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模因的复制、传播为丰富语言的发展提供了便捷、有效的途径。英语习语作为诸多英语广告语的仿拟对象。概念整合在语义构建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试图结合Fauconnier和Turner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和模因论,阐释英语广告语言模因的动态意义构建,从而揭示其语言的动态认知机制。  相似文献   

2.
评价语言在广告语篇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意识形态意义.本文以评价理论的态度系统为切入点,对自建数据库中广告语篇态度资源分布的总体与分类特征进行描述和阐释,探讨正面与负面、显性与隐性态度资源在广告语篇中的社会意识形态意义及其实现手段,并分析态度资源构建的自然与天然、年轻态、个人主义等意识形态体系,探讨评价语言对当今社会的审...  相似文献   

3.
广告作为一种重要的语篇研究形式,融合了包括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模态。迄今为止对其研究主要体现在文体、修辞、词汇等语言研究上,而往往忽略了其他模式。本文试图运用社会符号学的多模态来分析广告,重点放在多模态的叙事再现意义上,着力探究对话泡及思维泡在广告再现意义中的构成和作用。通过分析广告,帮助读者了解图像作为社会符号和语言作为符号如何共同作用构成意义,达到广告的最佳效果,同时提高人们运用多模态理论解读多模态语篇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在商品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广告几乎充斥着社会的任何角落,扮演着极其必要的角色。广告语言在传播过程中除了引起公众的注意之外,还试图营造一种理想的宣传氛围,刺激公众的购买欲望,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本文以广告标题为研究对象,借助韩礼德提出的前景化理论对广告标题进行了较详实的研究。结果表明:广告标题的劝说功能的实现极大的归功于广告策划中有意识的"突出"的运用。  相似文献   

5.
语言的交际离不开语境,语境制约着语言的意义。因此,语言教学也不能脱离语境。任务型语言教学以交际任务为核心,注重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为语境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合适的课堂模式。系统功能语言学从层级角度将语境分为文化语境、情景语境和上下文语境。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境理论,任务型语言教学中语境的构建可以从三方面来实现:交际任务中文化语境的多元构建、情景语境的动态构建和上下文语境的真实构建。  相似文献   

6.
根据奥斯汀的理论,说的过程是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同时发生的过程。言语行为理论和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也体现在英文广告中,言外行为是广告最重要的言语行为。从断言类、指令类、承诺类、表达类和宣告类这五种言外行为来分析广告的语言现象,并分析广告人采用的言外之力指示手段及其言外之力。同时,通过两种间接现象及修辞手法来阐述广告语言的间接性体现。  相似文献   

7.
社区体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体育社会学原理,以社会评价方法为基础,确定"资源配置--制度--服务--效益"为社区体育发展水平评价模式,构建社区体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于研究我国社区体育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准自然"语言文化生态环境中,学习者可以自然、真实地进行交流与合作,从而在耳濡目染中习得语言和使用语言。国内外学者围绕语言文化环境这一课题的研究从未间断过,许多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观点,值得语言教学研究者认真梳理和深入探讨。为创新性地构建更加真实、逼真的"准自然"语言生态学习环境,有必要了解目前各高职院校现有语言学习环境的构建现状以及学生对现存语言实验室的满意度,旨在有针对性地改善不利于语言应用能力提高的学习环境,增加有意义的语言输入和输出。  相似文献   

9.
广告语言为了吸引受众注意,必然要打破常规,实现陌生化。实现陌生化的最佳途径就是广告语言变异,变异主要包括语言形式变异和语言意义变异,前者主要体现在语音、词汇、词形等方面,后者大多表现为语义及其搭配变异、语法变异等。由于陌生化,英汉广告语言追求两种美学极致——奇险美和平易美,从而最大限度激活受众的奇特感,最终实现劝导消费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希拉里·普特南是一位著述颇丰、影响深远的当代美国哲学家.他的意义理论和语义外在论是其早期语言哲学的代表性学说.意义理论是普特南语言哲学的基础,在《"意义"的意义》这篇文章中,普特南提出了著名的"孪生地球"论证.他通过这个认知实验说明了环境因素在决定意义上所起的实质作用.作为意义理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语义外在论是普特南语言哲学的精髓.普特南通过这一理论阐述了他的语言劳动分工普遍性假说和因果指称理论等观点.  相似文献   

11.
语文学习不应限于课堂,语文教材也不再限于教科书.有效的语文学习不应只限于课堂,而要延展到日常生活中.不同的华人社会都把"文化学习"定为中国语文科的学习目标.语言和文化关系极其密切,能够以实际生活的语言材料为教材,引导学生探讨语言蕴涵的文化意义,是有意义的语文学习.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三地都是华人社会,生活方式既有相同之处,也各有特色.通过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广告语言材料可以看出不同华人社会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2.
皮亚杰的构建主义学习观和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是支架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在语言教学领域中运用支架教学模式,为学生搭建英语口语学习的支架,促进口语知识与技能的自我构建,从根本上提升中职英语口语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商标、广告标题用语中的外来词语,携带着语言和社会文化的双重身份活跃于社会语言的舞台,对语言文字运用具有示范引导作用。商标、广告标题用语中外来词的翻译不仅要达到从文字翻译到文化翻译过程中多层面文化意义的转换,而且还要挖掘其深层文化内涵的语境转换。对商标、广告标题用语中的外来词语的规范问题应以译语文化为基础、词竞众择、适者生存为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4.
在日常生活中,话语分析无处不在,有代表性的就是广告语言。而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和女性的话语所要表达的意思与男性截然不同的。本文从话语分析这门学科理论出发,通过广告语言这个媒体来分析探讨研究女性形象的定位以及原因追溯。  相似文献   

15.
广告中使用了大量的"滑溜词"来达到其促购的目的.本文从杂志、报纸上选取了中英文汽车的广告,从语义和广告心理学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找出两种语言的广告中常用的滑溜词.另从英汉不同的语言特点和中西文化的差异角度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6.
英语广告具有鲜明的语言和跨文化交际特色。国外涌入的大量英语广告为英语学习者提供了一个真实语言运用的宝贵资源。如何充分、有效地运用这一资源对加强学生的英语文化背景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以文秋芳教授构建的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为基础,探讨其在英语专业听力教学中的实践运用,在教学过程中以教材内容为依托,构建从"任务驱动"到"输入促成"再到"产出评价"的教学模式,通过听、说、看、写、演等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语言产出能力,实现有效的听力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8.
在广告设计中,恰当地运用双关修辞方式,能增强广告语的表现力,体现广告语言引人注目,启发联想的功能。运用关联理论能揭示广告双关语创造和理解的认知机制,有助于受众更好地领会广告意图。  相似文献   

19.
隐喻不4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人类思维和认知的有力工具.从认知的角度阐释了概念隐喻的意义,并运用概念隐喻理论对中英文广告中的结构隐喻、方位隐喻、本体隐喻进行了研究.认为概念隐喻在广告语篇中起着重要作用,验证了概念隐喻理论的普遍适用性.  相似文献   

20.
以Halliday的功能语言观为理论基础,将商业广告分为以概念功能为主要倾向和以人际功能为主要倾向的两种广告文本,探讨这两种中文广告文本的英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