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学是一门半文半理的学科,概念多而零碎,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很多。在学习中,常有学生反映:元素符号等化学用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基本知识、化学基本理论及其计算、实验等,太多太难记,记住后也容易忘记。要让学生学好化学,就必须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适合知识特点和自身实际的记忆方法,排除干扰,减少遗忘,提高记忆效率,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
数学是以理解为主的学科,高中数学内容多,难度大,学生学起来非常不易。考试中学生也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由于忘记了某个知识点或公式而做不出题,只要稍加提示或给他们提供相关的公式他们又能正确答题。因此学生能将所学知识记住很关键,同时记住相关的公式或知识后又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然而记忆会出现遗忘,如何才能记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和学生一起采用了以下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遗忘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大障碍。产生遗忘的原因,一是记忆痕迹受到干扰,神经过程出现抑制;一是神经联系得不到强化而逐渐消退,以致最终消失。怎样帮助学生与遗忘作斗争呢? 一、避免各种干扰因素。心理学把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叫做“前摄抑制”;把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叫做“倒摄抑制”。干扰学生的记忆,多发生在前后两种材料的相似方面。为避免干扰,  相似文献   

4.
一、通过理解复习来克服遗忘是一种正常现象,因为新知识的增加必然会干扰旧知识,学到的新知识如果得不到巩固,则保持在大脑中的记忆痕迹就必然会逐渐减弱以至于消失。理解了的东西,相对容易记住;理解得越深刻,记忆得就越牢固。教单词时,为了方便学生理解记忆,可把抽象的单词放在短语、句子或课文中教,使学生对词的理解具体化。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应该用不断的复习来防止遗忘,而不是等到忘记以后再重新去记。”因为复习是遗忘的克星,是同遗忘作斗争的重要手段。随着记忆巩固程度的提高,复习的次数可以逐渐减少,间隔的时间可以逐渐加长。复习要适时,不要等忘完了再复习。  相似文献   

5.
“保持”与“遗忘”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小学生容易遗忘所学的数学知识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遗忘的产生,一是由于记忆痕迹受到干扰,神经过程出现抑制;一是由于神经联系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消退,以至最终消失。教者要善于分析遗忘的产生、遗忘的发展进程及影响遗忘的因素,帮助学生与遗忘作斗争,加强保持。对此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6.
现代科学正在逐步揭示记忆功能的秘密。人们一致认为,干扰是造成遗忘、影响记忆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学中向学生介绍一些科学的记忆方法,排除干扰,减少遗忘,从而增强学生的  相似文献   

7.
遗忘与记忆是一对矛盾。从一定意义上说,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抵制遗忘,提高记忆效果的过程。所谓遗忘是指个体对识记过的事物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再认和回忆错误。造成遗忘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对大脑储存的信息不复习、不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衰退。二是由于其它刺激的干扰,使记忆痕迹被抑制。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阐明的遗忘规律表明:  相似文献   

8.
掌握化学基础知识,需要通过记忆,而记住所学知识,也是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必要条件.在初中化学中,描述性的材料较多,变化较复杂,要求记忆的内容较多,学生普遍反映“化学难记、易忘”.有些学生就因记不住元素符号而失去学习化学的兴趣.因此,加强对学生记忆方法  相似文献   

9.
现代科学正在逐步揭示记忆功能的秘密。人们一致认为,干扰是造成遗忘、影响记忆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学中向学生介绍一些科学的记忆方法,排除干扰,减少遗忘,从而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是完全必要和可能的。  相似文献   

10.
记忆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基础,是掌握数学知识的基本手段,也是智力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有了良好的记忆力,不仅能帮助记住所学物知识,而且有利于智能的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怎样帮助学生记忆?又如何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呢?一,教会学生形象记忆.少年儿童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因此,教师应尽力帮助学生把抽象的数学内容转化为形象的事物加以记忆.例如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时,教师启发学生把所学的数字与日常生活中具体形象的事物联系起来.把“1”比喻象小棒,“2”比喻象鸭子,“3”比喻象耳朵,“4”比喻象小旗,“5”比喻象称勾,“6”比喻象哨子,“7”比喻象镰刀,“8”比喻象葫芦,学生就容易记住了.又如教学“大月、小月”时,教师引导学生把左拳中的凹凸部分与大小月对应起来,师生边指边数,学生很快就记住了大月、小月的分布规律.二、教会学生理解记忆.理解是记忆的基础,只有理解了的知识,才能抓住实质,记准记牢,不理解的知识容易记错.例如计算三角形面积时,学生往往忘记除以2.究其原因,是这些学生对三角形的面积为什么要用“底×高÷2”,尤其是为什么要除以2不够理解.因此,教学三角形面积公式时,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剪一剪、拼一拼、想一想,弄清公式的来龙去脉,学生理解了  相似文献   

11.
任何知识的学习都需要辅之一定的记忆,把学习过的知识印刻在脑海中,以便在应用的时候能够信手拈来。学习过的知识如果记不住,就没有办法应用,相当于没学,人就不会得到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传授学生知识,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探索记忆的方法,使学生排除外界不良因素的干扰,清除内在不良习惯的影响,科学记忆所学知识,不断增强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2.
刘劲松 《广西教育》2013,(22):84-85
中考总复习是初中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化学教学复习阶段,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科学的记忆方法,能让学生排除干扰,减少遗忘,从而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可见,记忆不仅是帮助学生突破重点、化解难点,全面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必要手段,也是提高化学中考总复习效果的"仙  相似文献   

13.
连菊梅 《考试周刊》2013,(6):154-155
<正>化学学习中少不了记忆。干扰能造成遗忘,是影响记忆的重要因素。为此,教学中让学生了解一些科学的记忆方法,排除干扰,减少遗忘,增强学生的记忆能力,是有必要和可能的。一、坚定信念,能锻炼记忆。一些心理学家认为,记忆的关键,在于要有"我能记住的自信心"。人的记忆力强弱与先天因素有关,但更重要的是环境的影响和个人的努力,尤其是后者。肌肉越锻炼越发达,人的记忆力也是如此。正如高尔基所说:"人的天赋就像火花,它既可能熄灭,又可能燃烧起来。"意志消沉,懒懒散散,遗传素质再优越,环境再好,也是无济于事的。学生的记忆效果与心理状态也有着密切联系。如有的学生说:"真糟糕,我的记忆力太差,看书总是记不住。"也有的学生平时精神饱满,一读书就  相似文献   

14.
记忆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占有特殊的重要的地位,从传授知识来看,低年级的语文课传授的基本知识是学生今后学习中高年级的知识的基础,教师在教学中应千方百计地让学生“记忆”。再者,对学生而言,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怎样去记住所学的知识,这就是说“记忆”也是一项能力,是智力的一部分,必须注意开发。因此,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记忆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运用“记忆”手段帮助学生记;二是进行记忆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记。如果把低年级语文教学仅仅理解成让学生记住知识,就往往会陷入死记硬背的死胡同;如果不把“记忆”看成是一种能力,将使语文的教和学都失去有力的工具。因此,要把“记忆能力”的培养作为我们教师在教学中的基本技能加以开发,切实加强这方面的基本功训练。下面,试就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记忆力的培养,浅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高考来临了,这是考前复习的紧张阶段,也是记忆阶段。考试内容要记住,就要和遗忘作斗争。中国教育心理专家研究记忆表明:知识在人的大脑中留有量与时间的长短成反比,这话怎么说,即是第一天看书后遗忘最快,只存留所学知识的30%;第二天看书后就可存留70%;第三天看书就存留80%;第四天看书就存留90%;第五  相似文献   

16.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总会感到化学知识很散,要背要记的东西很多.确实在化学学习中记忆是必不可少的,其实各门学科都需要进行记忆性学习,如果学习中没有了记忆就不成为学习,因为没有记忆,也就没有回忆也就不能调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在每个单元或是专题都要适当地上一些习题课,目的是巩固所学知识,将所学的知识串联起来,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网络,从而加强记忆,所以习题设置的有效性就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17.
(四)善于记亿“老师光说这重要,那重要,都要记住,但从来不教我们怎样记忆”。许多学生时间浪费在记忆——遗忘——再记忆的循环中,虽然小学数学中的一些法则或绪论大多能记住,但付出的代价却是很大的。对已经过的事物的反映叫记忆,或者说以识记、保持、再认和重现的方式对经验的反映叫记亿。记亿是思维的基础,没有记忆就不能学习,甚至不能生活。实际上记忆是大脑皮层上暂时神经联系的恢复或痕迹的复活,遗忘是暂时神经联系的被抑制或痕迹的消失。记忆力的好坏与遗传有关,但一般人  相似文献   

18.
复习课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因为有效的复习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避免遗忘。然而,在复习过程中,学生总会出现知识记忆不准确、遗忘率高、应用能力差等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教师在复习教学中把握方向,梳理复习教学的方法,优化教学方式,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相似文献   

19.
【活动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记忆的概念,树立增强记忆力的信心。2.引导学生去体验、感悟、掌握一些记忆的方法及规律。3.通过学生在活动中的心理体验,培养学生发现规律、总结规律的热情,提高学生运用记忆规律的能力。【活动准备】1.收集阅读材料;2.下载背景音乐"渔舟唱晚"。【适应年级】初中【活动过程】引导语:记忆是过去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同学们都希望能记住所学的知识,最好不要忘记。今天我们就一起踏上"战胜遗忘,留住记忆"之旅。  相似文献   

20.
在学习过程中,许多学生最害怕遗忘,幻想“我学过的知识永远不忘该多好啊!”。其实遗志是自然现象,人皆有之。忘掉那些没用的和无关紧要的东西,头脑中腾出点空,用来记忆重要的知识不是更好吗!因此对遗忘无须害怕和怨恨。问题是对一些不该忘记的重要知识也忘记了,这就造成了麻烦。所以应当想点法子,把有价值的东西牢牢记住。在教学中可介绍一些防止遗忘的有效的方法,供学生参考。1.过度复习新学过的东西最容易忘记。如有的学生在课堂上费尽力气记住了一些英语单词,下课后就忘记了许多。要想解决这种问题,可采用“过度复习法”。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