企业深化改革、加速发展的实际,力求使报道贴近改革、贴近生产、贴近职工,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取得了较好效果,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好评和赞扬。 一、贴近改革,着力创造良好的氛围 这两年,武钢的改革力度不断加大,步子不断加快。特别是去年以来,武钢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如对非钢铁生产部门和人员进行剥离,7万人从母体中分流出去,不再吃钢铁饭;对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进行企业重组,股票在海外上市等等。面对这些脱胎换骨的重大改革,我们以积极的姿态,抓住改革中的重点问题,从改革思路的提出、改革目标的确定到改革方案的实施,进行全过程和全方位的宣传报道,着力为  相似文献   

11.
作为企业报,其读群的主体是企业的广大职工,其办报原则是坚持“职工办报”和“为职工服务”,这决定了企业报在新闻宣传中更易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那么,企业报如何发挥好自身优势,从“三贴近”入手,改进和加强报道工作,使新闻报道更好地为职工服务,为企业工作的大局服务?笔从多年积累的一些粗浅经验来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在新媒体时代,"决策"能力即新闻策划能力成为衡量一名企业报编辑业务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面对新情况,企业报编辑需要变被动为主动,强化自身优势,当好报纸的"决策人",做好独家报道和深度报道,以策划制胜。  相似文献   

13.
1995年经济日 报的新闻报道取得了 一定成绩,主要表现 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配合全国的 重大政治经济活动进 行了较有力的报道。 本报关于“两会”的报 道,关于财税制度改 革的报道,关于国家 经济宏观调控等一系 列中心工作的报道和 评论,都是较有力度 的,在读者中产生了较好的影响。 二、重视深度报道、热点问题报道。从组织措施上,成立了由几位同志牵头的重点报道组,上下结合,编委会准确传达中央精神,地方记者广泛反馈报道线索。重点、热点报道的原则是三贴近——贴近大局,贴近实际工作,贴近群众关心的问题,不空泛地讲大道理,而是抓住一些具体事件展开讨论,这样更吸引读  相似文献   

14.
吴立 《传媒》2000,(12):15-16
近几年来,新疆铁道报在新闻宣传报道中,注意加强策划意识,运用策划的原理和方法,对一些重大典型宣传进行提前重点策划,对临时突发性事件进行跟踪随机策划,对日常报道进行统筹周密策划,使新闻宣传报道更加贴近企业的中心工作、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产生了较好的效果,报纸综合质量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5.
怎样办出二版专栏的特色,我们萍钢报经历了一个艰苦的探索过程,正反面经验教训使我们逐渐认识到,办好专栏关键在于立足企业,面向班组,贴近职工。在贴近、服务、短小、多样上下功夫,努力办出自己的独家特色。一、因事制宜,设置专栏我们二版是综合新闻版,一共设有近20个栏目,就这些专栏的设置来看,大体有三种情况。1.围绕本版宗旨,设长期固定专栏二版的主要对象是职工群众,报道的主要内容是企业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新动态、新经验、新成就和新  相似文献   

16.
一、企业报应扬长避短办出特色企业报是一张给本企业职工、家属看的报纸,它既具有一般报纸的特点和功能,又有自己的一些特点。这些特点,有的是企业报的短处,如报道面窄,内容较为单调,专业性强等;有的则是企业报的优势,如机构小,编采人员土生土长,对企业熟悉,在思想感情上与读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各种信息反馈快。企业报每期报道的新闻面比较窄,是它的短处,但它可以向新、深、近发展,这就可以做到扬长避短。所谓“新”,即报道内容新,角度新。发现新闻要比其他报纸快。“深”,即报道有特色,有深度。凡其  相似文献   

17.
李朝恒 《新闻窗》2006,(6):101-102
行业报与其它主流媒体相比,出版周期一般较长,时效性较差,报道面比较窄,劣势明显。但是,也有其“先天”优势:与所在行业更贴近,报道本行业更具权威性。扬长避短,是竞争制胜的基本法则。所以,求“深”不求“新”,就成了行业报的必然选择。这个“深”,指的是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18.
通讯员队伍建设是办好报纸的基础建设。企业报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必须花大气力抓好这项工作。一、厂报必须有一支稳定的通讯员队伍。所谓企业报的特色,主要是结合企业实际,面向职工,贴近职工,满足职工的合理需求,使职工喜闻乐见。要做到这一点,仅凭企业报的专职编采人员深入采访调查,精心谋划编排是不够的。因为目前大多数企业报专职编采人员较少。如我们《庆华报》只有三四个人,应付日常工作就够紧张的了,的确难以全面和准确用掌握全厂方方面面的情况。所以,必须建立一支稳定的通讯员队伍。这样就扩大了厂报的视野,延长了厂报的触角。不但可以扩大报道面,丰富报纸内容,而且可以通过他们及时了解掌握职工的所思、所需、所好,并体现在报纸的编  相似文献   

19.
县报的农业科普报道,具有贴近实际,针对性强、机动灵活等优势,与一般新闻报道相比,有其不同的规律。比如,有的必须提前预报;有的农事发生即报;有的则待事后,选择适宜时机见报。我们在农业科普宣传中,注意讲究时效性,力争比较准确地把好这个“火候”关。去年上半年,当地严重干旱,迫使全县调整了作物布局。按实种面积,水稻由60万亩缩小到20多万亩,夏玉米由40万亩扩大到75万亩。  相似文献   

20.
新闻专家萨空了同志在(科学的新闻学概论)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论述:“人类最初注意新闻,决非出于人类的好奇心.实在是由于生存的需要 就是到了今日也仍然是他们的生存关系最密切的新闻.最为人类所首先注意,而且被注意的最普遍 粮价陡涨的消息都没有人不注意。”换言之,新闻报道反映人们所关心和注目的事实.可读性就强 党报是党的报纸.也是人民的报纸.使所报道的内容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基层.定能赢得最广泛的读者 近年来。我们丹江口报的办报实践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并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