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班主任应充分了解产生校园暴力的家庭、学校、社会原因,正确对待施暴者,关注弱势群体,分化瓦解团体,有效防范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未来。近年来,我国的校园暴力事件愈演愈烈,很多施暴者将其施暴过程录制成视频,上传、分享,作为一种炫耀,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何有效地预防校园暴力,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3.
李玥瑶 《教师》2019,(2):61-62
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屡见不鲜,在各大高校,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各级教育管理部门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及治理校园暴力事件,但收效甚微。文章从心理预防机制建设角度研究减少校园暴力事件的措施,从家庭、学校、社会及大学生自身四方面分析校园暴力形成的心理诱因,对预防高校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针对国内近年来日益严重的校园暴力事件,从国别比较的视角分析了校园暴力事件的国际趋势,在此基础上借鉴了美国、日本、挪威等国家防止校园暴力的举措,提出完善我国校园暴力防治的策略:改革管理方式,改善师生关系;成立校园暴力防治小组,加强校园暴力的评估、准备与处理力度;唤醒生命意识,加强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5.
校园暴力同学校的历史一样久远,是在学校实施正常管理和教育职能期间,发生于校园内部及其周边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以及非学校人员对学校师生所实施的暴力行为,属于社会暴力的一种。随着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的逐步升温,校园暴力事件对青少年、他人和社会带来的危害日益严重,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学生、学校、家长以及社会各自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探索怎样的校园保护体制来防止校园暴力的发生,是现阶段解决校园暴力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高校校园暴力事件频繁发生,不仅严重影响到大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高校校园暴力的出现主要源于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因此,高校应从德育工作预防和心理教育预防两方面防控校园暴力。  相似文献   

7.
国别视野下我国中小学校园暴力的防治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国别比较的视角分析了校园暴力事件的国际性。可借鉴美国、日本、挪威等国家防止校园暴力的举措,完善我国校园暴力防治的策略:改革管理方式,改善师生关系;成立校园暴力防治小组,加强校园暴力的评估、准备与处理力度;加强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频发。本文在探究校园暴力发生的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学校应注重与家庭、社会等之间的合作,加强对有暴力倾向人员的关注、教育与控制,建设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和预防机制。  相似文献   

9.
校园暴力这一现象在国内外已很普遍,并有蔓延的趋势。它给施暴者、受暴者、家庭、学校甚至整个社会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加强校园暴力的干预,建立行之有效的干预机制势在必行。根据校园暴力干预的时间早晚,可将干预机制分为早期预防、事前干预、事中干预和事后处理。  相似文献   

10.
我国女生校园暴力事件呈现增多和严重的趋势,女生的行为倾向和心理因素是女生校园暴力的表面原因,根本原因还在于学校的教师素质较低、管理松散和德育工作薄弱,不完整的家庭结构、特殊的社会阶层和不当的教养方式,充斥社会的暴力和色情文化、道德评价标准的多元化和法律教育与宣传问题等方面。相应地,女生校园暴力事件的预防和应对也应从以上这些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观念的不断变化,我国青少年的道德观念以及行为方式都开始产生转变。据调查了解,我国未成年犯罪率正在逐年上涨,而校园暴力的行为也在市场发生,因此校园暴力这个问题应该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本文将立足于实际,详细分析形成校园暴力的主要成因,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从而降低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12.
校园暴力事件近年来频发,事件的性质不断升级,成为困扰家长、学校与社会的一大难题;同时还呈现出新的趋势:暴力行为者低龄化,女性施暴者数量上升,躯体伤害与心理羞辱并存.文章从文化的角度解读了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的原因,并从校园文化建设的角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高校校园暴力事件的频发,校园暴力已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对社会、学校、家庭造成负面影响。本文对高校校园暴力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并尝试找出预防高校校园暴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校园暴力事件频繁出现在我们眼前且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扰乱社会发展,给国家的教育事业带来了一定的阻碍。2015年法制监测中心统计结果显示,山东省校园暴力事件的爆发率为全国各地之最。本文希望通过探究校园暴力发生的原因,提出合理有效的措施,降低其发生率,给青少年一片成长净土。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频繁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引起了社会关注。社会各界通过思想教育、加强管理及设立相关法律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校园暴力的发生。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分析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为切入点,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在预防青少年校园暴力犯罪方面的必要性与必然性,最终提出具体的操作建议。  相似文献   

16.
如今校园暴力事件偶发,社会、学校以及家庭对校园暴力事件的关注也日益增高,校园暴力的产生是多方面因素引起的。家庭教育对于校园暴力的防治有基础性的作用,通过对校园暴力进行阐述,对校园暴力产生的家庭因素进行分析,对校园暴力主体行为与其家庭教育的相关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校园暴力现象在世界各国中均存在,且校园暴力的产生没有预兆,难以预防,并且对校园纪律、受害人的身心健康都会产生重大的损害。在我国,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且愈演愈烈,在经济迅速发展和网络普及的时代条件下,校园暴力事件也日益变得复杂化.通过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来分析校园暴力的内涵、特点并且探讨防范校园暴力的解决之道,为整顿校园秩序、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8.
校园暴力频发,那么,引发校园暴力事件的常见导火线有哪些?什么因素导致校园暴力越来越频繁?学校、社区和社会应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9.
校园暴力应急预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校园暴力是危害学生身心健康和扰乱学校教学秩序的常见危机事件。制定应急预案是预防学校暴力等学校危机事件的重要措施。以香港的校园暴力事件应急预案为样本,分析了预案的结构:到现场前的准备、事件现场处理、回校处理、预防工作、整体性跟进工作、注意事项;预案的原则:生命安全第一、及时报告、稳定情绪、保持秩序等。指出预案作为学校防范暴力的措施,预防工作应在日常工作中制度化。  相似文献   

20.
校园是我们实行和接受教育的场所。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校园暴力事件频频发生在我们周围,血的教训让我们不得不对这一现象引起高度的重视。校园暴力不仅危害到教师和学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同时也给无数家庭带来了无尽的伤痛和永远都挥之不去的精神阴影。我们该如何看待校园暴力事件,它形成原因有哪些?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校园暴力的肆意蔓延,从根本上杜绝校园暴力的发生,还校园一片净土,是作为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