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运动型问题     
1运动型试题的特点及命题方式用运动的观点来探究几何图形变化规律的问题称为运动型问题,此类问题的显著特点是图形中的某个元素(如点、线段、角等)或整个几何图形按某种规律运动,图形的各个元素在运动变化的过程中互相依存、和谐统一,体现了数学中“变”与“不变”及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的辩证思想,  相似文献   

2.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4的第110页明确指出:(第1步)先用向量表示相应的点、线段、夹角等几何元素;(第2步)通过向量的运算,特别是数量积来研究点、线段、夹角等元素之间的关系;(第3步)把运算结果“翻译”成几何关系,从而得到几何问题的结论.这就是用向量方法解决平面几何问题的“三部曲”.  相似文献   

3.
当平面图形的某些几何元素(如点或线段)在一定条件下运动时,与此相关的某些几何量(如线段长、周长)的大小在某个范围内有规律地变化,而这个变化会存在最小值,我们称之为最短路径.  相似文献   

4.
<正>《课程标准(2022版)》指出,在“图形与几何”领域包括“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和“图形的位置与运动”两个主题。其中“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主题在内容要求中明确,第一学段是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简单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能对图形分类,会用简单图形拼图;第二学段是结合实例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体会两点之间所有的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之间的距离。与《课程标准(2011年版)》、  相似文献   

5.
正运动问题是以三角形、四边形或圆为背景,用运动的观点来探究几何图形变化规律的问题。这类题的特点是:图形中的某些元素(如点、线段、角等)或整个图形按某种规律运动,图形的各个元素在运动变化过程中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考查学生的分类讨论、转化、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等思想方法。解决这类题的基本思路是"以静制动":即将运动的元素看成静止的元素;解题时,要对几何元素  相似文献   

6.
所谓“双端点运动线段”,是指两个端点都在某个图形上运动的线段.与“双端点运动线段”有关的最小值问题的解题策略是:给“双端点运动线段”找到“替身”——“单端点运动线段”,然后利用“垂线段最短”确定“替身”的最小值.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有一类运动型问题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考试题中.这类问题的显著特点是:图形中的动点或动线按某种规律运动。各个动点或动线在运动变化的过程中互相依存,要探求动点或动线运动到何位置时满足某种特定的“图形条件”.解答这类问题时。要分析运动变化中的“图形性质”。进而挖掘出题中的“图形条件”,得出相关线段间的关系式。然后用未知数表示关系式中的线段长度。  相似文献   

8.
线段、射线、直线是几何中的基础图形,也是考试必考的基本知识点,其中线段长度的计算、线段的中点、线段和直线的性质是该部分的重点,是同学们学习时需要重视的地方。一、线段 1.线段的特点:(1)线段是直的;(2)有两个端点;(3)可以度量。2.线段的表示方法:(1)可以用表示线段的两个端点的大写字母来表示,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9.
几何最值问题是指在几何图形中,因某个(几个)元素在限定条件下变化时,求与之有关的某些几何量的最大(小)值,取值范围,这类问题一般涉及面广,综合性强,有一定的难度,从变化中寻找解题方向,现就其常用策略举例简解如下: 一、利用几何公理、定理 如两点间距离以所连线段最短;直线外一点到直线上所有线段最短;直径是圆中最长的弦等。  相似文献   

10.
当平面图形中的一些几何元素在一定条件下变动时,与变动元素有关的某些几何量的值仍保持不变,求出这些不变的值,这就是几何中的定值问题。求解定值问题常用的基础知识有:(1)同(等)底等(同)高的三角形面积为定值;(2)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或圆周角所对的弧长或弦长为定值;(3)圆幂定理中,若切线长不变,则割线两部分之积为定值;(4)两条对角线为定长的平行四边形的各边平方和为定值;(5)在已知线段的同侧,且对线段两端点所张的角大小不变的各点,在过这线段两端点的同一个圆上。若能巧妙而灵活地利用上述结论求解定值问题,常常会使问题简单获解。下面举例说明,希望能够对同学们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1.
曾德花 《湖南教育》2002,(13):28-28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下文简称《标准》)在“知识与技能”目标对“空间与图形”的要求是:“经历直观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获得初步的测量(包括估测)、识图、作图等技能。”具体内容包括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标准》在“数学思考”目标中的要求为:“在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依据这些要求,在“空间与图形”教学中,要注意以下问题。一、充分让学生看图形“横看成…  相似文献   

12.
动态问题的解题方法主要有:1.“化动为静”,了解图形的运动变化过程,画出变化中的不同图形,并逐一研究;从动点、动线到动形,从移动、折叠到旋转,从运动变化(动)中寻求图形间(静)的位置关系.2.用动态思想,“动中求静”,抓住运动变化中的“不变量”、“不变图形”等为“向导”,以不变应万变,  相似文献   

13.
双动点线段是指线段的两个端点都在某个图形上运动的线段.由于线段的两个端点都在运动,因此增加了解决问题的难度.这类问题的解题策略是:消点——将双动点转化为单动点,然后利用“垂线段最短”确定单动点线段长的最小值,进而得到双动点线段长的最小值.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4.
“蚂蚁爬行最短路径”是中考的常考题型,问题将三视图与空间几何相结合,考查空间转化和实际应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是破题的核心定理,解题时需要在展开图形中构建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来求线段长.文章结合2021年南京市的中考压轴题,开展解题探究,并进一步总结拓展.  相似文献   

15.
求几何元素间的函数关系,是近年来中考试题中的一类常见题型,这类试题综合知识点多,解题技巧性强,在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和解题能力方面有独到功能.下面对这类问题的类型及解法作一简析.一、线段关系的函数问题解决这类问题应从图形分析入手,以静制动,利用图形的几何性质,求出线段间的函数关系.例1如图1,在矩形ABCD中,AB=6cm,BC=8scm,圆O是以BC为直径的圆,点P在AH边上运动(不运动至AD的两个端点),BP交圆O于点Q,连结CQ.(1)设线段BP的长为xcm,CQ的长为ycm,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和自变量工的取值范…  相似文献   

16.
运动变化题,是随着图形的某一元素的运动变化,导致问题的结论改变或者保持不变的一类几何题,它揭示了“动态”与“静态”、“一般”与“特殊”的内在联系,解题的关键是分清几何元素运动的方向和路径,并注意运动过程中哪些是变量,哪些是不变量,通常要根据几何元素所处的不同位置分类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7.
在几何问题中,巧遇“中点”,通常联想构造三角形的中位线,将图形中的线段连接起来,以便快速解题,现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8.
图 1是平面几何中常见的一类图形 .一般把它看成是过△ABC内一点O作AD、BE、CF分别与三边交于D、E、F所成的图形 .本文将探讨这个图形中一些线段比之间的关系问题 .为叙述方便起见 ,在本文中称AB、BC、CA、AD、BE、CF等六条线段为基本线段 ,称A、B、C、D、E、F、O等七个点为结点 .在这类图形中 ,每条基本线段上恰好有三个结点 .文中所说线段 ,均非有向线段 .本文提出两个观点 :( 1 )在此类图形中 ,存在着多组“若干条线段比的乘积等于 1” ;( 2 )可以用“封闭运动法”找到那些乘积等于 1的线段比 .在本文中…  相似文献   

19.
图形中的动态问题是以图形为背景,渗透运动变化的一类几何问题,它集质点的运动、线段的移动、图形的变化于一身,集几何、代数知识于一体,是数与形的巧妙结合.此类问题常常情景新颖、解法灵活、难度大,思考性和挑战性强,能较好地考查学生综合能力.本文从“动”与“静”的辩证关系着手,探究解决此类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20.
(本讲适合初中 )前苏联数学家亚格龙将几何学定义为 :几何学是研究几何图形在运动中不变的那些性质的学科 .我们把几何图形的运动叫做“几何变换” ,常见的几何变换有平移、对称与旋转 ,它们都是“保距变换” ,即一个几何图形运动到一个新的位置时 ,这个图形上任意两点的距离保持不变 .本文就平移变换在解竞赛题中的应用加以介绍 .1 基础知识平移变换是使图形F1上的点沿同一方向平移同一距离得到图形F2 .平移变换前后的图形具有如下性质 :( 1 )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 ;( 2 )对应角的两边平行且方向一致 .例 1 如图 1 ,六边形ABCDEF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