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教学分析吃的学问首先从人为什么吃食物和吃什么开始,只有知道了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营养成分和不同的营养成分有不同的作用,以及不同种类的食物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不同,学生才可能关心自己的饮食状况。从研究吃什么开始,还有利于学生从自己熟悉的食物入手,学习营养知识,建立相关概念。为了帮助学生把食物与营养成分联系起来思考,本课以给食物  相似文献   

2.
吴钟娴 《科学课》2009,(12):48-50
教学分析 《祝你胃口好》是《吃得好吗》单元的第四课。这一课的教学活动是在前三课的教学活动的基础上展开的。前三课的学习活动引领儿童探究了我们吃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吃食物——我们吃下去的食物都到哪里去了,让学生懂得了人的基本饮食结构以及营养成分与人体生命活动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3.
教学分析 《祝你胃口好》是《吃得好吗》单元的第四课。这一课的教学活动是在前三课的教学活动的基础上展开的。前三课的学习活动引领儿童探究了我们吃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吃食物——我们吃下去的食物都到哪里去了,让学生懂得了人的基本饮食结构以及营养成分与人体生命活动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4.
一、教学分析 《我们吃什么》属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的教学内容。四年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科学合理的营养是其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本课作为单元的第一课,重点在于让学生认识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其作用,了解人体所必需的营养成分。同时,通过分析常见食品营养成分和研究食品标签等活动,引起学生对营养和健康问题的关注,让他们意识到食物多样化的重要性,从小树立科学饮食的意识和习惯,为一生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5.
<正>一、教学片断师:同学们看了老师大屏幕上播放的这些食物后,你有什么想法?生1:这些食物是人们生活中的日常用品。生2:就想吃下去这些食物。生3:吃食物是为了维持生命。生4:吃食物是为了活下去。生5:吃食物是为了长身体。生6:食物中含有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生7:我在课外书上看到,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主要是蛋白质、淀粉、脂肪、盐类、维生素、水,缺少这些营养成分,人就不能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教学分析 《食物的营养》是《食物与健康》单元的第一课。本课是第一课时,从学生的一日三餐人手,让学生通过挑选自己喜爱的食物、了解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等活动,体验到合理饮食的重要性,进而自己能设计出营养合理的一日三餐的食物种类。  相似文献   

7.
《食物的营养》是冀人版小学《科学》三年级《食物与健康》单元的第一课。教材从学生的一日三餐入手,设计了“让学生挑选自己喜爱的食物”“了解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等活动,希望他们通过学习体验到合理饮食的重要性,进而能自己设计出营养合理的一日三餐的食物种类。  相似文献   

8.
《一天的食物》是食物单元的起始课。起始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本单元的兴趣,承担着“引导孩子们开始关注食物,关注自己吃的食物”这一任务。通过让学生回忆一天中吃过的食物,完成一次全班性的调查活动,发现原来我们一天中吃到的食物是那样丰富,而且还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类别。  相似文献   

9.
做个营养师     
同学们,在做好作业的前提下,如何使自己的暑假过得更充实、更有意义呢?搞一些简单的调查实践活动也是一个可行的办法。同学们可以按照下面的介绍自己去试着做一做。我们的生长发育和学习生活都离不开营养,而营养的主要来源则是食物。那么,是不是吃的东西越高级越有营养呢?是不是每天吃最喜欢吃的食物最好呢?调查一下:同学们自己平常都吃些什么食物?查一查有关资料,看这些食物各含有哪些营养成分?哪些成分是帮助我们长身体的,哪些是为我们活动提供能量的,还有哪些是维持生命所必须的?根据你的身体状况,设计一份适合你自己的早…  相似文献   

10.
把营养留住     
宝宝吃什么,从来都是妈妈的头等大事。买这个、买那个,什么有营养就给宝宝吃什么。可是,你知道吗,如果你的烹饪方法不当,会造成食物中营养成分的流失,这时候,再好的食材也无济于事。  相似文献   

11.
一、教学目标 1.说出食物中所含有的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淀粉、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2.尝试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实验的方法检验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相似文献   

12.
黄建喜 《科学课》2008,(9):42-43
教材分析 《食物中的营养》一课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研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第二部分是营养成分对身体的作用。其中第一部分在获取知识方面,让学生了解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其来源。食物中有哪些营养这一问题具有挑战性。教材选取了比较适合儿童探究发现的蛋白质、脂肪和淀粉这三种营养成分,力图引导学生自行研究。在归纳总结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介绍了食物里所含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食物来源及其对人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从前教书的时候,我很喜欢和学生们讨论早餐都吃了些什么,问他们知不知道自己吃的东西来自什么地方。比如面包,它用的面粉当然来自麦子,但那些麦子又是哪里生产的呢?其实,即使鸡蛋、火腿、牛奶和黄油这些最不起眼的食物,也都各有身世。什么是全球化,答案实在无须外求,我们的饭桌就把我们和全世界不同的地方联系起来了。  相似文献   

14.
好玩的锐角     
#如果你是一种食物……#
  食物
  作为吃货的你,总是想着吃什么,什么好吃。有没有设想过自己是一种什么食物呢?  相似文献   

15.
一、教材再设计教师首先要读懂教材,善于抓住教学目标,并且围绕主要目标设置教学活动,对教材进行再设计。如我在上《食物的营养》《、人的生长发育》《、消化器官》时,设计了4个内容,分别是《认识食物的营养》《、饮食与健康》《、选择健康食品与人的生长》《、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第一课时,从记“录我一周中食物的种类和数量”开始,讨论和交流食物中所含的营养成分及辨别方法,进行营养成分的检验。第二课时,小组讨论并交流什么是科学饮食,教师提供淀粉、脂肪、蛋白质能量的资料及相应年龄段每天所需要的能量,让学生计算一周中食物产生的…  相似文献   

16.
教学《食物的营养》一课的一般思路是:先讨论“我们每天为什么要吃食物”引出食物里的营养成分及其对人体的作用;接着由教师教给学生三种检验食物的方法;然后学生用这三种方法去检验常见食物的营养;最后对学生进行营养保健教育。  相似文献   

17.
教学分析《食物中的营养》是大象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是学生在前一节课学习了食物分类的基础上,学习怎样设计实验,发现食物中所含营养成分。教学内容主要有两部分:1.食物中营养成分——淀粉、蛋白质的鉴别方法(在实验室中);2.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动手、观察、归纳、分析、总结的能力。在教学中,  相似文献   

18.
贪食的女孩     
米祈 《成长》2006,(11):65-65
我是一名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大概从高中开始,心情糟糕的时候就会想吃东西,吃到要呕吐还是继续吃,其实那个时候我根本不知道食物的味道了,只是单纯地吃而已,吃完了,情绪会有些许的缓解。我自己也知道这样不好,但无法控制自己。因此,吃完之后总是很后悔,有时便设法将吃的东西呕吐出来。  相似文献   

19.
小孩喜欢模仿成人的言行,孩子从2岁起,消化力和理解力都逐步增强,对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已提供良好的生理和心理基础,作为父母应从以下方面培养孩子的良好饮食习惯。一、避免挑食。父母要以身作则,不挑食,各种食物都要吃得有味,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议论自己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孩子爱吃的食物,不要让他吃得过多,  相似文献   

20.
《留学生》2006,(1)
吃是生存的首要条件。由于英国食物资源的相对匮乏,特别是蔬菜类产品,所以留学生无法"以食为天"。如果能够让简约的食物吃得有滋有味花不多的钱吃到足够多的品种并保证营养,甚至保留点家乡菜的味道,就能让留学生活多些乐趣,少几分烦恼和孤独,但这需要好好下工夫研究一番。当初,我从采购的轻车熟路到烹调的得心应手,花了小半年的时间。英国人吃什么?留学生吃什么?英国人的饮食结构与中国人有很大的不同,在英国的留学生无法按照一日三顿中餐的标准来生活。但如果我们能够了解英国人和留学生都吃些什么东西,就可以针对食物资源来安排自己的膳食计划了。英国人做事很谨慎,但绝对不是个好厨子。当我们去翻阅英国的菜谱时,可以发现每一道菜都会清晰地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