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土生子》中,作者通过描写主人公别格的生存环境、凶杀行为以及其心理特征向读者展示了一位黑人青年如何在社会狭小的生存空间中通过近乎变态的行动展示自由并且最终承担责任的悲剧故事.别格的人生经历很好地体现了萨特存在主义的要义:存在先于本质,自由选择和承担责任,因而作者塑造了一位萨特式的人物.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分析萨特的经典剧作《苍蝇》对于古希腊神话的改造入手,揭示40年代萨特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对于早年"孤独的人"的自由观的超越。此时他关注个体与群体、思想与现实、文学与生活的联系,主张行动与介入,并强调自由与承担责任的不可分离。认为这一发展乃是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不自觉的影响,其无神论的思想以及积极介入生活的主张与马克思的人道主义基本理论相符合。  相似文献   

3.
同其他存在主义者一。,萨特把人的问题。做存在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认为人的存在是最根本的存在,主张由人本身出发去理解人,去揭示世界。因此,他的哲学就是“人学”,然而,萨特所理解的人的存在,是孤立的个人的存在,又归结为非理性的纯粹意识活动,并以此作为出发点去解决一切哲学问题。这就是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基础和前题。在萨特由人的主观性,即纯意识出发的存在主义人学体系中,关于人的自我造就和个人自由的理论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一、自由是人的本质属性萨特认为,人最初只是作为纯粹的虚无而存在,人具有的各种具体特质和规…  相似文献   

4.
从萨特存在主义哲学中的"自为存在"概念入手,指出"自为存在"可由"表世界"和"里世界"二者共同构成。运用这一理论深入剖析《小城畸人》中"畸人""存在"的本质,并援引萨特"自欺"理论解读"畸人"的解脱方式:通过"自欺"逃避自我,通过"欺他"强迫他我,从而揭示"畸人"并不"畸",而是入世者真实存在的心理写照。  相似文献   

5.
境遇剧不仅是萨特独创的一种文学样式,而且是其哲学的特殊载体。本文从境遇剧中体现出的萨特自由观的四个方面,即自由的本质、出现根源、实现途径及必然结果,全面分析了萨特的自由观。同时,指出了萨特自由观中蕴含的不自由因素,为辩证研究自由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6.
英国著名小说家威廉.戈尔丁的代表作《蝇王》为他在西方文坛赢得了极高的声誉,且基于不同理论基础的文学评论也层出不穷。在西方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从存在主义者以哲学视角对这部经典之作进行阐释。存在主义强调世界的荒谬性,人的孤独,焦虑;同时存在主义哲学用"存在先于本质"来探寻人本性的善与恶,其中的观点也不同于以往的文学评论中人性本"恶"的说法。利用存在主义中的主要理论分析作品所反映出来的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的状态,留给现代人更多启示和反思。  相似文献   

7.
萨特的“自由哲学”体系是以《存在与虚无》为标志而建立的 ,其伦理学的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强调行动、选择及责任 ,在这三者之中他又特别强调行动。其内在逻辑关系的大体走向可概括为连环紧扣的逻辑矩阵  相似文献   

8.
《萨特究研》(法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丛刊)是我国当前一本对萨特以至整个外国文学研究有一定影响的书,甚至对现代外国哲学的研究也有关连。《编选者序》(以下简称《序》)认为,萨特的哲学思想把人的存在归结为自由的选择和创造,充实了“人类存在的积极意义,不失为人生道路上一种可取的动力”。然后,以这种“自由选择”为主导,分析了萨特几部有代表性的作品,同时从两个方面论述了萨特文学作品的进步意义:其一,萨特对世界荒诞的认识,反映了“哲学家对资本主义现实的不满”。其二,萨特的“他人即地狱”的观念是“对资本主义现实中丑恶的人与人的关系的  相似文献   

9.
自由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永恒的话题,在萨特看来,“自由”是人的本质。当然,“自由观”在萨特“人学”里是一个核心部分,分析萨特自由观的实质及其内在的矛盾,能够充分地认识其自由的本质及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现代人话语的缺失反映出人的本真状态被遮蔽。存在主义视域中"人的本真状态"是一种自为的存在,一种"在家的状态"。语言作为蕴含和表达人的生存本真状态的存在之家,是一种主客体未分化的本源性言语活动,它反映了人的"存在"的心境体验,是对心灵尘埃的"去蔽",对心灵意义的"赋值",对心灵本真的"返璞归真"和"升华",是人类通达精神自由的唯一道路。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直面人的心灵、思想、价值的重要工作,只有恢复谛听和言说这种存在主义的语言,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心理功能,在人类精神家园日渐迷失,人的本质单面发展的时代承担更多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