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根据2015年8月广西近岸海域环境调查资料,分析讨论了该海域表层海水中7种重金属的含量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结果表明:广西近岸海域海水表层重金属Cu、Zn、Pb、Cd、Cr、Hg、As的平均浓度分别为5.06、12.5、0.70、0.12、2.38、0.048、0.61μg·L-1。Zn、Pb、Cd、Cr、Hg、As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Cu符合二类海水水质标准。各站位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在0.37~0.64范围区间,重金属综合污染程度低,总体属清洁水平。  相似文献   

2.
采集成都市龙泉驿汽车配件生产集中区周边表层农业土壤(0~20 cm),测定土壤中Cu、Zn、Ni、Cr、Cd的含量,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Cu、Zn、Ni、Cr和Cd的含量分别为23.0 mg/kg(12.43~57.04 mg/kg)、192.99 mg/kg(169.52~206.80 mg/kg)、18.75 mg/kg(9.32~27.40 mg/kg)、30.11 mg/kg(14.07~59.04 mg/kg)、0.55 mg/kg(0.16~1.06 mg/kg),除Cd以外的4种重金属的单项污染指数的平均值均小于1,Cd是研究区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因子。重金属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均值为1.455,被调查区域土壤属于轻度污染。土壤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性为CdCuZnNiCr,其中是Cd主要的生态风险贡献因子,研究区域土壤处于轻生态危害水平。  相似文献   

3.
玉环湖水库底泥重金属污染及生态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环县在台州属于严重缺水地区,漩门二期工程形成的玉环湖蓄淡水库是玉环县宝贵的淡水资源。为提高和改善玉环湖水库水质,调研小组对玉环湖不同库区及支流的底泥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和评估。通过采集该水库主库区、盲肠段、支流共15个底泥柱状样品,测定了浮泥层及不同深度底泥层的Pb、Cr、Cu、Zn四种重金属的含量。结果表明,库区内底泥中重金属的污染浓度水平空间上呈较大差异,部分区域存在一定的表层富集现象。其中,盲肠段由于水体更新较弱,整体重金属污染水平高于主库区。同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分别对底泥重金属进行了累积性评价和生态风险评价。通过地累积指数评价和生态风险评价可知,玉环湖整体重金属污染程度较低,生态风险危害较轻,但各测点之间存在较大差异,2和7号监测点重金属污染程度较高,尤其是Cu达到了极强的程度,生态危害风险则到了重度级别,说明库区部分位置已存在重金属污染和富集现象,需引起重视,加大入库支流的水质治理。  相似文献   

4.
针对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以我国某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克里格插值法绘制8种重金属元素在该城市的空间分布图;将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指数法相结合,对该城市不同区域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评价;基于对流-弥散方程(CDE)建立模型,确定污染源的位置,有助于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重金属的污染。  相似文献   

5.
杜文  张霄宇  葛冰 《科技通报》2019,35(11):193-200,213
锑是一个可长距离输送的全球性有毒元素,但锑在河口不同环境要素中的迁移、转化以及其地球化学行为特征最近才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为了揭示锑元素在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的富集程度、物质来源及其潜在生态环境影响,本次研究以长江口及邻近海域29. 5°~32. 5°N,121°~124. 5°E区域内表层沉积物样品为研究对象,基于沉积物全样Al、Ca、Si、Ni等主量元素,以及Cd、Cr、Cu、Pb、Sb、Sr、Zn等微量元素的含量检测分析,并采用地积累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展开了锑元素在研究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累积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表层沉积物中的锑含量范围为0. 44~4. 41μg/g,平均值为1. 15μg/g;已达到了偏中度污染水平,并且具有着较高的潜在生态风险,尤其是在长江入海口南支与杭州湾内锑元素具有很高的潜在生态风险。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认为锑元素的主要物质来源为长江径流输入以及人为活动输入。  相似文献   

6.
为客观评价珲春盆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采集310组土壤样品,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地质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评价法等进行了重金属污染评价,采用主成分分析评价了研究区重金属含量水平。结果表明,参照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研究区各乡镇综合污染指数在清洁和警戒级别,污染水平较轻,但哈达门乡的Cr、英安镇的Cr和Cd超标率较高,达到10%以上。地质累积指数以吉林省土壤背景值为参评标准,Hg的超标相对突出,在马川子乡地质累积指数较高,超标率达到32.43%。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较小为轻微等级,只有马川子乡均值超150,达到中度危害等级,其余乡镇均为轻微等级。  相似文献   

7.
谭垚 《大众科技》2022,24(1):28-31
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与建设,城市人口的不断汇聚导致城市环境质量不断面临新的问题,迫切需要对城市表层土壤开展调查研究以获得污染来源和污染区域.文章利用X射线荧光仪采集表层土壤Cr、Ni、Cu、Zn四种重金属污染元素的含量,利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区域内四种元素含量等值线图和潜在危害指数等值线图,为污...  相似文献   

8.
顾桥塌陷区是淮南几个大型采煤塌陷区中一个比较典型的塌陷区域。本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就对顾桥塌陷区做了塌陷水体和沉积物的总量分析并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进行评价。评价结果看出,顾桥重金属的危害程度为Cd>Cu>Pb>Ni>Zn>Mn>Fe。  相似文献   

9.
城市重金属元素已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就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采用单项污染指数与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方法分析了五个区域的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及其传播特征,最后确定了污染源的位置.本文对模型进行综合,为使模型更符合实际情况,我们对数据进行补充,重新建立了双权重因子的模糊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0.
根据2013-2014年对乐清湾海域生态环境的综合调查结果,采用《近岸海域生态健康评价指南》(HY/T087-2005)中的河口及海湾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对该海域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显示,水环境健康指数、沉积物健康指数、生物残毒健康指数、栖息地健康指数和生物健康指数分别为10.89、10.00、8.87、5.00和16.46,海域生态健康指数为51.22。表明,乐清湾海域水环境处于亚健康状态,沉积环境处于健康状态,未受生物残毒污染,而栖息地和生物指标处于不健康状态。综合5类评价因子的的评价结果,判定该海域生态环境处于亚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11.
文章根据2012~2016防城港珍珠湾养殖区表层海水的调查资料,分析该海域海水的水质现状,并采用富营养化指数法和有机污染指数法,评价该海域的水质发展趋势。结果表明:2012~2016年红沙养殖区海域海水pH、DO、COD、DIP的年平均值均达到GB3097-1997《海水水质标准》二类海水标准;而历年DIN则均超出二类海水标准;整体看来,DIP、DIN的年间变化趋势与pH呈负相关;E平均值和A平均值在季节和年间的整体变化趋势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12.
广西近江牡蛎重金属污染状况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兰  叶开富  李健  蒋天成 《大众科技》2008,(12):100-101
通过对广西北部湾近岸海域近江牡蛎及养殖海水样品中的铜、镉、无机砷、铅、铬和甲基汞等重金属含量分析测定,探索广西近江牡蛎养殖环境与产品的污染状况;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对牡蛎的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3.
根据广西近岸海域2015年3、5、8、11月4个航次的海水水质监测数据,应用单因子法、有机污染指数法和富营养化指数法对该海域海水的质量状况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pH、DO、COD、PO_4~(3-)—P和DIN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其中各指标在钦州湾内、廉州湾内和大风江入海口超标明显。调查海域冬季(3月)海水状况好于其他季节(5月、8月和11月),由冬季(3月)到秋季(11月),调查海域受到有机污染的范围逐渐扩大,贫营养水平海水范围逐渐缩小,中营养和富营养水平海水范围逐渐扩大。  相似文献   

14.
采用风险指数法对葫芦岛市重点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重点地区土壤存在程度不同的健康风险和生态风险,其中重污染企业及周边地区金属锌存在高健康风险,采矿区及周边存在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5.
在环境监测中,对于土壤的重金属污染需要进行量化评级,不同的评级方式侧重于不同的评价侧向。本文提出一种兼顾单因子与多因子的计算方式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程度进行评级化的处理: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对城区内不一样区域的土壤里面的受到重金属的污染的状况进行准确的判定。这种综合评价方式,不仅更加客观,并且对于各行各业都有着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采用风险指数法对葫芦岛市重点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重点地区土壤存在程度不同的健康风险和生态风险,其中重污染企业及周边地区金属锌存在高健康风险,采矿区及周边存在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与冷原子吸收光谱(CV-AAS)对邯郸市峰峰矿区的郭二庄、羊渠河和陶二庄煤矿矸石山中的重金属元素进行了分析,并根据Hakanson提出的潜在的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其潜在的生态危害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Cu、Ph、Cd三种元素的含量超过了土壤的背景值,Cr元素的含量低于土壤的背号值;重金属元素的生态危害指数除Cd较高,其他三种元素都很低;这三个煤矿重金属生态危害程度都是低水平。但是,随着堆积年限的增长,重金属发生了转移,风险程度降低。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湘江长沙段底泥进行采样分析,研究其中V,Cr,Mn,Co,Ni,Cu,Zn,Cd,Pb和As等10种重金属的空间分布规律,利用Hakanson污染程度修正指数(mC_d),Nemerow综合指数(P_s)和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评估其环境风险。进一步的,本文还通过主成分分析(PCA)、聚类分析(HCA)和Pearson’s相关性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探究重金属的可能来源。  相似文献   

19.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日益增大,生产、生活的污染越来越严重。重金属污染由于传播速度快、危害时间久,成为环境污染的首要因素。对监测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及时发现污染源并进行处理,成为当前环境保护的关键。应用因子分析法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对监测城市的表层重金属污染进行整体研究,依据潜在生态危害评价法建立模型,确定污染源,并对污染治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文章根据2012~2016年珍珠湾养殖区海域表层海水的调查结果,评价该海域水质富营养化的变化趋势,并根据单因子指数法和超标率等评价指标,初步探究调查海域的主要污染物。结果显示:调查期间,COD和DIP整体上比较稳定,DIN和石油类波动范围较大;历年E平均值总体表现为递增趋势,但在2016年明显回落;总体来说,调查海域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和DIN,各评价要素污染指数变化总体来说较为平稳,DIN在2015年出现大幅度增长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