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浅析哈萨克族习惯法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萨克族习惯法来自于哈萨克族世代相传的习惯准则,主要是封建主的意愿、可汗的命令和汗的命令之下的毕的意见,还有审判实践以及毕的会议所通过的各种规章。7世纪末8世纪初,伊斯兰教开始在中亚传播,哈萨克族习惯法也受到了伊斯兰教的影响,但真正开始变迁是在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哈萨克汗国的头克汗统治时期,主要体现在《头克汗法典》中。随着沙皇俄国的入侵,哈萨克族习惯法受到了再一次的冲击,沙俄统治者为了进一步加快俄化进程,对哈萨克族传统的司法体制进行了改革。  相似文献   

2.
哈萨克族传统体育是一种集竞争、娱乐、艺术、观赏、趣味为一体的综合运动形式,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中,哈萨克族传统体育都有其别具韵味的特色。传承哈萨克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最佳路径就是学校教育,哈萨克族体育教育不仅需要强健学生体魄,还应实现哈萨克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重点分析了哈萨克族体育教学的现状以及促进哈萨克族体育教学水平提升的对策,开发哈萨克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打造学校的民族文化特色,成为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主体。  相似文献   

3.
阿克塞是是以哈萨克族为主体民族的哈萨克族自治县,哈萨克族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幼儿民族文化教育的丰富资源。用哈萨克族的风土人情等文化对幼儿进行民族文化教育,对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交流与融合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4.
哈萨克族的丧葬礼仪是民族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草原文化的深层积淀。哈萨克族的葬礼基本上以伊斯兰教仪式举行,但是其中保留了很多原有的古老习俗,因此和其他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相比又有重要的区别。  相似文献   

5.
《哈萨克族民俗文化》专著中记录的哈萨克族民俗事项丰富多彩,是作者多年调查和积累的成果,也是哈萨克族生活历史的真实记录。哈萨克族民俗不但丰富了中国文化,同时也给世界文化作出了贡献。该书是作者将哈萨克族民俗文化对世界的展示,特别是资料索引部分对1879-2005年间有关哈萨克族研究成果的整理,是对学术界的一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哈萨克族     
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勒泰、塔城、木垒、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及乌鲁木齐等地,少数分布在甘肃的阿克赛和青海等地。哈萨克族源远流长。西汉时,天山北部的乌孙即哈萨克族的先民。"哈萨克"这一名称最初见于十五世纪中叶  相似文献   

7.
哈萨克族集中生活在中国西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游牧生产为主的民族.然而,改革开放以来,哈萨克族传统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并推动了哈萨克族牧区经济的发展,引起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哈萨克族传统生活习惯的变迁将会进一步推动哈萨克族牧区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哈萨克族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之一。哈萨克族主要聚居在欧亚腹地广袤的大草原,在其特定的生存环境里,音乐文化明显受到多元音乐文化的影响。生活于8世纪的哈萨克族著名音乐家霍尔赫特的音乐创作中就具有鲜明的中西音乐元素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哈萨克族是新疆的世居少数民族,哈萨克族人民在长期的游牧、迁徙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哈萨克族游牧文化。本文通过对哈萨克族马上体育运动概况的介绍,探讨和总结哈萨克族马上体育运动的现状和特点,深入研究了哈萨克族马上体育运动的社会和文化功能,为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研究提供了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哈萨克族主要聚居在新疆北部,少数分布于甘肃、青海等地。本文通过对新疆哈萨克族妇女经济活动变迁进行概述,指出随着历史的发展哈萨克族妇女逐渐地从家庭中解放出来并走向社会,新中国成立68年来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39年来的成就,促进了哈萨克族妇女的发展进步。这为促进哈萨克族妇女广泛参与经济活动,实现社会性别公平、公正,共同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则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的颁布引发学界对教育理念的思考。教育理念所起的作用是观念对实践的作用,它引领着高校发展的航向。文章从概念入手,论述了教育理念是长期教育实践的产物,是与社会进步发展同向的符合性选择;并提出教育理念应具有学校的个性特征,应从求知向求能转变,对新建本科院校树立个性特色的教育理念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伊犁州哈萨克民族基础教育发展为例,对哈萨克族基础教育现行的三种教学模式及其特点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普及模式和目标模式的并行实施,有利于快速实现新时期推进双语教育的工作目标,从而大力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3.
教育是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教育生态平衡是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基本环境,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教育,只有在教育生态平衡的基础上才能够实现。讨论实现教育生态平衡、加快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综述了教育部师范司召开的“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研讨会”(暨高层专家咨询会 ) ,并主要从我国新时期的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师范院校的历史使命、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建构和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措施等几个方面作前瞻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人文精神匮乏,人文教学的"工具性教育"弊端日益突出,提出利用虚拟展览馆促进人文教育的发展。分析了虚拟展览馆设计的理论,利用虚拟现实等相关技术,设计出一种基于Abnet的古代诗歌文化展览馆系统,并探讨了其在人文教育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远程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应及时调整发展方向,制定出有效的改革方案,以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本文主要对我国远程教育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教育投入历来是教育界的热门话题,随着中国教育改革的逐步展开,基础教育经费短缺、有效投入不足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地困扰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经费的筹措、使用效率等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就当前教育经费投入面临的困难和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保障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8.
关于独立学院个性化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独立学院学生个性化特点的分析,提出了独立学院个性化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理念,强调独立学院不能照搬普通高校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现成模式,必须从学生和学院的实际情况出发,开拓创新,突出个性化教育,探索出一条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人才培养的新路子,并由此论证了素质教育的实质是一种个性发展教育。  相似文献   

19.
从较深层次分析了高等教育城乡不公平的问题,并且对教育公平观念的发展给出了一个较为合理的解释。在认真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城乡不公平问题的影响因素的同时,指出了保障教育公平是现代政府最重要的基础性职能,政府是推进教育公平的主导力量,并且提出了政府在转型时期解决教育公平的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作为我国仅有的三个哈萨克族自治县之一,哈萨克族是该县最主要的少数民族。通过问卷调查以及访谈的方法,对木垒县哈萨克族居民的语言使用现状分别从个人语言文字使用情况、家庭语言使用情况、社交语言使用情况来进行统计分析,旨在揭示目前哈萨克族在语言使用及语言态度方面存在的特点,为当地双语教育的开展和实施提供参考与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