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小学语文教材安排了相当数量的“写人作文”训练,从观察人的外貌到通过一两件事写出人物的特点,足有十篇之多。现就如何上好这类作文指导课,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一、前后比较,抓题眼定中心。教材所安排的“写人作文”训练中,许多文题内容相近,如第七册基础训练2“我喜欢的一个人”,第九册基础训练6“我敬佩的一个人”,第十册基础训练7“夸爸爸(妈妈)”,第十册基础训练6“我爱的一个人”等。这些文题学生写起来容易套作,以旧充新,所以我们在审题时,要注意帮助学生前后比较,抓住文题的题眼“喜欢”、“敬佩”、“夸”、“爱…  相似文献   

2.
期中试之前,我指导学生学习了《必修5》第三单元的作文指导,本单元的作文训练要求是:学习写得有文采。然后我要求学生根据课本第一题要求作文,即以“成长的故事”为题写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3.
作文教学课型“一题两作,二次指导”(见本刊1987年第五期)我实验了一年整,效果不错,深有体会,遂写一得。 我每次作文用三节课进行“一题两作,二次指导”的作文教学,学生备用两本作文簿。 第一教时是第一次指导,激发兴趣,开发思路,启发选材。如在三年级基础训练写动物的作文指导中,我用复习激趣,学生通过复习习作例文《松鼠》懂,得了写动物的方法,再引导学生在自己最熟悉的动物身上选自己的作文内容。这时让学生展开讨论,边想边谈哪些材料能写进作文中或自己打算怎样写,这样学生对所要写的作文有了较多较集中的感性认识,为下节  相似文献   

4.
生活是五彩缤纷的,同样每个人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也会因人而异。“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在作文教学中一千个学生为什么就不能有一千个生活呢?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教师的作文指导仍坚持冲着分数而来,猜题、套题,甚至默许、引导学生胡编乱造,这样久而久之,学生作文成了为教师而写、为应试而作,  相似文献   

5.
生活是五彩缤纷的,同样每个人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也会因人而异。“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在作文教学中一千个学生为什么就不能有一千个生活呢?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教师的作文指导仍坚持冲着分数而来,猜题、套题,甚至默许、引导学生胡编乱造,这样久而久之,学生作文成了为教师而写、为应试而作,  相似文献   

6.
小语第七册基础训练2最后一道题是作文片断练习,写你喜欢的一个人的一件事,要求把这件事的经过写清楚。在第六册的作文训练中,已以“一次劳动”、“关心集体、助人为乐的一件事”、“一次游戏”为题进行了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的作文实践,在言之有序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难点是审题和选材,写谁和写什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一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二要紧扣学生的写作思维过程,  相似文献   

7.
小学高年级和中学的作文教学中的相当一部分命题作文,往往内容一样、命题重复。这些传统命题,诸如“家乡四季”题、“节假日”题、“亲朋师友”题、“劳动学习”题等等,前一届学生写过了,这一届学生还要写;小学里写过了,到中学里还是要写。有些老师认为,这样的作文训练是“老生常谈”,不必大做文章。然而这种“老生常谈”正是训练学生真正学会“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必要的又是比较切合实际的基本训练,也是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必要的较切实际的基本手段。试问:没有到过外地的苏北学生,不练习写好家乡平原风光,难道能要求他们写好蜀犬吠日的奇景么? 说是“必要”的“较切实际”的基本训  相似文献   

8.
最新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 ,高年级学生应“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能写读书笔记、书信等文章”。按“九义”教材安排学生学过的作文类型大致有 :看图作文、记事、写人、状物、书信、读书笔记、材料作文等几大类。经过六年的系统训练 ,毕业班下学期的作文应到了全面达标阶段。因此编者在第十二册教材 1— 6单元的作文训练中安排了看图作文、写一件心爱的东西、读后感、写一个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命题作文“快乐的时刻”(或难忘的教训 )、给远方的亲人写一封信等六个训练题。意在复习、强化对这几…  相似文献   

9.
作文难!不少学生常这样抱怨。如果学生在写作中掌握以下的五个要领,那么,就可以写出有质量的文章。要写好作文,第一个要领就是“拟好作文题目”。近两年来,话题作文逐渐成为各地中考作文命题的一大热点。考生就话题构思立意,有一定的灵活性,也确实写出了不少好作文。但笔者发现,不少考生文章写得不错,但拟题却有些不尽如人意。俗话说得好:“题好一半文。”“看书看皮,看报看题。”题目的好坏,不仅制约着全篇的写作过程,而且还会先人为主,给阅卷老师第一印象。如果“题”不对文,甚至有毛病,无疑会影响阅卷老师对文章的评分,进而直接影响到考生的作文成绩。  相似文献   

10.
王娜娜 《考试周刊》2012,(68):45-46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很不讨好的项目。每次上课当老师说这节课写作文时,都会听到下面一片“啊”声.接下来就是学生的叹气声。而对于每次布置下去的作文,大部分学生的完成情况都不是很好:同学们写是写了,可是大都是为赋新词强说愁;有的同学的文字更是幼稚可笑,让人哭笑不得。照搬、套题的作文不可计数,假话、大话、空话充斥着学生的作文,华丽而空洞的文章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11.
所谓“一题”,就是一学期写同一母题,一学月写一个子题。作文不是因演习而为,而是为了褒贬或介绍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让人们检验和承认作者的写作能力而写。学生作文的最低目标是写好大纲要求写的文章,最高目标是写出佳作。因此,这“一题”立意要深刻,体例要规范,技巧要出色。  相似文献   

12.
从1999年起,高考题目和文体均为开放型,为考生作文在内容、思维和语言表达等方面留下了广阔的空间,有利于考生写作水平的发挥。此后连续七年高考全国卷考的都是话题作文。2004年部分省市自主命题,在全部15套作文题中,除北京卷考查命题作文“包容”外,其余14套都是话题作文。2005年16套题,其中有4套命题作文,2套材料作文,另有10套题考的是话题作文。也就是说,2005年命题作文套数增加了,且又增添了材料作文。另外,2005年高考作文限文体的只有北京卷(限写议论文)和湖南卷(限写记叙文或议论文),重庆卷的小作文限写说明文,其他试卷都不限文体。高…  相似文献   

13.
陆继椿(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初中特级教师)选材:要“深刻”加“深究”中考作文,分值高,又是写自己的生活思想的,应该有充分的准备。所谓准备,不是猜题,不是套题,而是提炼自己  相似文献   

14.
吴永福 《现代语文》2009,(5):140-140
作文命题,有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及话题作文之分。命题作文及话题作文都是给一些关键词,材料作文则是给材料及图片。而给词语与给材料的不同,或许就在于文字的少与多。文字少,有可能套题。为防套题,除了替换成材料外,还可对关键词有所修饰或限制。比如不是写“季节”,而是写“难忘的季节”或“美好的季节”。再就是在写作要求上有所限制,比如文体上的明确。命题作文本来只要给出关键词即可,但也有加上一些文字的,则文字也起了引导或提示的作用。比如“平常大家关注更多的也许是‘我们’,如果把视线转向‘他们’,你会看到什么,又会想到什么?请以‘他们’为题,写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15.
部编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基础训练七第6题:“从你和同学之间发生的值得回忆的事中,选一件写一篇作文,注意写出这个同学的特点,并适当写一点这个同学的内心活动。”这次作文练习,不仅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写人物必须抓住特点,而且还要让学生学会怎样抓住特点,选取典型事例来写人的本领。在这次作文指导课中,我采用了审题练习的办法,促使全面理解题意: 请把正确的答案序号  相似文献   

16.
贵刊第七期《这样的作文试题行吗》中所附的哪道作文试题,大多数学生是可以写好的,也绝不会被“勒出痕迹”的。我认为这道作文试题优点有三: 一、开拓学生思维的空间在开头段的填空“平日,同学们都爱叫我‘( )’”这实际上是由学生自己确定中心。比一般先给定中心再作文这样的文题要广阔得多,学生思维可以不受局限。二、考查学生围绕中心选材的能力试题中要求写的中心段可以检验学生确定了中心  相似文献   

17.
第八册《基础训练3》包括“字·词·句”、“听话·说话”、“阅读”和“作文”四个部分。在“字·词·句”的训练中 ,第一题要求学生熟练拼读音节 ,理解成语意思 ,掌握成语 ,不写错别字 ;第二题要求学生先弄懂词语的意思 ,再找出与各词意思相近的词 ;第三题是认识、掌握多义词的练习 ;第四题是修改病句的练习。“听话·说话”的训练内容是说一次实验的过程 ,目的是训练学生在自己动手进行某项实验的基础上 ,把实验过程说清楚。“阅读”部分安排的是一篇介绍手绢的说明文 ,要求学生读懂短文 ,给第一自然段分层。“作文”有两个题目 ,都是要…  相似文献   

18.
大面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是广大语文教师孜孜以求的目标。近年来,我在作文教学改革中,根据新课标的有关要求,自创“作文组合教学法”,多条腿走路:多题连答、即兴演讲和快速作文,解决了作文“写不出、害怕写”这一难题,上作文课成为学生的渴望。一、多题连答、整进整出,为写作“铺垫”写作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要写作好,必须积累好、模仿好。多题连答,就是帮助学生把每课书的内容最大限度地积累起来,同时通过对范文的模仿借鉴,逐步掌  相似文献   

19.
在作文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套袭作文的现象很严重。不少学生平时习作,书桌上总要摆放一两本优秀作文选,一边看一边写,把某篇优秀作文或改换一下人名、物名,或改一改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或增删一些句子。写成一篇新的作文,还美其名曰“仿写”。其实他们是在套袭作文。这些学生一旦离开了范文便束手无策,老半天写不出几个字来。因此,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引导学生走出套袭作文的误区。  相似文献   

20.
系列日记是将同类型的文题进行一题多写,通过归类练习而形成的日记系列。它的优点是激发了学生写日记的兴趣,为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础,下边对指导过程加以细述。一、让学生明白写“系列日记”的意义。通过同题多写,能积累作文素材,掌握一些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类作文的基本方法,提高自身的观察力和日记达标能力。二、教师带领学生“示范人格”,采取“达标一篇,迁移练写,反馈深化”的训练方法。 1.教师以“家庭系列”为突破口,通过“示范”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训练。家庭系列是指留心观察家人的外貌、性格、爱好等特点,用手中之笔为家庭成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