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是促进幼儿思维和认知发展的重要工具.大多数农村留守幼儿在数学发展上存在困难.留守幼儿数学能力的发展受幼儿的身体状况、情绪、家庭学习资料、监护人学历及亲子联系等因素影响.构建家园互助机制有利于共同培养留守幼儿的数学兴趣,优化数学教育则有助于提高留守幼儿的数学能力.  相似文献   

2.
留守幼儿受父母教育相对缺乏、家庭环境不太稳定等因素影响,其语言能力的发展存在一定问题,如语言倾听能力欠佳、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等.留守幼儿语言发展的改进策略有:创设利于"倾听"的语言环境,培养幼儿乐于表达、善于交流的能力,加强对幼儿早期阅读行为的培养等.  相似文献   

3.
人际冲突在幼儿人际交往中很常见,然而对于留守幼儿而言,由于留守的特殊性,留守幼儿的人际冲突有其特点,主要包括冲突中带有负面情绪、肢体冲突频率较高、冲突解决消极被动等.其形成既有情感缺失、家庭教育失位、隔代抚养等直接原因,又有留守幼儿自身的心理和人格特征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4.
金霞 《黑河教育》2011,(11):49-49
阅读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途径之一。通过读书、讲故事等阅读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语言,而且可以拓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使其建立各种概念,抒发各种情绪。2-3岁的幼儿离开家庭在幼儿园中生活、学习一天,较容易产生情绪波动和分离焦虑。因此,为幼儿创造一个积极的、适宜的环境,缓解他们的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5.
刘衍燠 《林区教学》2022,(5):116-119
幼儿早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攻击性行为是幼儿早期社会性发展中存在的重要问题,有学者研究发现,留守幼儿的攻击性明显高于非留守幼儿.探讨攻击性行为对于幼儿的危害,分析农村留守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主要在于自控力、教养方式、同伴交往以及大众传媒.有效解决农村留守幼儿攻击性行为可以从树立正确的家庭教养观念、加强对留守...  相似文献   

6.
《教师》2012,(27):2-F0002
本书研究内容涉及留守幼儿生存状况、特殊困难与需求;留守幼儿的健康、语言、认知、艺术、社会性与个性等方面的发展规律与特征;改善与提高留守幼儿生存与发展状况的对策研究三个方面。本书将湖北省黄冈市留守幼儿的生存状况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了调查统计、座谈和访谈、现场观察、个案追踪等方法,以此来了解留守幼儿的困难和基本需求,探寻留守幼儿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寻找解决留守幼儿生存与发展的多种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绘画是儿童表达情感的手段之一,对儿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总体来看,留守幼儿与非留守幼儿的绘画能力差距不大,也不存在性别上的显著差异.影响留守幼儿绘画能力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幼儿监护类型、监护人受教育程度、家庭物质环境支持、外出父母关注程度、幼儿园课程资源等.可以通过营造绘画环境、培养幼儿绘画造型能力、丰富幼儿绘画体验等手段提高幼儿绘画能力.  相似文献   

8.
幼儿情绪绘本用其美的形式、美的语言和美的情感,为幼儿展示了一个真善美的世界,幼儿在这个纯净的、至善至美的世界中,获得心灵上的满足和安宁。多年来,我们寻找适合幼儿的情绪绘本展开教学,发现情绪绘本阅读是幼儿学习应对负面情绪的重要渠道,是促进幼儿情绪成长的互动媒介。1.选择合适的情绪绘本有关阅读疗法的理论研究证实了通过阅读相关内容的书籍,可以促进幼儿在情绪自我方面的发展。儿童情绪教育的相关研究也肯定了绘本对儿童情绪发展的帮  相似文献   

9.
在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创设情境,能调动幼儿参与学习的兴趣,感染幼儿的情绪,促进他们在丰富、有趣、生动的环境中提高语言能力,优化智力发育水平。根据在幼儿园语言教学工作中的经验,谈一谈如何在语言教学中创设有效情境。  相似文献   

10.
朱银 《快乐阅读》2011,(6):43-43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而提高幼儿语言思维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早期阅读。早期阅读活动可以充分挖掘幼儿潜能,拓展知识面。提高语言、思维、想象、创造等方面的能力。在阅读过程中,不仅丰富和扩展幼儿对外部世界的认识,而且可以丰富应有的词汇,提高幼儿语言理解能力,有助于思维的发展,它可以密切亲子关系,师幼关系和同伴关系,有利于幼儿情绪与社会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新冠疫情的到来,给人们的心理造成一定冲击,尤其是幼儿们,他们年龄较小,各方面发展都未成熟,极易受到疫情的影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调节幼儿情绪,减少疫情对幼儿的心理影响,在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中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在疫情防控下的幼儿园教育中,教师需要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并采取有效策略以调动幼儿积极情绪,继而促使其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幼儿园相对于其他形式的教育来说,最大的特点是教师的口语使用特别多,这是由幼儿阶段独有的特点决定的。幼儿年龄还小,对教师语言的理解能力有限,教师的语言引导对幼儿语言的发展、行为能力、认知能力将产生影响;教师恰当的语言引导能够稳定幼儿的情绪,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提高幼儿的行动能力。由于幼儿所具有的身心等各方面的特点,相对其他引导来说,语言引导在幼儿同活动中发生的频率最高,起的作用更大,在教师的指导行为中显得更为重要。由此可以看出,教师说话时的口气、说话时的态度及声调等,都对幼儿的行为和情绪、幼儿与教师的关系和情感发展等起着极大的作用。因此,作为对话一方的教师,其语言对幼儿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推动了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幼儿教育作为我国的基础教育,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幼儿园教育的质量,以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需求。而在幼儿园教育中,语言教育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提高幼儿语言能力的重要措施。而幼儿年龄小,对语言学习不感兴趣,针对此种情况,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教师可以采用游戏化的策略,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幼儿语言教育活动开展的效果,促进幼儿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农民工年龄越来越年轻化,留守幼儿的生存与发展问题这一社会问题日渐引起社会的关注。通过对河南省郑州市农村留守幼儿生存与发展状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农村留守幼儿生存状况与其监护人年龄及文化素质及家庭经济条件密切相关,其发展状况与非留守幼儿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建议外出务工的父母尽可能不要将幼儿留守给那些年龄大且文化素质地的祖父母辈,政府应对那些经济条件差的留守幼儿采取一定的补偿措施,幼儿园教师应针对留守幼儿发展中存在问题采取一定的积极措施,以促进留守幼儿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幼儿教师的语言是提高幼儿教学的重要手段.幼儿教师的语言技能是教师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和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形成的,在幼儿园各种教育活动中能够运用自如,并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其作用的语言行为方式.幼儿教师语言技能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活动、学习、情绪、情感的发展.因此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王琛武 《成才之路》2010,(17):63-63
音乐是人类生活的反映,人们用音乐抒发情感,用音乐愉悦生活,音乐能带给人们美感,使人们获得高尚的情感。音乐有益智的功能,能集中注意、激活思维、发展语言、丰富想象的作用,可以促进幼儿智慧发展;音乐有调节情绪的功能,其情感性特征能给幼儿增添兴奋情绪的积极动力;音乐有审美功能,能给予幼儿美的享受,美的音乐能够使幼儿情绪高昂地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围绕留守幼儿的学前教育缺失问题进行了实地调查,在梳理了"学前教育"的定义之后,创造性地提出并使用了"前学习能力"这一概念,通过对城市在园幼儿和农村留守幼儿"前学习能力"的测试比较,发现留守学前幼儿在安全、自我保护、卫生等方面的知识非常缺乏;在语言领域普遍缺失倾听能力且表达能力普遍不足;在社会领域交往能力、合作及分享意识比较薄弱,大多数留守幼儿不懂礼节且缺乏爱心和同情心;在科学领域留守幼儿和城市在园幼儿在探究兴趣、感知觉能力和已有知识经验方面存在很大差别;在艺术领域留守幼儿不仅对艺术活动一窍不通,而且对艺术活动缺乏兴趣。学前教育是公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留守幼儿教育的缺失对于提升我国公民整体素质的负面影响是可以预见的,学界和政府部门应对这一问题给予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将儿歌作为幼儿园科学活动中一种生动的教育资源,不仅可以调动幼儿探究科学的兴趣,扩展幼儿的科学经验,还可以激发幼儿的科学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师在科学集中教学活动中若能妙用儿歌,不仅能让幼儿更好地感知科学现象、发展思维与语言,而且还能陶冶幼儿的性情.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巧用儿歌引发幼儿的探究兴趣;也可以在操作环节,妙用儿歌激发幼儿深入探究的愿望;还可以在结束环节,趣用儿歌提升幼儿的科学探究经验.  相似文献   

19.
如何在教育活动中调动幼儿愉快积极的情绪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寓教育于游戏之中 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游戏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情绪愉快。[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情境创设对于调动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发展其语言能力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本文分析说明了教师应从游戏体验情境、问题情境、多媒体情境、故事表演情境等四方面进行创设,从而提高语言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