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将创业教育植入到《基础》课程教学中去,实现创业教育与《基础》课的有机融合,这是一种应然的理性选择。为此,必须加强对《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个性、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以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为核心、重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推行"专题式、小组合作式、案例式、辩论式"等多元教学法,推行"专题式、小组合作式、案例式、辩论式"等多元教学法,构建"课堂、校园、社会"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从而拓宽高校创业教育的受益面,提高《基础》课的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2.
在国家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如何顺应国家形势,结合日语专业的学科特点,培养契合企业需求的应用型日语人才,是日语专业急需解决的课题。从基础阶段加强实践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日语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日语应用能力。本文论述了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日语专业在基础日语实践教学过程中的改革创新,提出个人粗浅的看法,以期为日语实践教学改革贡献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日经济交流的不断深入发展,近年来,商务日语人才的需求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因此,很多高校开设了商务日语课程,该课程的培养目标明确,就是培养日本企业需要的商务日语人才。其侧重于培养在日企工作必备的职业技能,让学生毕业后更快、更好地适应日本企业运行模式。那么,除了语言教学以外,将日本企业文化引入商务日语课堂就显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4.
日语会话是商务日语专业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课程,日语会话教学改革更是屡屡被提及。日语会话课程的教学改革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单门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而是要做到在整合日语精读、日语会话、日语视听等课程的前提下进行会话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特别是在整合日语会话与日语精读课程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进行"阶段性"日语会话实践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5.
《基础日语1》课程2016年被立项为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进行开发和建设。经过两年的建设和维护,完成了线上资源的开发。以知识点为中心,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线上课程。本文从《基础日语1》在线开放课程的开发背景及意义展开论述,总结《基础日语1》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实践经验,积极思考并探索基于SPOC的混合教学模式在《基础日语1》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课程建设与教育改革是创新型、高质量管理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文章结合《管理学基础》课程的特点,针对现有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以提高学生综合管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为目标,从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入手,提出了从调整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与手段、实施以能力为主的过程化考核方法以及强化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等方面实施的综合教学改革措施,将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为培养创新型管理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基础日语》是日语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整个日语专业教学体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几年来,影响日语教学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基础日语》课程传统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高职院校为背景,探讨高职院校《基础日语》课程教学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我校的商务日语专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和问题。在本文中,提出了将教学分成基础日语知识、专业日语知识、专业日语实践三个阶段,形成商务日语专业育人新模式,并将育人模式进一步完善,达到培养商务日语复合型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江汉学术》2011,(5):I0002-I0002
江汉大学外国语学院设有英语、法语、日语3个系和1个大学英语部;英、法、日三个专业下设英语语言文学、商务英语、英语翻译、英语教育、商务法语、商务日语等方向。现有省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6门、校级立项建设精品课程4门、校级教学改革课程4门;省级语言学习示范中心1个、校级品牌专业1个、校级教学团队1个、校级大学生创新实...  相似文献   

10.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之间跨文化交流和往来日益密切,对高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因此,高校日语教学应融入思政教育,谋求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新发展,可以通过讲述语言文字起源,塑造学生民族自信;设置课程思政目标,明确育人价值导向;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丰富日语教学内容;融入中国传统礼仪,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创新日语教学模式等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思政育人能力等策略,强化课程思政育人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