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邵飘萍是一个集新闻记、新闻学和新闻教育家三种角色于一身的新闻奇才。1918年,在蔡元培的支持下,邵飘萍在北大成立新闻学研究会,并开讲新闻采访课。同时,他还在北京平民大学、北京政法大学讲授新闻学课程。他撰写了中国最早的新闻学作《实际应用新闻学》和《新闻学》。当时在北大聆听邵飘萍讲课的  相似文献   

2.
邵飘萍是我国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声名显赫的记者、报人,是反帝反军阀的英勇新闻战士。他在中国近代报刊史中占据一席地位,因此,对介绍他的生平以及新闻实践的文章中的遗误之处,进行考证与补遗,使研究工作在史料确凿的基础上进行,是十分必要的。一、邵飘萍的“北京新闻编译社”何年创办?是北京第一家通讯社吗? 1924年3月,邵飘萍在《东方杂志》21卷6号上发表的文章《我国新闻学进步之趋势》中写道:“乃于民国七年创办新闻编译社于北京,是为我国人北京有通信社之始。”而在同年6月出版的《新闻学总论》一书中,邵飘萍又否认前说,讲新闻编译社创办于“五年七月”,是“为华人自办通信社之创始  相似文献   

3.
邵飘萍是我国民主革命时期文化战线上的勇猛战士、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新闻学者和新闻教育工作者。他以报纸和通讯社为武器,宣传真理,抨击邪恶,锐意改革,并用鲜血染红了言论、新闻、出版自由的理想,最后因言论“获罪”牺牲在北洋军阀的屠刀之下,为新闻事业贡献了宝贵生命。在舆论界他享有“飘萍一支笔,抵过千万军”的盛誉;他所著的《新闻学总论》和《实际应用新闻学》等,  相似文献   

4.
最近,读了蓝鸿文先生的《新闻采访学》,我感到这是新闻采访学的最新成果,也是一本新闻工作者的必读书。 新闻采访学是探讨新闻采访实践规律和方法的科学,它在新闻学中属于实践性比较强的一门学问。长期以来,这方面的著作出版不多。据笔者所知中国最早的新闻采访学著作是《京报》社长邵飘萍1923年出版的《实际应用新闻学》(又名《新闻材料  相似文献   

5.
段勃 《新闻通讯》2009,(10):38-39
新闻采访学是新闻传播学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我国从新闻学教育诞生时就十分重视这一课程。1918年,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时,邵飘萍负责教授的“应用新闻学”就包括了新闻采访的内容,他的新闻学著作《实际应用新闻学》和《新闻学总论》中较多章节是新闻采访学的内容。现在,我国各个新闻传播类专业中,新闻采访课都是必不可少的,绝大多数的培养方案都把这一课程列为必修课。  相似文献   

6.
正邵飘萍是中国报界先驱,曾被毛泽东称为"具有热烈理想和优秀品质的人"。他是中国新闻史上的全才。他曾任编辑、记者、社长、讲师,《汉民日报》《时报》《时事新报》的主笔,他的文章辛辣、一针见血,使北洋军阀闻风丧胆,而冯玉祥将军则称赞他:"飘萍一支笔,胜抵十万军"。邵飘萍创办了北京新闻编译社,是北大新闻学研究会创办者之一。1918年10月,他与留学日本的同学潘公弼一起创办《京报》,自任  相似文献   

7.
1923年9月,我国近代著名记者、爱国报人邵飘萍撰写的、由昭明印刷局印刷出版的《实际应用新闻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研究新闻采访工作的专著。  相似文献   

8.
朱世培  沈颖 《新闻世界》2011,(7):149-150
邵飘萍,民国初年著名记者,早年曾经为《时事新报》、《申报》、《时报》撰稿,创办我国第一家民营通讯社——北京新闻编译社,1918年独资创办影响颇大的《京报》,又与蔡元培一起,创办了"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是后人公认的"新闻全才"。他以报纸和通讯社为武器,宣传真理,抨击邪恶势力,锐意改革,为新闻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鉴于目前新闻界和史学界关于邵飘萍的办报实践和办报思想研究得较多,本文从邵飘萍与几位名人的交往这个切入点来分析他的交往与办报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邵飘萍在办《京报》的时候,既编报,又采访,还挤出时间去大学讲课,撰写新闻学著作。一九二三年和一九二四年连续出版《实际应用新闻学》和《新闻学总论》两本书。前一本又名《新闻材料采集法》,全讲采访,是我国第一部采访学专著;后一本书,也用了不少笔墨论述新闻采访和记者修养。可以说,重视采访,注意收集第一手材料,是这位多才多艺的新闻工作者的特色。他认为,“报纸价值之有无、大小,与新闻材料之敏捷、丰富、真确与否,有最密切之关系”。因此,他提出:新闻记者应该以“探究事实,不欺阅者”为第一信条。这也是他从事新闻工作十多年  相似文献   

10.
传媒书架     
《新闻与写作》2009,(3):92-92
央视主持人芮成钢推出新书《30而励》;《与塔利班面对面:记者亲历阿富汗惊险战事》;《新华社记者笔下的中国改革开放岁月》出版;《徐宝璜新闻学论集》《邵飘萍新闻学论集》出版  相似文献   

11.
《新闻传播》2007,(6):36-37
晚上,找了本《新闻文存》来读。 记得当时在图书馆找到这本书时,颇为兴奋,集合了新闻学四位开山鼻祖的著作,松本君平的《新闻拳》、休曼的《实用新闻学》、徐宝璜的《新闻学》和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心想,终于看到“真迹”了,于是立刻复印下来收藏,这一藏就藏到今天。  相似文献   

12.
五四时期青年毛泽东第一次来到北京,积极报名参加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认真聆听了蔡元培、徐宝璜、邵飘萍的新闻学讲座,系统学习了新闻学知识和办报经验。在五四运动的革命风潮中,他学以致用,将在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学习的新闻学知识和办报经验相结合,先后创办《湘江评论》,改组《新湖南》,指导《女界钟》出版,创办平民通讯社,发动和参与政治运动,成为新闻舆论工作的行家里手。青年毛泽东在五四时期学新闻干新闻的这段学以致用实践活动,奠定了他在一生革命生涯中娴熟地借助新闻舆论宣传革命、发动群众、组织斗争、指导工作的能力,成为当代青年新闻学子的学习榜样。  相似文献   

13.
复旦大学新闻系余家宏、宁树藩等四位同志,经过多年的标点、注释、简介,将我国四本最早的新闻学译著汇编成《新闻文存》一书,共348000字,已于1987年12月由中国新闻出版社出版。这是建国后继重印戈公振著的《中国报学史》以来,第二次绝版书的再版;也是早期理论新闻学与实用新闻学的首次重印。《新闻文存》所收录的四种新闻学著作,是日本最早的《新闻学》(松本君平著)、美国最早的《实用新闻学》(休曼著)、我国最早的《新闻学》(徐宝璜著)和《实际应用新闻学》(邵飘萍著)。日本松本君平著的《新闻学》,又名《欧美新闻事业》,1899年出版。据日本新闻学会前会长内川芳美教授1978年来华时介绍,此书在日本国内已成为孤本.在我国,自1903年上海商务印书馆翻译出版后,也已长期失传。新闻界人士只闻书名,未见其书,深  相似文献   

14.
蔡巍巍 《记者摇篮》2006,(11):19-19
心理学与新闻学的内在关联早在1918年,中国新闻学的祖师徐宝璜先生在其专著《新闻学大意》中有过深刻地论述,他认为“,新闻学常与心理学发生至深之关系。新闻之精彩,即吾心理上之产物也。”1923年,我国著名报人邵飘萍先生出版《实际应用新闻学》,也曾专门论述过此问题。由此可见,在我国新闻学研究一开始,一些学者就已经意识到新闻学与心理学的密切关系。正确将心理学运用在新闻采访中,将对新闻采访的成败起着决定性作用。一、产生新闻敏感的心理基础新闻敏感即记者能够敏锐地发现和捕捉新闻的一种特有素质。从心理学的视角看新闻敏感,它是记…  相似文献   

15.
我国最早的新闻学杂志,当推1927年1月在北京创刊的《新闻学刊》。它由黄天鹏主编,北京新闻学会出版。该会由北京平民大学和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出身的记者所组成,他们在1927年1月成立学会之时,出版《新闻学刊》。该刊“以研究新闻学术、提倡新闻事业为宗旨”,从性质上看,确为纯真的新闻学杂志,所以黄天鹏在《中国新闻事业》一书中断定它“为我国有新闻学专门杂志之始”。这本杂志的撰稿人,如徐宝璜、邵飘萍、戈公振、黄天鹏、胡政之等等,多为当时享有盛誉的新闻学著名学者  相似文献   

16.
关于我国现代著名报人邵飘萍的政治身份,经过一些学者多方面的考证,已确认邵飘萍是共产党员(例如1986年《新闻学论集》第9辑《邵飘萍是共产党员》文)。但对于邵飘萍的死因问题,则众说纷纭,未能达成一致意见。有的持邵“得罪奉系军阀而见杀”,有的持邵是共产党员而殉难。例如原载  相似文献   

17.
记者向被采访者提出需要回答的问题,这是新闻采访全过程的中心环节。我国名记者邵飘萍总结他的采访经验时说:“欲达多得事实之目的,必能先发有效之质问。”(《实际应用新闻学》)这说明提问是采访中获得事实和信息的最主要手段,同时也说明提问的有效  相似文献   

18.
新闻采访学是新闻传播学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我国从新闻学教育诞生时就十分重视这一课程。1918年,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时,邵飘萍负责教授的应用新闻学就包括了新闻采访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邵飘萍是著名的记者、报人、新闻教育家,他在新闻采访中最大的特点是常常拿到独家、内幕新闻.他在<实际应用新闻学>中指出:"盖外交记者活动之第一关键在于交际."  相似文献   

20.
王治国 《青年记者》2017,(23):124-125
邵飘萍,生于1886年,原名镜清,飘萍是他的笔名,浙江东阳人.1912年,邵飘萍在《汉民日报》经理杭辛斋的邀请下,加入了《汉民日报》,开始了他的新闻生涯.后来,邵飘萍逐渐倾向于革命,于1925年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6年以“宣传赤化”的罪名被张作霖杀害. 本文按照影响客体、影响主体勾勒出邵飘萍的社交圈,并分析作为报人的邵飘萍受到了哪些人的影响,又影响了哪些人,在此基础上总结邵飘萍对新闻事业所做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