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吴蓓丽和赵强研究组与其合作者在嘌呤能受体P2Y1R结构生物学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首次测定了该受体蛋白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揭示了P2Y1R抑制剂分子的作用机理,为研究治疗血栓性疾病的新型药物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未来将开启G蛋白偶联受体(GPCR)药物研发的新方向。通过分析P2Y1R结构,研究人员获得了许多重要的发现,其中最令人兴奋的是P2Y1R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两个药物分子作用位点,并且两种抑制剂与受体的作用机制显著区别于人们  相似文献   

2.
细胞研究     
<正>人源大麻素受体"阴阳双面"解析上海科技大学iHuman研究所刘志杰等与国内外科学家合作,解析了人源大麻素受体CB1(human Cannabinoid Receptor 1,CB1)与激动剂——四氢大麻酚(THC)类似物复合物的三维精细结构,揭示了大麻素受体在激动剂调控下的结构特征和激活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G蛋白偶联受体(GPCR)是人体内最大的细胞膜表面受体家族,在细胞信号转导过程  相似文献   

3.
G蛋白偶联受体(GPCR)是一类重要的药物靶标,也是人体内最大的蛋白质超家族,并且它在各种生理过程中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伪氨基酸构造方法,利用matlab仿真结果显示其分类效果比先前的方法有较大的提高,Jackknife检验显示第一层的预测成功率达到94.66%,第二层的预测成功率达到86.38%。  相似文献   

4.
随着肿瘤药理、分子药理学研究的飞速发展,靶向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已成为当今抗肿瘤药物研究开发的重要方向。靶向抗肿瘤药物有独特的靶向抗肿瘤作用,在当前临床治疗中已发挥重要作用,但仍不能完全根治恶性肿瘤。继续寻找更有效的抗肿瘤药物仍然是热点。近来,研究者们已发现Telomestatin(SOT-095)、elesdomol、PI-88及其类似物等化合物,在抗肿瘤方面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对此,结合大量研究结果介绍近年来靶向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大学学报     
《中国科技信息》2012,(3):23-32
封面故事:一个GPCR跨膜信号作用复合物的结构被确定一个细胞对荷尔蒙和神经传输物质的反应的绝大部分以及视觉、嗅觉和味觉等,都是由"G-蛋白耦合受体"(GPCRs)调控的。这使得GPCRs潜在成为人体中最重要的一组药物目标。GPCRs深深嵌入在细胞膜中,与细胞膜交叉7次,所以,正如在最近一篇News Feature(go.nature.com/ftQNX4)文章中所介绍的那样,要确定这些复合物的结构特别具有挑战性。现在,人们等待已久的一个GPCR跨膜信  相似文献   

6.
冯飞艳  樊晨 《大众科技》2023,(3):158-161
靶向药物将肿瘤治疗从化疗推向个体化精准治疗时代,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VEGF是一种明星靶点,开发作用于VEGF靶点的治疗药物已经成为了国内外研究热点。文章基于已发表的文献证据、数据库、国内外药品说明书,重点针对抗VEGF药物的作用机制、产品现状和我国自主研发的抗VEGF药物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靶向治疗药物研发和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徐华强领衔国际上28个实验室组成的交叉团队经过联合攻关,利用世界上最强X射线激光,成功解析视紫红质(Rhodopsin)与阻遏蛋白(Arrestin)复合物的晶体结构,攻克了细胞信号传导领域的重大科学难题。GPCR是目前最成功的药物靶标,迄今约40%的上市药物是以GPCR为靶点。在药物发现领域,对靶蛋白结构与功能关系  相似文献   

8.
2011年7月30日,在由成都高新区、成都市科技局主办,纽约大学、多伦多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重庆医科大学等20多家科研院所参与其中的“2011细胞生物治疗技术国际论坛”上.成都美进生物首席科学家邓涛提出,目前有望通过研究肿瘤干细胞靶向药物和细胞生物治疗技术.在5年内研发出具有自主产权、对我国高发肿瘤治疗效果显著的靶向药物和细胞生物治疗技术。此消息一出,立刻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各界人士对靶向肿瘤干细胞研究寄予厚望。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四川省靶向抗肿瘤药物的专利申请进行了挖掘,对重点申请人、重点专利和主要研究靶点进行了分析,以期对四川省药物研发机构的研发和专利布局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四川在这一领域的科研力量主要集中在高校,因此专利申请虽然涉及靶点种类多,但是主要集中在实验室研究阶段,市场化程度偏低。建议促进药品研发向优势企业集中,优化企业结构,加强产学研合作。  相似文献   

10.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1,(8):F0004-F0004
黄文林教授长期从事基因治疗和肿瘤新型药物研究,在病毒基因表达调控、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新型载体及基因治疗药物转化研究等方面做出了引人注目的成绩。他发现了腺病毒基因表达调控和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的重要机制,获得了基因治疗优于蛋白质药物的系统实验证据,研制出了一种低免疫原性和3种肿瘤靶向性基因治疗载体,建立和规范了基因治疗药物临床前、临床研究标准,并进行了2种基因治疗药物的临床转化研究。黄文林教授的工作有效地促进了我国基因治疗药物的研发和产业化实施进程。  相似文献   

11.
科技资讯     
《科技风》2014,(7):1-4
<正>我国学者提出肿瘤异常生长的"细胞核陷阱"观点[导读]他们发现新型小G蛋白分子RBJ,RBJ异常活跃则肿瘤生长恶化更快,而降低RBJ活性则可以显著抑制肿瘤生长,提出肿瘤异常生长的"细胞核信号陷阱"学术观点。肿瘤发生、发展机制研究,事关癌症患者治疗所需的新技术新药物的研发与应用。11日出版的《癌细胞》杂志发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曹雪涛研究团队论文。他们发现新型小G蛋白分子RBJ,RBJ异常活跃则肿瘤生长恶化更快,而降低RBJ活  相似文献   

12.
精准医学已受到我国政府、科学界和企业界的高度重视。本文从政策分析和数据分析的角度,阐述精准医学的内涵演化与重点领域,提出我国发展对策。基因测序技术、靶向药物研发及其相关的监管政策与数据标准问题是英美精准医学的部署重点;美欧日含基因信息的上市药物发展迅速,我国基于药物基因组学的新药创制发展滞后;国际上药物基因组学生物标记物试验与患者结局的关联性证据研究仍需加强。建议根据我国的疾病谱特征加强分子标记物基础研究、加强药物遗传学及基因组学标记物临床转化研究、加强基因分子诊断技术研发与临床检测能力建设、加强精准医学专门人才培养和加强监管与政策研究,作为我国发展精准医学的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13.
笔者曾看到过这样两则报道.一则是上海药物研究所成功捕获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IR}小分子激动剂.消息甫一传出,就有多家著名跨国制药企业和新药研发机构向上海药物所抛出了合作开发的"红绣球",与外企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国内企业却对此毫无反应.  相似文献   

14.
根据国内、国际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评价中科学研究方面的要求,结合重庆高校在科技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等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方面的不足,从寻求国家战略支持,引进再造"双一流"、引进培育优秀研发人员、加大研发经费投入保障力度、布局大科学装置和实验平台4个方面提出重庆"双一流"建设中具体的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完善策略。  相似文献   

15.
目前,具有高选择性的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得到了市场广泛的认可。其中,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是一种能够破坏肿瘤细胞的信号传导,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新生血管形成,几乎不会影响正常细胞的分子靶向药物。因而对其研究与开发已经成为抗肿瘤药物研究领域的热点课题,本文介绍了常见的靶向抗肿瘤药物并重点综述了已经上市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相似文献   

16.
先导化合物是现代新药研发的出发点,发现和寻找先导化合物有多种多样的途径和方法。虚拟化合物是一种基于受体结构的三维信息,采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技术设计出的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先导化合物。是否保护专利化合物的虚拟形式使用和由此产生的虚拟化合物是决定这一全新药物设计方法广泛普及和向前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生物药物的特点是药理活性高、毒副作用小,营养价值高。目前生物技术药物主要包括治疗性多肽、抗体、细胞因子、疫苗、蛋白质、激素、酶、可溶性受体以及核酸类药物等。本文对生物制药研发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自主创新是重要的国家战略,家族治理是普遍又特殊的治理机制,但我们对这种治理机制对自主创新战略有何影响却所知甚少。研发投资是培育创新能力的最有影响力的因素,不同研发投资类型具有不同的不确定性、专属收益和成本,不同的治理机制从事不同的创新类型。本文考察家族治理如何影响研发投资、研发投资组合和研发投资动力。基于全国性样本数据,本研究发现家族企业的产品研发强度低于非家族企业,但过程研发强度没有显著差异,家族企业过程研发投资占投资组合的比重高于产品研发,规模越大的低开工率家族企业越会提高产品研发投资的强度。这个发现说明了家族企业研发投资的风险规避具有一定的门槛,他们选择风险收益与保持家族社会情感财富的适当组合,具有较高的差绩容忍度。  相似文献   

19.
家族控制不仅包括控制的能力,也包括控制的意愿,只有两者同时具备才是产生家族企业独特行为的充分条件.以往研究往往忽视控制意愿的影响,或是默认意愿等价于能力,这是造成家族企业行为研究分歧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以企业研发投资为考察对象,探索家族控制的意愿和能力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家族的控制意愿和对关键决策的控制能力对企业的研发投入都具有抑制作用,对关键决策的控制在控制意愿与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中发挥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严若森  李浩  陈静 《软科学》2023,(1):117-123
以2009—2019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家族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多个家族所有者并存及其异质性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结果发现:多个家族所有者并存会促进企业研发投入。进一步来看,在多个家族所有者并存的企业中,当这些家族所有者之间的亲缘关系疏远时,企业研发投入水平会更高。机制研究表明,多个家族所有者并存会通过企业风险承担、融资约束两种机制影响企业研发投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