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藤野先生》是一篇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重要地位、悠久历史的经典课文,如何对经典的教学进行创新是摆在所有中学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对这篇经典课文进行了创新设计的探索、实践和总结。  相似文献   

2.
《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一篇经典课文。在教师的心目中,这是一篇老课文。老课文好不好教?请听听一位教师的看法:这是一篇老课文,但我在教学此文时却还是穿老鞋走老路,毫无创新,感觉很失败,原因有三: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要靠创新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设计。搞好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情感性原则小学语文教学是凭借一篇篇情感充沛而又文质兼美的范文 ,让学生阅读、理解、感悟、积累 ,学会有用的知识 ,形成能力 ,并会在社会生活中交际运用。由于课文是一篇篇独立的具象感非常强的文章 ,它本身的特点就决定了只有让学习者与课文形成情感上的沟通和交流 ,才能使学习者产生语感 ,受到陶冶。试想 ,如果把一篇课文肢解成一个一个的零散的部件 ,教师让学生把文中几十个词语抄下来 ,查字典解释出…  相似文献   

4.
<正>《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一篇经典课文。在教师的心目中,这是一篇"老"课文。"老"课文好不好教?请听听一位教师的看法:这是一篇"老"课文,但我在教学此文时却还是"穿老鞋走老路",毫无创新,感觉很失败,原因有三:  相似文献   

5.
武志芳 《甘肃教育》2001,(11):22-22
一、挖掘创新因素培养创新能力语文教学的创新教育,首先必须凭借课文,紧扣语言,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语文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广泛分布在词、句、段、篇之中;词、句的创新主要表现在对词、句的理解和运用上的创新。学生通过朗读实践来理解、感悟、体验、积累,对课文有所感悟和发现,这就是自身学习的一种创新。如教学《月光曲》一课时,首先让学生欣赏一曲贝多芬的乐曲,让学生沉浸在曲乐中悉心地感受。接着让学生通读课文,教师进行引导,开启创新意识的大门。课文中有这样一段:当贝多芬弹完一曲后,盲姑娘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  相似文献   

6.
群文阅读是近年来广受关注的新型阅读教学模式。“1+X”群文阅读教学有三种模式:一篇课文带动多篇课文、一篇课文带动多篇课外文章、一个单元带动多篇课外文章。结合已有理论及课例和自身教学实践,“1+X”群文阅读教学议题设置应指向人文主题、本体知识、阅读策略和思维认知。  相似文献   

7.
<正>世界上不缺少千里马,而是缺少善于发现千里马的伯乐;生活中不缺少阳光,而是缺少善于发现阳光的心情;万物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善于发现美的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童年的发现》,感受发现的力量。课文讲了什么这是一篇鼓励求知、鼓励大胆想象、鼓励探究发现的课文。作者通过回忆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这件趣事,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的心理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首先,  相似文献   

8.
阅读教学的基本目标既是阅读教学要完成的任务,也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基本要素。在目前的阅读教学实践中存在着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一是目标的短期化,一个单元一个目标,一篇课文一个目标,甚至一节课一个目标。前后单元、前后课文的目标缺少有机衔接;同一目标在不同年级不同课文出现也找不到相承相接的关系。二是目标的知识化,把阅读教学的能力要求降低为以识记为主的知识要求。三是目标的题目化,把阅读教  相似文献   

9.
<正>目前,部分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缺少一定的单元意识。在教学时,往往是一篇课文一篇课文地教。这样的教学虽然也能提高学生一定的语文能力,却不能够更好、更高效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笔者结合苏教版五下第四单元的教学,谈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单元意识。这一单元的几篇课文分别是《秦兵马俑》《埃及的金字塔》《音乐之都维也纳》,下面以《音乐  相似文献   

10.
一篇课文的教学,自读感知、精读领悟和诵读表达这三个阶段是必不可少的,但一些老师往往只重视精读领悟阶段而忽视了其他两个阶段,殊不知自读感知阶段是基础,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在学生对课文还不熟悉的情况下就对课文进行条分缕析,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是支离破碎的,缺少整体的把握和自身的感悟。  相似文献   

11.
《青蛙看海》是苏教版二年级的一篇童话阅读教材。每次教这篇课文时,学生们对青蛙爬山的艰辛缺少体验,对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只要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能达到理想的彼岸,不能理解和感悟。后来再教这篇课文时,我认真解读了文本,适时创设情境、展开想象,带领学生涵泳在文本中,  相似文献   

12.
《青蛙看海》是苏教版二年级的一篇童话阅读教材。每次教这篇课文时,学生们对青蛙爬山的艰辛缺少体验,对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只要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能达到理想的彼岸,不能理解和感悟。后来再教这篇课文时,我认真解读了文本,适时创设情境、展开想象,带领学生涵泳在文本中,  相似文献   

13.
一、对教材的理解《山中访友》和《索溪峪的野》都来有第一单元的课文。《山中访友》是一篇精读课文,《索溪峪的野》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这两篇课文在情感上有共通之处,在表达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14.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掘学生的心理潜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天赋,使学生掌握终生学习的本领,本文就此说说几种创新学习的方法。一、归类组合法在语文课本中,有好多课文都是可以归成类别的,如歌颂伟大人物的,抒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寓言类的,写小动物类的等等。把同类的几篇课文组合在一起学习的方法就叫归类组合法。如《桂林山水》、《林海》、《五彩池》三篇课文都是属于描写美丽景色的课文。将这三篇课文采用组合学习的方法来学习,通过初读课文、研读课文以及美读课文等几个环节,仔细品味这几篇课文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但目前,我国的教育注重继承而缺少实践和在实践基础上的创新。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大都是因循守旧,缺少批判性。有这样一个案例:有一位小学语文老师  相似文献   

16.
汪正慧 《师道》2007,(8):56
《新型玻璃》是一篇常识性的课文,如何把一篇常识性课文上成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课程和实践又应该怎样结合起来是一个难题.我的指导思想是: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创造宽松愉悦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潜在的智慧,理论联系实际,课堂联系社会,让学生知道:学习和生活原来是这样的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7.
汪正慧 《师道》2007,(7):56-56
《新型玻璃》是一篇常识性的课文,如何把一篇常识性课文上成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课程和实践又应该怎样结合起来是一个难题。我的指导思想是: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创造宽松愉悦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潜在的智慧,理论联系实际,课堂联系社会,让学生知道:学习和生活原来是这样的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8.
一、关于课文1.本册有18篇课文,其中看图学文2篇,讲读课文11篇,阅读课文5篇。这些课文内容丰富,富有教育意义,体裁也多样,有记叙文、说明文、简单议论文,还有新诗和古典诗词。2.在18篇课文中,新选课文有5篇,分别是《马踏飞燕》《闻军官收河南河北》...  相似文献   

19.
一篇课文的教学一般可分为自读感知、精读领悟和诵读表达三个阶段。许多教师往往只重视中间的精读领悟阶段而忽视了自读感知和诵读表达这两个阶段,孰不知自读感知阶段是基础,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在学生对课文还不熟悉的情况下就对课文进行条分缕析,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自然是支离破碎的,缺少整体的把握和自身的感悟。  相似文献   

20.
李贤华 《教师》2012,(16):38-38
语文教学呈现的教学内容最基本的形式是一篇篇的课文,语文老师基本上是利用这一篇篇的课文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和能力的培养的。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已越来越受到教师的关注,许多老师在教学的形式策略上刻意追求有效性,而缺少对文本的深悟与探究,最终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只有当教师对文本进行深磨细琢,读懂读透教材,才能带动学生去感受课文的魅力。因此,有效教学亟须语文教师对文本进行深入地钻研与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