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6 毫秒
1.
解决"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全国13亿人口中,62%以上的人口在农村,而当前国民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市与农村发展差距越来越大,全国还有3 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中西部有6 000多万人刚刚越过温饱线,收入极不稳定.加快农村小康建设,就必须城乡统筹考虑解决问题,必须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户和城镇转移,引导农民合理有序地流动.减少农民,增加农村人均资源占有量,富裕农民;繁荣农村,推进城镇化,实行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发展的良性互动.这就需要培训农民、引导农民、扩大农民的就业面.农村职业教育理所当然应承担起解决"三农"难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2.
加强统筹创新机制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岛市辖12个区市,700多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400多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青岛市农村人口呈下降的趋势,但农村人口仍占相当大的比例.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业增收、农民致富,关系到我市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实现,受到全市上下的高度重视.几年来,我市以服务"三农"为目标,以开展转移农村劳动力培训为重点,强化政府的统筹领导,深化农村职成教育改革,使农村职成教育走上了一条带领农民致富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在众多新闻传播研究学者热衷于探讨城市传媒的发展之时,为占全国人口近70%的农民创办的报纸却处于一种几乎无人理睬的角落中,形成了报纸中的弱势群体——省级农民报。《河南农村报》实行“并期扩版”的改革,探索农民报的分众传播,从农民报读者群划分、如何面对城镇化、报纸的新闻纸功能、分割发行是否可行、谁来关注农村的中弱势群体等五个方面,寻求完善省级农民报的市场化之路,很值得人们深思。  相似文献   

4.
在刚刚闭幕的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标志着我国农村教育将迎来重大发展的新机遇。我国有12多亿人口,其中8亿在农村,农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64%,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重大问题。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目前,全国还有将近3000万贫困人口在农村,农业增长与人口、环境、资源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农民收入增长亦很缓慢;与此同时,我国农业科技对生产的贡献率约为40%,只相当于…  相似文献   

5.
湖北是一个农业大省,总人口5974万,其中农村人口占70%左右,人均耕地面积1.1亩,农业劳动力占乡村劳动力比重达64%,农业GDP占全省GDP的份额为14.9%.湖北也是一个教育大省,全省有各级各类在校学生120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20%.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难点都在农村,当务之急是要繁荣城乡经济,富裕广大农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富裕广大农民的根本出路在于减少农民数量,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农村教育背景资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有12多亿人口,其中8亿在农村,农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64%,这是我国最基本的国情。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目前,全国还有近3000万农村人口尚未脱贫;农业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人均耕地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随着人口的增长,资源紧缺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农业基础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农产品总量基本平衡,但结构性矛盾仍很突出,乡镇企业发展和效益回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我国农业科技对生产的贡献率为40%,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一半…  相似文献   

7.
车成全 《教书育人》2000,(17):13-14
随着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不断深化,农村薄弱学校的素质教育问题越来越引起教育界以及全社会的关注。切实加强和改进农村薄弱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和学校的整体办学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成为十分急迫、现实的问题,本文拟就此谈几点认识。 一、农村薄弱学校是素质教育的难点 1999年底,哈尔滨市教委对全市教育状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哈尔滨市960万人口中有600万是农村人口;4173所中小学,有3574所分布在农村,占 85%;中小学教师 10万人中,有7万人在农村任教,占70%;139万名中小学在校…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如皋市总面积147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2万亩。总人口145万人,农村人口122.24万人,农村劳动力61.87万人。作为农村人口大市(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一直是困扰如皋市的大问题。如何帮助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就业,促进农民增收,脱贫致富,如皋市劳动保障部门推出了“333”如皋模式。一、“333”模式内涵“333”模式主要包括三层含义:1、创建“三个联合”就业培训新模式。即:学校与学校、学校与企业、学校与中介机构联合协作培训的新模式,实行培训主体多元化,整合农村各类教育培训资源,比如技工学校、职业学校、农广校、农民科技教育培…  相似文献   

9.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现代化的推进,加快小城镇建设逐步成为各级政府的重点工作。农村现代化的根本目标是人的现代化。加快小城镇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提高人口素质,推进两个文明建设。加快城镇建设给教育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带来了机遇,提出了新要求。一、小城镇建设给农村职业教育带来机遇和挑战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12亿人口中有9亿农民。就是江苏这样一个经济发达省份,1997年,全省总人口为7147万,其中,农业人口5257万,占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世界上一个农业大国,全国人口中有80%左右是农村人口。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农村广大农民的科学技术水平很低,农村青壮年农民中具有初高中文化程度的约只占30%,受过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更少。建国以来,我国农业院校先后培养了104万大中专毕业生,其中真正工作在农业第一线的只有15万人左右,还不到15%,全国平均每万亩耕地还不到1人。农村科技力量现状和农村经济发展对技术的需求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农村科技力量薄弱,我国现有适合农村应用的科技成果有70%左右在农村难于推广。“六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是整个教育大厦的基石,而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近70%,因此,农村义务教育更是教育的重中之重。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不单是个人的义务,更是政府的“义务”,作为政府应在其发展过程中发挥相应的重要作用。一、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重大意义1.有利于为新农村培养与造就合格农民。要建设新农村,离不开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而新农民的培育则要通过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来进行。义务教育是整个教育大厦的基石,更是教育的重中之重。要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素质,就应该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因为,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左右,农村义务教育是我国义务…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的办学体制和投入,近几年来一直是困扰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老大难问题.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和国家各项减轻农民以及企业负担政策的实施,农村中小学出现办学经费严重不足的现象.如梅州的兴宁市是一个县级市,人口有110多万,是省定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县.试点对教育而言,是取消农村教育费附加,仅此一项全年减少教育投入近4000万元,占兴宁市教育总支出的14%.……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的办学体制和投入,近几年来一直是困扰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老大难问题.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和国家各项减轻农民以及企业负担政策的实施,农村中小学出现办学经费严重不足的现象.如梅州的兴宁市是一个县级市,人口有110多万,是省定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县.试点对教育而言,是取消农村教育费附加,仅此一项全年减少教育投入近4000万元,占兴宁市教育总支出的14%.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是 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新建区 ,现辖 18个乡镇、街道 ,人口 92万 ,其中 85%的人口分布在农村 ,是一个农业大区 ,农村成人教育的任务十分繁重。几年来 ,我们始终坚持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农村成人教育办学指导思想 ,立足“农”字 ,灵活办学 ,走出了一条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的新路子。1.办好长班 ,为农村培养合格人才一是以市场为导向 ,办好职业中专班。我区各成教中心校 ,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人才需求情况 ,充分利用成教中心校的师资、设备优势 ,挂靠职业中专或成人中专 ,举办全日制中专班。目前 ,全区有 8…  相似文献   

15.
加快农村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又是实施《义务教育法》的根本目的。贵阳市有三个郊区,农业人口约有50万,占全市人口的三分之一,其中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农业人口的四分之一。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人均收入的增加,农村基础教育得到很大的发展。1986年白云区普及初等教育验收合格,1987年下半年乌当、花溪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村教育》2008,(5):20-21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我们要建设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和谐农村,就必须培养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济阳县有53.64万人口,农村人口42万人,占总人口的78.3%,农村劳动力20多万人,其中小学以下文化占16.84%,初中占74.24%,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仅占8.92%,接受过系统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不足5%。  相似文献   

17.
数字鸿沟造成"信息沙漠" 我国广大农村无疑是最需要教育资源但教育资源却最匮乏的地方.因种种原因,长期以来农村教育的进展一直不尽如人意.远程教育以其在时间和空间上分离的特点,在广大农村中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虽然中国有号称"世界上最大的农村远程教育机构",十几年来发展了近3000所分校、2.3万个教学班和4.6万名办学人员,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1.2亿人次,培养农村实用人才800多万人,但是与我国近十亿的庞大农村人口相比,还是微不足道.  相似文献   

18.
承德市是一个农业型贫困山区。全市340万人口中,农业人口占93%。长期以来,农民文化素质低、科技水平低、农业科技人员匮乏,一直是困扰全市农业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农民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农村总人口的69%,相当数量的农民不懂科学技术,每万名农业人口中,农业技术员不足2人,全市有65%的农业科技成果得不到推广,技术覆盖面不足35%。农村中,广大农民文  相似文献   

19.
促进中部崛起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但中部崛起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同时还包含文化教育问题.中部崛起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即把劳动力资源变成人力资本问题.安徽是个农业大省,6500万人口,将近5000万农民,农业人口众多.从全省范围看,人口的素质、人口的质量不高.人口既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制约因素.合肥以及安徽虽拥有丰富的科技教育资源但农村义务教育却是薄弱环节,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经济持续发展所需的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将难以给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使经济腾飞失去持续发展的后劲.以下笔者将从合肥市辖三县初中生辍学问题谈谈其对地区奋力崛起的制约及其破解.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是第一人口大省,也是劳务输出大省。全省9700多万人,农村占7000多万,其中富余劳动力达2800万,2004年,共转移1411万,占一半以上。为此,我省高度重视农村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采取措施,积极应对,收到了较好效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随着外出务工农民的不断增加,其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河南省委、省政府对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高度重视,在省委、省政府全会上,多次就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省委文明委还把解决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作为未成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