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作品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因此对于鲁迅作品教学中的任何问题都不应轻视和忽视。然而多少年来,鲁迅作品的时代语言问题经常困挠着我们的学生,影响着我们的鲁迅作品教学,这应该予  相似文献   

2.
鲁迅是中华民族现代文化宝贵的精神遗产,鲁迅作品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堂肩负着继承、弘扬鲁迅精神及其思想的重要使命。为改变当前鲁迅作品难教、难学的现状,总结、交流鲁迅作品教学经验,探索鲁迅作品教学规律。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经过两年的筹备工作。上海鲁迅文化发展中心和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将在2009年联合主办“第四届鲁迅论坛暨全国中学语文鲁迅作品教学评优活动”。欢迎全国教育科研单位,初中、高中学校,以及教师个人踊跃参加。  相似文献   

3.
鲁迅是20世纪中国的一位伟人,鲁迅的小说和杂文是20世纪中国文化的伟大成果。鲁迅作品过去是、现在仍然是中学语文教材的重要内容,鲁迅作品的教学当然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从宏观上把握鲁迅作品的教学,从整体上认识鲁迅作品,交给学生开启鲁迅作品的钥匙,是我们语文教师教学研究的课题之一。下面即是笔者近30年语文教学实践中有关鲁迅作品教学的两点体会。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材是传播鲁迅作品、发扬鲁迅精神的重要媒介。初中阶段是学生认识鲁迅的一个重要时期,同时也是中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的重要时期。鲁迅作品是中学生了解鲁迅的重要渠道。中学语文教学肩负着让学生汲取鲁迅作品营养的重大使命。通过对统编初中、高中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选编情况梳理和分析,从鲁迅作品教学价值和教材选文标准,这两方面来分析中学语文新教材处理鲁迅作品的原因,进一步提出对鲁迅作品的施教思考,以期为一线语文教育者提供教学参考之资。  相似文献   

5.
鲁迅是我国近代文坛的文学巨匠,其作品影响了整整几代人。鲁迅作品的教学研究一直是教育工作者的研究的重中之重。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在深入研读鲁迅作品的同时,探究在课堂中教学鲁迅作品的方法,让鲁迅作品在学生的心中活起来,让鲁迅精神在学生心灵中生长起来。  相似文献   

6.
本文坚持实事求是。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原则,提出中学鲁迅作品教学应当(一),从鲁迅思想实际和作品实际出发,悉心钻研教材,认真备课,这是教好鲁迅作品的重要前提;(二)从学生文化知识水平实际和认识水平实际出发,根据学生对鲁迅作品的理解程度,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7.
鲁迅作品的经典意义,在近一个世纪中经历了反封建性、革命性、启蒙性的变化。从1990年代开始,鲁迅研究的意识形态功能不复存在,"鲁迅"遭遇了寂寞。这一动向反映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就是依据新课标对鲁迅作品的选目作了调整,总体上减少了鲁迅作品的数量,特别删除了涉及对传统文化批判的篇目。这一变化提醒我们要重新思考鲁迅作品的经典性。中学语文教学对鲁迅作品的讲解要淡化其与时事政治的关系,专注于发掘其更为内在、更具有久远价值的文化意义;可以把鲁迅作品的讲解与提高民族素质、抵制粗俗文化的目标结合起来;要把鲁迅当作一个人来认识,让中学生透过其内心世界去感受其品质;要对鲁迅及其作品采取一种历史的辩证的观点,适当向学生展示不同阐释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在大部分学生甚至一部分老师的眼中,“鲁迅”几乎可以和“枯燥”画上等号。学生不知道读什么、怎么读懂、读了有什么用;老师不知道教什么、怎么教、教了有什么用……学生对鲁迅作品的片面认识、教师对鲁迅作品的处理不当,使鲁迅作品无法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钱理群先生是我国著名的鲁迅文学研究者,同时也是一位兼具丰富语文教学经验和深厚语文教育理论知识的语文教育家。  相似文献   

9.
吴琼 《学语文》2008,(2):51-51
鲁迅作品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是充盈学生精神世界的最好的文化大餐之一。笔者略以几篇中学鲁迅作品为例。单从教师教学的角度,谈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感悟其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0.
“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这句流行了多少年的校园童谣,折射出的是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尴尬地位.有人说鲁迅的作品因时代久远,难读难教,建议鲁迅作品最好能退出语文课堂.我不这样认为.因为谁也不是一开始就能读懂《论语》《孟子》的,关键是我们语文老师应该怎样引导学生走近鲁迅,走进鲁迅作品的文化长廊,使鲁迅作品中的长妈妈、祥林嫂、闰土、阿Q等活生生的人物与学生在时空隧道里相逢相遇.为此,我在教授《阿长与<山海经>》时,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1.
夏敏  叶继奋 《现代语文》2014,(12):22-24
鲁迅文学作品在文学界历来有不同的评价,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对鲁迅作品的取舍和教学更是有激烈的争论,甚至截然相反、褒贬不一。从近几年“鲁迅作品是否入选教材”的大讨论中可以探知一二。当下以学生喜爱程度来评定作品的价值,让人觉得有些武断,与其说是尊重学生的需求来更推进语文学习,还不如说这是降低课文的难度来满足教师的教学。教师觉得鲁迅作品“难懂难教”,这是教学的现实困境,但也是语文教师的责任所在。因此本文就从现今教材解读中所存有的弊端一一分析,并尝试提出一些建议与出路,对中学鲁迅作品的教学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如何看待语文课本中的鲁迅作品——王富仁教授访谈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 :王老师 ,您好。您是全国著名的鲁迅研究专家 ,也是有影响的思想家型学者。我受《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的委托 ,非常荣幸能有机会采访您。一直以来 ,我们的中学语文课本就非常重视鲁迅作品。从初一开始 ,每一册教材也少不了鲁迅作品。然而 ,随着语文教材的改革与重新编写 ,不少人提出鲁迅作品不适合中学生和中学语文教学 ,应该少选。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王 :现在要解释这个问题很复杂。这和语文观有关。学生学习的语言形式应该是什么样的 ?哪一类语言对学生的审美成长更有益 ?这个问题解决后 ,鲁迅作品的问题就好解决了。有一种文章是教…  相似文献   

13.
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重大,因而鲁迅作品教学成为人们认识鲁迅、学〉-7鲁迅作品的主渠道,然而在一些小县城的职校或农村中学,却出现了“学生厌读,教师怕教”鲁迅作品的现象,笔者究其原因并对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正>中学语文课堂是传承鲁迅精神的一个重要途径。鲁迅作品不仅教人如何作文,而且教人如何做人。这些对提高中学生的文化素质、道德情操都有重要意义,对其人格的生成和修养的提高也会产生难以估量的作用。但是,在语文学习中,青少年学生与这位文学界伟人存在较大隔阂,很难与鲁迅进行精神的沟通,甚至不愿走近鲁迅,疏离排斥他。一、鲁迅作品教学出现的问题及思考其一,学生与鲁迅作品的距离感。鲁迅作品容纳了博大深邃的主题,涉及了如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  相似文献   

15.
2006年,鲁迅先生逝世七十周年。在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在学生中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我们崇敬和纪念的鲁迅先生已经成为学生“怕”的对象,想来实在可怕。那么,如何通过语文教学让鲁迅和鲁迅作品真正走进学生心中呢?  相似文献   

16.
鲁迅作品阅读教学历来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难点和重点。一方面,作为语文教材内容的鲁迅作品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似乎表现了学校教育的成功之处;另一方面,作为语文教学内容的鲁迅作品教学却未能激发学生对鲁迅及其作品的兴趣,不能在学生离开学校后继续拥有其应有的魅力。可以用这样的话来表述:作为知识点,鲁迅作品的教学是成功的,我们的学校教育让大多数学生对鲁迅都有了一个正确、正统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2006年,鲁迅先生逝世七十周年。在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在学生中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我们崇敬和纪念的鲁迅先生已经成为学生“怕”的对象,想来实在可怕。那么,如何通过语文教学让鲁迅和鲁迅作品真正走进学生心中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鲁迅精神及其载体文学作品在培养学生文化能力、文学能力、语言能力等方面的语文教学价值,需要借助能够充分体现鲁迅作品的语文特征和现实生长价值的课堂教学平台实现。既要指导学生把握鲁迅作品的基本特征,引发学生广泛涉猎的兴趣,还要为能够自主、独立的阅读鲁迅作品奠定基础。基于此,在实践中根据中学生接受的程度,确立了学习文化观、体会文学味、欣赏语言力三个教学基本向度。  相似文献   

19.
鲁迅作品的教学是中学语文教育的重点,但当下中学语文课堂中鲁迅作品的教学却存在着种种问题。笔者认为在鲁迅作品的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在教学中适当介绍鲁迅所生活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充分发掘鲁迅作品中所蕴含的精神价值和语言魅力,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多元化解读,运用信息化技术进行中学语文鲁迅作品的教学,从而提高中学语文鲁迅作品教学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选文中占比例较大.也是教学的难点.学生普遍感到难懂。要突破鲁迅作品的教学难点.就必须紧紧抓其作品中“国民性”这一特点。在选文中.无论是其小说.还是杂文.无不体现着鲁迅先生”国民性”教育这一中心.抓住了这一点,也就找到了教学难点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