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传统筝曲《高山流水》源自同名古琴曲,现今广泛流传的《高山流水》主要有三种同名不同曲版本。它们的音乐来源、内容各不相同,分别属于山东、河南、浙江三大筝派。通过比较三首同名古筝曲在曲调、演奏技法及风格等方面的特点,浅析三大古筝流派形成《高山流水》的背景,体现了三派筝曲《高山流水》的强烈地域性特色及鲜明的音乐风格特征。这三大筝派《高山流水》作品的比较与分析对于理解我国地方筝曲的音乐特点和推动传统筝乐的传承与发展具有一定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2.
山东筝派是北方筝派中很重要的一个分支,山东筝派拥有着大量的传统演奏技法与曲目,为中国的古筝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曲目与演奏支撑。本文将以山东筝派传承人赵登山先生创作的《铁马吟》为切入点,分析山东筝派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3.
浙江筝派在我国的流派之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影响。浙江筝主要流行于杭州地区,现在广泛分布于浙江、江苏一代。浙江筝曲以淡雅、含蓄、明快、清秀的风格著称,《将军令》这一乐曲在创作技法与演奏风格上就充分展现了浙江筝曲的演奏风格。  相似文献   

4.
浙江筝派在我国的流派之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影响。浙江筝主要流行于杭州地区,现在广泛分布于浙江、江苏一代。浙江筝曲以淡雅、含蓄、明快、清秀的风格著称,《将军令》这一乐曲在创作技法与演奏风格上就充分展现了浙江筝曲的演奏风格。  相似文献   

5.
黄汨芬 《铜仁学院学报》2009,11(2):100-102,115
浙江筝派是中国古筝艺术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作用的重要流派,在演奏风格上清丽秀美,长于含蓄淡雅的艺术表现,其旋律、音韵和谐。文曲典雅文静、厚重古朴,武曲奔放华丽、气势磅礴。在演奏技法上除继承传统的的浙派技法以外,还借鉴、学习了琵琶、三弦、扬琴乃至西洋乐器的演奏技法,同时对其他筝艺流派的技法也加以学习和发展。浙江筝派中一些极富特色的演奏技法对其鲜明的艺术风格的完整体现起到了很大的、甚至是关键性的作用。这些技法也是浙派筝曲创作中表现力最突出的部分,同时,这些技法也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筝艺各流派的发展。浙江筝中的特色演奏技法有些是承袭传统技法并加以改良的,有些是为了拓宽乐曲的表现力而创新出来的。其中经过实践的检验、时间的磨练而存留下来的部分,无疑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6.
郝军 《闽江学院学报》2008,29(6):126-128
每个流派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演奏技法、风格特征。对传统筝派进行主要特征的比较研究,可以使我们在了解某一流派的同时,横向深层次地掌握其它流派所蕴藏着的内容,从而对古筝这门艺术有一个全方位的认识。阂筝和客家筝派都是我国古筝重要流派的代表,由于地域和渊源关系既相辅相成又各异其趣。本章希望通过两个流派的演奏技法、音韵特点和演奏风格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阐述两个流派演奏中特点特色及音乐风格。  相似文献   

7.
筝曲《陈杏元和番》是河南筝派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该作品无论是在演奏技巧上还是在音高曲调上都具有非常显著的河南筝派的特点。论文主要从筝曲的曲式结构、音高、节奏方面对筝曲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旨在得出该作品在音高、节奏等方面创作技法的特点,给广大古筝学习者提供较深层次的理论指导,让学生在学习该作品时可以更深入的理解、认识《陈杏元和番》的音乐特点。  相似文献   

8.
山东筝作为全国“北派”筝乐的杰出代表,是全国最为影响的流派之一.本文从《四段锦》中透视山东筝的演奏特点,进而对山东筝的演奏技法及特点略做阐述.  相似文献   

9.
山东和河南地域相连,人文相近;山东筝派与河南筝派作为中国古筝的两大传统流派,彼此影响较深。两派古筝艺术的代表人物:赵玉斋大师和曹东扶大师,他们有属于自己独特的演奏技术和自成体系的加花规律;有一批内容丰富多彩,艺术表现形式完美的创编筝曲,他们使传统古筝从民间走向高等专业艺术院校,是现代古筝艺术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他们的古筝艺术特征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文章从古筝艺术的起源与形成、古筝演奏技术、音乐内容及表现形式"等方面入手,根据大量搜集整理的资料素材,多角度,多层面分析两位大师的古筝艺术成就,抛砖引玉,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刘俊 《华章》2011,(35)
河南筝派作为九大筝派中较早的系派,与其它系派一样有着自己发生发展的成因、在其流变、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批代表人物,他们在演奏技法保持了传统的技法形态.时至近现代河南筝派中涌现出一批新派筝家,在技法和曲风上的大胆创新,远离了传统的古朴气息,取而代之的是现代的信气息.  相似文献   

11.
《云裳曲》作为陕西筝派优秀的代表曲目,无论从演奏技巧还是艺术表现力方面,完美的诠释了陕西筝派的艺术内涵和艺术特色。在本文中,笔者通过演奏实践对这首作品左右手的演奏技巧进行分析,并对《云裳曲》的艺术表现力进行了全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古筝艺术在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发展中一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与民间音乐的创作和表演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因而,古筝流派的形成也受到了民间音乐的深刻影响,吸收和融合了丰富的民间音乐元素。我国的筝派分布辽阔,北方地区主要有山东筝派、河南筝派、山西筝派三大流派,将北方筝派音乐的明朗、高亢、浑厚、质朴、刚劲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展现。这三大筝派的艺术风格各有所长,千姿百态,但共同之处在于自身流派形成的过程当中都深受本地民间音乐的影响。因而,在本文的研究中,笔者将对北方三大筝派形成与本地民间音乐之间的密切关联进行一一的解析,从而使演奏者在对不同筝派音乐的演奏处理中能够准确的把握音乐风格,并进行合理的演奏诠释。  相似文献   

13.
毛丽华 《文教资料》2012,(8):98-100
"音之起,由人心声也"。本文通过对若干筝曲演奏实例的分析论述,阐释了筝曲演绎中的乐感培养及对二度创作的重要意义。对乐曲的"乐感"感知及如何进行"乐感"的表达,使其真情流露。以《林冲夜奔》为例,阐述如何运用演奏技法等手段,力争完善二度创作。  相似文献   

14.
古筝,音域宽广,庄重优雅,古典有朝气的弹拨乐器。陕西地区为筝的发源地,可“真秦之声”的筝乐却近于绝响。但在先人前辈的不断探索和努力下,我们得以进一步了解学习陕西筝曲的优秀内容。陕西筝曲风格特色鲜明,音律特殊,有着特殊的两个游移变音,左手的按弦也较多地使用大指,曲风细腻,委婉中有悲凉,激昂之中也不少抒情。本文将对陕西筝派的一些技法特点进行探究,结合陕西筝派筝曲的音乐素材、乐曲的风格,分析学习陕西筝派的技法特点,进一步加深对陕西筝曲的认知,以更好地演奏陕西筝曲。  相似文献   

15.
古筝,音域宽广,庄重优雅,古典有朝气的弹拨乐器。陕西地区为筝的发源地,可“真秦之声”的筝乐却近于绝响。但在先人前辈的不断探索和努力下,我们得以进一步了解学习陕西筝曲的优秀内容。陕西筝曲风格特色鲜明,音律特殊,有着特殊的两个游移变音,左手的按弦也较多地使用大指,曲风细腻,委婉中有悲凉,激昂之中也不少抒情。本文将对陕西筝派的一些技法特点进行探究,结合陕西筝派筝曲的音乐素材、乐曲的风格,分析学习陕西筝派的技法特点,进一步加深对陕西筝曲的认知,以更好地演奏陕西筝曲。  相似文献   

16.
廖婷 《华章》2010,(11)
追溯古筝的历史源流和形制、介绍古筝八个流派技巧或风格的主要特征和代表曲目,阐述了传统的演奏技法特点和现代筝在指法、曲谱及调式上的突破,以及众多的古筝演奏形武.  相似文献   

17.
河南筝,在以曹东扶为代表的河南筝乐人群体对其曲目的编订和相关筝乐活动的推动下,成长为独具地方性艺术风格的音乐。而河南筝中有一部分乐曲是在板头曲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并逐渐在全国得到广泛的认知。本文拟通过对河南筝曲《陈杏元和番》的曲式结构、旋律、节奏等进行分析,探寻筝曲中的板头曲元素。  相似文献   

18.
易璇 《考试周刊》2009,(11):56-57
筝是中国传统民族乐器宝库中最古老的乐器之一。本文对河南筝派的历史渊源、演奏技术及流派代表人物进行了浅要的叙述。  相似文献   

19.
古筝教学中的摇指技巧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乐器中分为了弓弦乐器、吹管乐器和弹拨乐器,古筝是弹拨乐器的一种.古筝是一件演奏技法复杂而深奥的乐器,历史悠久,在时代的变迁中逐渐形成了山东筝派、河南筝派、客家筝派、潮州筝派等著名的八大地域性流派.并且延续到了今天,从而成为中国音乐艺术中珍贵的艺术遗产,也奠定了古筝在中国传统音乐中重要的地位以及赋于了它厚重的文化底蕴.他与其他乐器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颗粒性强,他是以手指弹弦奏出由点与点的连接组成的乐音来延长发展音乐.在演奏歌唱性较强的旋律和长音时,只靠单弦的震动无法保持声音的延续和音乐的连贯.因此,在弹拨乐器中,几乎都有以快速方法反复弹奏同一个音的技法,如:如琵琶的“轮指”、扬琴的“密竹”、三弦的“捻指”等.  相似文献   

20.
当今筝曲创作手法日益丰富、创作技术不断提升,在创作新作品时往往会对古筝演奏技法的要求逐步提高。本文将重点针对古筝演奏技法创新这一主题进行展开论述,以现代筝曲《太阳的影子Ⅳ》为例,论述该作品中新颖的演奏技法如何表现作品内容以及作者内心情感,阐明古筝技法创新对于筝曲创作发展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