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汉语中的词与短语的界分,是一个长久以来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文章从现代汉语中的同素反序现象入手,运用历时语言学的分析方法,认为同素反序现象是现代汉语在造词过程中一种介于词和短语之间的过渡的状态,是由以单音节文言词向双音节现代汉语合成词过渡过程中的一种运动状态。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探究普通话f声母在闽南方言中的痕迹这一角度出发,结合闽南方言的语言实际,揭示了上古无轻唇音以及中古重唇音分化出轻唇音的语音规律.闽南方言的部分双唇音保留了上古声母无轻唇音的语言现象,而部分舌根清擦音也变相地反映了中古唇音分化的语音规律.在闽南方言这一共时语言平面上,我们可以深刻地认识汉语的历时语言现象,即汉语的层次性与系统性.  相似文献   

3.
在鲁迅的作品中,确实存在着大量的组成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的两个字与通常使用顺序颠倒的情况,有人把它概括为同素反序现象,把这种词叫同素反序词。正如史世辉同志在《鲁迅作品中的同素反序词》(1995年4月10日《语文报》第七版)一文中所例举的“慰安”“漏泄”...  相似文献   

4.
同素反序词及其语音修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汉语语汇中,有少量词是靠语素换位构成的,即同素反序词。同素反序词包括同素同义词和同素非同义词。同素反序词丰富了汉语语汇,为人们精确表达语言创造了条件,同时在语音修辞上又有自己的独特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闽南方言与文化是一种地域文化的具体体现,更是一种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闽南方言是一种非常强势的语言类型,但随着普通话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闽南方言以及文化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强势,甚至已经开始出现逐渐消亡的现象。基于此,想要让闽南方言与文化得到传承与发展,可以在小学语文地方课程中融入闽南方言与文化,凸显出其文化体系在小学语文基础课程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闽西地区交叉着闽南话次方言的龙岩话与客家话两大方言系统,在全国方言复杂程度仅次于海南岛,推广普通话任务特别艰巨。本从闽西方方的形成、特点及其与普通话的主要区别,探索了闽西方言与普通话的对应规律。  相似文献   

7.
闽西地区交叉着闽南话次方言的龙岩话与客家话两大方言系统,在全国方言复杂程度仅次于海南岛,推广普通话任务特别艰巨。本文从闽西方言的形成、特点及其与普通话的主要区别,探索了闽西方言与普通话的对应规律。  相似文献   

8.
文章针对闽南方言者在歌唱发声中因方言带来的问题,从汉语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闽南方言的语音特点,从发声学的角度探讨歌唱发声的方法,并通过分析比较普通话和闽南话的声母和韵尾,从而认为:影响闽南方言者歌唱发声的主要原因是声母和鼻音韵尾的发音,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20,(52):1-2
闽南地区存在多种方言,在闽南方言的影响下,闽南人的普通话中带有浓重的地方腔,学生的汉语拼音教学也成为了一个教学难点。新课标对小学语文低年级的汉语拼音教学非常重视,它是一年级学生开始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的重要工具。因此,本文分析了闽南地区方言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探讨怎样在闽南方言地区开展拼音教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典型的个案分析,对方言同素逆序词进行历时考察,归纳出同素逆序词在方言中淘汰保留的13种模式.运用"优选论"的研究方法,分析制约关中方言中同素逆序词发展使用的忠实性制约条件和标记性制约条件,从不同候选项对制约条件等级序列的违反程度,比较这些生成的输出形式的合格程度,得出优选项并说明其在方言中的和谐性,对关中方言中同素逆序词的发展加以分析解释.  相似文献   

11.
闽南方言语音系统与普通话语音系统在声母、韵母、声调上存在相异性,在相异性中也体现相关对应性.应加强闽南方言应用研究,建立闽南方言与普通话的语音系统迁移参照系.以音位本位进行教学,编写学生的语音档案,以多样的口语艺术形式提高发音训练的能动性和效果.让学生树立"研究语音"的思想,充分发挥学生对方音矫正问题的能动认识.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词族的角度对吴方言中以“吃”作为构成成分的词语,即“吃”字的同素词族进行了考察与描写,并通过与普通话进行比较。归蚋出这个词族在词义引申、词法和词义的理据性方面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3.
现代汉语同素反序词论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现代汉语同素反序词的研究以往主要集中在对它的规范、辨析及它所起的作用等方面.对现代汉语同素反序词内部进行全面考察后,认为该类词在语音、语义、结构、功能等方面都有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可寻.  相似文献   

14.
对中古遇摄在闽地闽南方言区的厦门、泉州、漳州和龙岩四个代表地区中的读音分布进行比对,观察四地方音的音类差异现象,得出遇摄在四地方音中的历史音变方式,共分为闽语内部的自主音变、城区方言影响的离散式音变、普通话影响的叠置式音变、客家方言影响的渗透式音变和江东方言影响产生的例外音变等五种音变方式。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收集闽南南安市多所农村初中学生的大量的作文,挑出其中存在方言词汇语病的句子,进行归类,然后逐一和普通话进行对比,主要从名词误用、动词误用、形容词误用三个方面对学生作文中的混入方言词汇的病句做较为详尽的归纳分析。  相似文献   

16.
闽南方言是汉语中保留古汉语成分比较多的一种重要方言。因此,对闽南方言词语的用字的考证,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它不仅有助于对闽南方言的源流作更深入的研究,而且对汉语史及汉语词汇学、训诂学的研究也有促进作用。 厦门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汉语方言研究室主编的《普通话闽南方言词典》(下简称《词典》)的问世,为闽南方言考本字工作翻开了新的一页。《词典》的编者根据古今语音的演变规律以及音准义对的原则,考求出了一大批音义相符的方言本字。  相似文献   

17.
中日两国自古以来文化交流频繁,两国同属汉字文化圈,虽然都使用汉字,却又有微妙的差异。两国汉字词中,有不少由相同汉字构成但字序相反的词,国内语言学界将这类词称为"同素反序词",而日本则称其为"镜像语"。本文拟对汉日同素反序词进行分类,对其词义进行对比分析,并阐述产生的原因,以便日语学习者能更好地掌握和运用同素反序词。  相似文献   

18.
闽南话的“有”和“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闽南话的“有”和“无”在口语中很常用,从词性说,可以是动词、形容词、副词;在句子里组合能力也很强,能构成多样的句式。有些用法在其他方言乃至普通话或古汉语中都很少见,很有方言特色。闽南人  相似文献   

19.
从词汇扩散理论看平顶山新派方言古入声字语音的变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平顶山方言中的古入声字在青年人中正处在快速的演变状态,这次演变是一项还未完成的正处在动态的演变过程中的语言变异现象。在这次变异中,方言中与普通话归类不同的古入声字在声、韵、调诸方面都趋向于和普通话语音系统对应一致。这种变异现象不是方言语音系统内的连续性的音变,而是在普通话影响下的方言语音特征的突变现象,用词汇扩散理论来解释这个音变最为合理。  相似文献   

20.
同素异序词是指构词语素与普通话相同,但语素顺序与普通话相异的词。《李十三十大本》属清代陕西著名剧作家李芳桂的皮影戏剧本集,其中保留了大量的近代汉语异序词,这些异序词的形成原因主要有:1.古汉语同素异序词的继承。2.双音词凝固过程中出现的必然现象。3.方言的影响。4.照顾韵脚的需要。探讨这些异序词的形成原因,对词汇史研究、训诂学、文献整理、修辞学等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