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用显微镜测玻璃的折射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高中物理实验中的“玻璃折射率的测量”,是采用“插针法”进行测定折射率的。“插针法”要求大头针必须竖直插在木板上,这对学生的耐心是一个挑战,学生往往为了使大头针竖直且前后在一条视线上,花费大量时间。另外,“插针法”很难测量液体的折射率。下面介绍一种用显微镜测  相似文献   

2.
液体压强的概念及液体压强的公式是初中物理第一册第五章的重点,也是难点.做好“研究液体的压强和深度的关系”这一实验,对于学生建立液体的压强概念和推导液体压强公式有很大帮助.但按书中所设计的方案来做实验,很难做成功,难点有三:一、要使平底玻璃管竖直浮于水面,装沙量要适当很难掌握,往往要重复几次花费很多时间,使得在一堂课里要完整的取得一组数据很不容易,想取得三组数据困难就更大了.  相似文献   

3.
针对在液体基底表面的金属原子会凝聚形成具有特殊结构的分形凝聚体这一实验结果 ,建立了团簇 -团簇凝聚的元胞自动机模型 ,对此类液体基底表面的金属原子分枝状凝聚体的生长过程进行了计算机模拟 .  相似文献   

4.
用卡尺测量透明液体和固体的折射率〔1〕,这一方法确是一种简单易行、物理过程清楚的好方法,特别是在中学物理实验、高师物理教学法实验中,它比“直尺反射、折射法”和“插别针法”在测量过程上简便、在测量结果上精确。本文在原卡尺测量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使测量过程更加简捷、测量精度也有所提高。一、原理如图1所示,在卡尺上粘有用薄铁片制成的定测量脚和动测量脚,游标对零位时,两测量脚要对齐。通过支架竖直固定卡尺的游标尺部分,并将定测量脚插入被测量透明液体中(如图2下半部分所示),其入液体深度(真深)由定测量脚上的刻度指示出,…  相似文献   

5.
测量液体粘度是大学物理实验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测量的方法很多,有代表性的传统方法是落球法.该实验装置盛装待测液体的容器主要是由有机玻璃柱与底板经粘合而成.针对待测液体对粘合剂的腐蚀导致待测液体渗漏,本文提出了三种简单而叉经济的改进方案.经过两年多不断的观测、分析和实验运行,这些改进方案都能圆满地解决渗油问题,并再现原装置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用插针法测液体的折射率北京市大兴县黄村五中张越霞测量液体的折射率,教材及参考书中均有介绍,下面再介绍两种插针法,供参考。1.实验用水杯(透明、不透明均可)一只,不易被浸湿的纸片(挂历纸等)一张,大头针几枚。此法可称为水中法。将纸片剪成“T”形架在杯口...  相似文献   

7.
过滤小技巧     
在中学化学实验中 ,要制备许多如澄清石灰水等需要过滤的液体供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使用。在普通的操作中要多次向过滤器添加液体 ,既费时又麻烦。现介绍一种过滤方法 ,只需在开始加一次液体 ,直至过滤完毕不用进行任何操作。仪器 :50 0 m L容量瓶、漏斗、铁架台、烧瓶夹、铁图 1圈、50 0 m L烧杯或细口瓶。操作步骤 :一、组装仪器1.准备好过滤器 ,把漏斗放在铁圈上。2 .用烧瓶夹将空容量瓶固定在铁架台上 ,调整烧瓶夹、铁圈上下位置 ,使容量瓶口低于滤纸边缘0 .5cm— 1.0 cm。二、过滤1.将混浊液体加入容量瓶中。2 .将容量瓶口朝下在烧…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液滴喷射过程中液滴断裂不均匀现象,通过建立压电-流固耦合模型,采用改良的水平集法定义气体和液体的交界面,对喷腔内部流场进行求解,得到喷嘴出口流速随压电振动周期性高频波动的规律。以此为边界条件对层流气液两相流射流形态进行数值模拟,证明喷嘴流速的波动是致使均匀液滴形成的直接因素,与在连续喷墨打印机中进行的连续液滴喷射实验结果相符。同时,喷嘴流速波动与液体粘度的大小直接影响液滴形成及射流断裂。该研究结果可为喷射均匀液滴流提供理论基础,为液滴喷射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初中物理第一册中“研究液体的压强和深度关系”和“研究物体浮在液面条件”两个分组实验。经过几年实验,各地都发现现在配备的平底玻璃管有以下不足之处: 1.重心高,容易倾倒。  相似文献   

10.
一、会“跳舞”的硬币 将一个装生理盐水的空瓶子,敞口放在冰箱内冻一下(或用冷饮之类的液体浸泡一下),取出后把瓶口弄湿,上面放一枚硬币(或表面平整、形同硬币的圆金属片),然后将瓶子放进热水盆内,稍等一会,瓶口的硬币便一开一合地运动起来,能持续好一会儿。 这个实验说明了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相似文献   

11.
高中物理“液体表面张力”一节,传统的“橄榄油液球实验”存在几个缺点。油滴常附着在容器侧壁、内底面或外液体上面,拨弄既麻烦又困难;作为外液体的酒精水溶液,因开口操作,易引起酒精挥发及密度变化;携送、安放容器及拨弄油滴等,又给外液体防止晃荡与平稳静置增加围难。我们自制的球形液体表面张力演示器,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新编义务教育教材初中自然科学课本第三册第三章是关于“液体的压强”。课文只是从理论上推导出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pgh,但初中学生受压强定义、产生原因和直觉导向的影响,对公式往往难以置信。为了打消学生对公式的不信任感,很有必要增加演示实验来证明此公式,使学生对公式的正确性有个直觉的印象。据此,笔者设计了教具“液体压强公式实验仪”。器材粗细有明显差异的有效长度为80厘米的玻璃管各一根:“T”形三通管一个;规格20毫升的注射器一个;弹簧一根;小夹子一个;软管三根;整个装置固定在长60厘米,高100厘米的平整木板上(如图示)。实验方…  相似文献   

13.
“天网地网,天地一网”,这是人们对未来通信的憧憬。为了实现“一个地球一个网络”的理想.科学家们不知倾注了多少心血.设想出种种方案,“全球个人通信系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全球个人通信”简称个人通信,或者叫“通信个人化”,意思是说,你只要随身有一台通信机在手,就可以在任何时间、用任何方式与地球上任何一个人直接沟通联络,事先可不必知道  相似文献   

14.
小学自然常识教材中关于液体表面存在张力的实验为 :在一碗中放入适量水 ,手持一根缝衣针 ,轻轻横放在碗内水面上 ,现象是针浮在水面。但该实验失败率很高 ,影响了学习气氛。在指导课外活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 ,经多次实验发现 ,采用下面的装置 ,演示液体表面存在张力的现象 ,既简单明了 ,又操作方便 ,现象明显 ,直观性强 ,趣味性浓。制作方法 :取一易拉罐 ,在距其底面 12 m m高处表面上钻两个直径为 3m m,相距 7m m的圆孔。操作演示 :手拿易拉罐的上部 ,向罐内注入一定量的水。现象 1:从二圆孔射出两束水流 (如图 1a所示 ) ;图 1当用拇指、食…  相似文献   

15.
初中物理教材认为浮力的本质是浮体上下表面所受压力差。既然浮体与液体接触,液体压力的综合效果表现为浮力,因而,浮力本质上是一种弹性力。对于接近刚体的浮体而言,浮力的弹性效果难以直观表现出来,教材也没有对此作形象化的实验来说明,笔者设计了一则简单的实验,能较好地说明浮力是一种弹力的综合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在初中《物理》教材第二册“帕斯卡定律”一节中,图5-8的实验,是用活塞压筒里的水,从而可以看到,扎在各个小孔上的橡皮膜都向外凸出,表明液体能够把它受到的压强向各个方向传递。但是,这个实验不能证明活塞对水的压强等于小孔上水对橡皮膜的压强。把图5-8实验做如下改进后,不但可以证明密闭液体能传递压强,而且能证明密闭液体能大小不变地传递压强。  相似文献   

17.
液体沸腾汽化时需要热量的演示实验国家教委教学仪器研究所朱连生沸腾是从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急剧汽化现象,在不同外界压强下,某种液体沸腾的温度(沸点)是不相同的。要使液体沸腾,首先必须把液体加热到沸点,然后继续加热,否则虽然达到沸点仍然不能沸腾。这时...  相似文献   

18.
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教材对固体、气体能传声的实验介绍较多,但对液体传声实验的介绍却非常少。为此,笔者设计并自制了该实验装置,现介绍如下:(1)制作设想设想如果能有悬浮在液体中的物体发声,且不露出液体表面,不接触容器的底和侧壁,这样,不仅可以避开气体和固  相似文献   

19.
“自制简易净水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化学》中的家庭小实验。该实验使学生对水的净化原理,以及“用具有吸附作用的固体过滤液体,不仅可以滤去液体中的不溶性杂质,还可以吸附掉一些溶解的杂质,除去臭味”等知识有更深刻的记忆。对该实验进行改进,既能使学生顺利完成实验,对知识举一反三,将化学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高中物理中,液体表面张力的概念是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获得的。过去一般用金属丝弯成圆形、正方形等线框,用肥皂液定性地演示皂液表面张力的存在,实验效果受到一定的限制。现介绍的新型液体表面张力演示器,是根据扭力天平的原理,用较长的指针演示扭力的微小变化,其灵敏度高,可见度大。标度示值经过砝码替代后,能从标度板上直接读取液体的表面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