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程永平 《兰台世界》2007,(5S):22-22
地质科技档案的编研是地质档案信息的编辑,研究工作的简称,是根据地质勘探等地质行业工作的客观要求,对地质科技档案内容进行分析,按照一定的题目,将有关的档案信息进行加工,编辑成各种形式的地质科技档案编研成品的地质档案业务工作。[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地质档案是指地质工作活动的记录和成果,它是在地质调查研究、矿产勘探等活动中形成的科技档案。地质档案有地质原本档案和地质复制本档案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3.
张霞辉 《兰台内外》2023,(15):51-53
地质科技档案是地质工作的最重要原始记录,具有专业性、成套性、可利用性和继承性的特征。新时期,科技档案管理向科学化标准化方向转型,档案利用是实现地质科技档案价值的抓手,要积极服务于地质工作大局、提升地质档案文化软实力、发挥档案引领示范作用、提升地质科技档案文化的感染力方向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4.
方敏 《兰台世界》2007,(12S):15-16
地质工作是国民经济建设的先行和基础,地质科技档案在国民经济建设(如:能源、找矿、环保、地质灾害预警和治理、基础建设等方面)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地质科技档案只有通过收集工作获得。[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加强地质科技档案的管理,大力开发地质科技档案信息资源,是做好地质科技档案工作的基本要求。保管地质科技档案的最终目的就是提供利用,为了更好地,及时、准确地提供利用,一是必须对地质科技档案进行系统的整理。二是要编制科学合理的检索工具体系。地质科技档案检索工具必须具备四大功能:查找线索的功能;揭示地质科技档案内容的功能;对地质科技档案进行科学管理的功能;进行地质科技信息交流的功能。三是通过借阅、编研、计算机检索等多种形式提供优质服务。只有具备齐全、完整并实现了规范化、系统化管理的档案,才能做到收集齐全、分类准确…  相似文献   

6.
一、电子技术的发展对传统科技档案形成的影响 地质科技档案主要包括原本地质科技档案、复制本地质科技档案及地质科学资料三大类。长期以来,原本地质科技档案以其资料原始、系统、完整、保存期长,能真实记录历史等特点为国家地质矿产管理部门及广大地学工作昕重视,也为广大基层保管单位昕采纳自地质部颁发《地质档案原本立卷归档的具体办法》至今,基层地质档案保管单位一直沿用一国土资源部颁发《关于开展成果地质资料电子件汇交工作的通知》([2002]93号)以后,随着电子计算机在地质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档案材料的形成.使用和管理都在向数字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改变了传统原本地质科学档案的形成、制作和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7.
在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当今社会中,地质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必须树立全面的地质档案工作效益观。正确区分档案管理工作效益和档案利用效益,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促进地质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  相似文献   

8.
质科技档案是地质部门在地质调查、矿产勘探、探测试验、专题研究等生产技术活动中产生的地质成果档案,它具有科技档案的一切性质和作用,同时具有自己的特点。1地质科技档案种类的多样性地质科技档案种类的多样性已为大家公认,概括起来有:为社会公益性提供基础资料的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及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图及其说明书、区域航空、物探及遥感、地质调查资料;矿产普查、详查、勘探报告和生产勘探报告、闭坑报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勘察资料;利用物探、化探、遥感方法对多种地质体,如地质现象进行地质工作所形成的地…  相似文献   

9.
倪云英 《浙江档案》2001,(10):27-27
一、建立地质科技档案信息网络的构想 1.地质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网络的目标 目前,各行各业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络,地质科技档案作为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有自己的网络,快速而有效地提供各种层次和各种需求的信息服务,促进地质科技档案馆信息服务的社会化.地质科技档案馆信息网络应建立各种检索系统,如主题目录、案卷目录,分类目录等,实现各项业务工作自动化.从而在信息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上,以及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所突破,方便、快捷、有效地为用户提供各种信息和检索查询以及网上服务,为社会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0.
地质科技档案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为充分发挥其在国民经济建设特别是发展矿业中的作用,国土资源部提出了“地质科技档案数字化、馆藏机构标准化、社会服务网络化”的要求,并制定了在“十五”期间完成重要地质科技档案的数字化工作,力争早日达到建成数字化地质档案馆的目标。广西地质档案馆十分重视,已启动该项目。笔在参与此项目运作过程中结合工作实践对地质科技档案数字化建设进行粗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张岚 《陕西档案》2013,(6):36-37
地质科技档案除提供给国家和出资人使用外,也是地勘单位掌握资源分布规律,开展后续地质工作和科研攻关,预测和发现新资源的重要资料依据,是技术人员须臾不能缺少的信息资源,具有重要的研究利用价值和长期保存价值地质科技档案既是地勘单位的重要工作成就,又是继续发展壮大的技术信息依托。地质科技档案管理已经成为地勘单位重要的技术保障工作,对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服务质量,提升管理水平具  相似文献   

12.
正信息化是档案管理的必由之路。作为地勘基层的档案管理者,要以信息化建设推动科技档案管理工作,把建立地勘基层档案信息网络,实现科技档案数字化、资源共享、服务对象与需求扩大化,当成义不容辞的职责。一、地勘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内涵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地质工作的广度与深度也有  相似文献   

13.
刘静 《航空档案》2004,(10):173-174
本文从地质勘查单位所保存的科技档案的现状入手,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和意义。时地质勘查单位的企业化经营具有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任何一个地质科研项目,都须经历立项、论正、项目研究及鉴定等三个阶段才能研究完成,而每个阶段都必须查阅、利用大量的地质科技档案信息。因此,档案人员根据科研项目工作的实际,围绕科技项目用时、准确地提供各种相关档案文献资料,充分发挥地质科技档案信息在地质科研项目中的作用,实为应尽之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地质资料是指在地质生产工作中形成的文字、图表、声像、电磁介质等形式的原始地质资料、成果地质资料、实物地质资料以及地质科技档案等①。地质资料汇集了几代地质人的智慧和汗水,客观地反映了地球内部形态及变化。作为地质资料管理机构,  相似文献   

16.
从表中所列的数字看,地质科技档案利用卷次整体呈下降趋势,而在1996年至1997年出现的高峰期,则是由于地质立项、地质报告编写和工作查考的需要,而从事科研和档案编研却没有一次。文书档案、人事档案与会计档案的利用卷次与前述利用人次相符,文书档案的利用多是工作查考、职称评定;人事档案利用卷次的增加,主要是在办理职称评定、工资变动、医疗保险以及处理劳动合同关系等方面工作时,均需抽出档案原件,如职称评定需本人年度考核表,工资变动需借年度考核表和工资审批表,退休职工参加医疗保险需借退休审批表等等,因此,需要反复拆装档案原件,这…  相似文献   

17.
1地质档案的特点1.1多样性。地质科技档案,概括起来有:为社会公益性提供基础资料的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及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图及其说明书,区域航空、物探及遥感、地质调查资料;矿产普查、详查、勘探报告和生产勘探报告、闭坑报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勘查资料;利用物探化探、遥感方法  相似文献   

18.
杨柳 《兰台内外》2013,(3):60-60
一、原始地质资料的重要性地质科技档案主要分为原始地质资料、成果地质资料及地质科技资料三大类。原始地质资料是地质工作者在野外工作,通过测试、分析所取得的第一手资料,其中包含了大量地质资料二次开发的可利用信息。  相似文献   

19.
煤田地质档案是煤田地质勘探工作的真实记录,反映了煤田地质勘探业发展的全过程,是煤田地质勘探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田地质档案以煤田地质科学技术档案为主体,包括文书档案、基建档案、设备档案、会计档案、干部档案和其他方面的档案。做好煤田地质档案工作。提升煤田地质档案管理水平,对促进煤田地质勘探业的快速发展,为国家挖掘更多的煤田地质矿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国档案科技工作是档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系统梳理了档案科技工作的发展历史,并将其划分为萌芽初创、断层停滞、复苏重建和稳步发展四个阶段;从档案科技管理和档案科技研究两个方面对"十一五"期间的档案科技工作进行全面阐述,深入总结了当前我国档案科技工作的现状,既肯定档案科研管理机制、科研格局、科技水平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同时也指出了科技经费、自主性科研成果、成果转化、人才建设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最后对"十二五"期间我国档案科技工作的发展方向进行了科学预测,尤其是从工作目标、工作理念、科技管理、成果转化、经费保障以及人才建设等方面对"十二五"期间的工作重心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