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建振 《考试周刊》2012,(22):35-35
何为“交流案”?交流案既是老师的教案,又是学生的学案,是联系教与学的一个案本。过去老师上课,只有老师有教案,学生有的只是课本。而如今老师所授的内容和所提的问题打印在一起,一并分发给学生,这一形式的载体就叫做“交流案”。“交流案”可让整个课堂进行“读”、“议”、“展”、“点”、“练”的演绎,达到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最终提升课堂的有效性。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如何利用“交流案”打造有效课堂,让语文课堂更生动?通过实践,我认为要做到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工作中,笔者设计了“我与网络”方面的调查,其中在“你希望老师与你怎样进行交流?为什么?”这一问题中,我班有90%的学生不希望在老师办公室或当着同学的面与老师交流,他们选择了短信、E—mail、QQ的理由是不用面对面交流,而且可以避免尴尬、害羞……鉴于此,笔者充分利用新信息技术的方式方法,根据不同对象选择不同的信息沟通方式,让它们成为学生和心理辅导老师之间交流思想、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的重要沟通手段。  相似文献   

3.
处理学生的“错误”,我们老师一般是通过“谈心”来进行教育的。“谈心”必须有真情的付出,才有真情的回报。“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育是个情感交流的过程,情是师生之间交流的纽带。而师生之间的谈心,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种常用的形式,是教师必须掌握的基本功之一,它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心灵的交流与情感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4.
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就是老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点,学生能够将每个知识点记住并灵活运用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与学生的“对话交流”对于整个课堂的教学有效性是非常重要的。老师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能够让学生感觉到认同感,这对于老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让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不可或缺的,“对话教学”在教育界有着很高的地位,本文将讲述“对话教学”的实际意义和其价值,对 “对话教学”如何在小学学教学课堂上灵活运用进行深刻探讨。  相似文献   

5.
曾有一位老师在执教后反思自己在课堂上说过的一句话:“把你的想法说给老师听听。”的确,有时在全班汇报时,往往是汇报的学生与老师单独交流,其余学生只是充当听众或无所事事,最终教师以自我为中心,把学生汇报的内容用“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方式再教给学生,又变成了教师讲知识、学生被动接受。  相似文献   

6.
王贞女 《班主任》2000,(8):41-41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感情地把知识从一个脑袋装进另一个脑袋,而是师生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接触”。班主任要与学生多接触、多交流。让学生感到老师可亲可敬,这样学生有心事就愿意与老师交流。  相似文献   

7.
课堂,是一个交流的过程。学生应当把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喜悦与苦恼,收获与困惑,通过各种形式与同伴、与教师进行交流。然而,我们可曾想过,在教学实践中,这种交流足否赋予了真情实感,是否以真实为基础,学生是否在用漂亮的语言“哄”着教师,他们头脑里是,否有几套博得老师欢心的“应急方案”?  相似文献   

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老师能否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在化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生动、形象、优美、风趣的语言,通过实验或具体实践活动,通过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即以“语”激趣,以“实”激趣,以“性’激趣。通过“激趣”,促使化学课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老师,他在偷看书。”这是我几次在公开课上听到的一个个稚嫩的声音。 看书,不好吗?学生看书,本是天经地义的事,为什么非要加个“偷”字?真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学生上课不看书,干什么?后来在和一些老师交流中了解到,原来,我们的老师与学生有这样一些约定:上课时你们不要看书……上课时,没有让你们看书,你们就不要看书……[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季冬梅 《学苑教育》2012,(19):19-19
“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就是说,阅读教学应变“教师独白、学生独听”为“生本对话”形成情感与情感的融合、思想与思想的碰撞、心灵与心灵的交流。  相似文献   

11.
这是全国名特级教师靳家彦老师上的示范课片断。靳老师与学生初次见面的这段对话,让人不由得拍案叫绝.回味无穷。细细品睐靳老师与学生的这一段即席对话.我们不难体会到如下几点:(1)对话应具有目的性。“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由于靳老师是初次与学生见面.师生之间缺乏一定的交流和了解,这一鲜活的对话设计,一下子缩短了师生问的距离.课堂气氛也因此被“激活”.  相似文献   

12.
音乐老师们伴着新课程大胆地走了一段“创新路”,我不得不静下心来问自己:所谓的“创新路”自己走得累吗?学生累吗?效果真的好吗?学生学会了吗?我还继续创新下去吗?这些问题从一次思想品德教研活动中,我与一位老师的交流间,有了新的启发。这位老师告诉我“思品课”靠一次观摩交流对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收效甚微。比如只要一星期不强调,  相似文献   

13.
张速 《四川教育》2004,(7):70-72
探究性阅读是学生对课的主动阅读,是学生与课作的倾心交谈,是学生与学生不同阅读理解的自由交流,是学生与老师、与化的平等对话。简而言之,探究即感悟、思考、交流、求新的过程。课堂探究性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形成本课题中的“探究”,是指学生对课的主动阅读,是学生与课作的倾心交谈,是学生与学生的自由交流,是学生与老师、与化的平等对话;简而言之,探究即思考、求新的过程。习惯是由长期的经验或反复训练形成的一种固定的行为倾向,  相似文献   

14.
小议“严”     
一些班主任认为,在教育学生问题上,一定要严,否则教育教学的任务也就无法顺利完成。所以,有的班主任主张在接任新班之初,一定要给学生来个“下马威”,以此镇住学生。严厉的班主任,只能让学生产生畏惧的心理,学生在这样的班主任老师面前,外表上表现得毕恭毕敬,不敢越雷池一步,但是内心是否真正诚服?是否能与老师真心交流近年来,校园内师生间的不良磨擦时有发生,许多事情都与班主任老师过份的严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我认为,一个受学生尊敬有威信的班主任,往往是在“严”字上能做到严而有“度”、有“格”、有“法”。严而有…  相似文献   

15.
沟通,是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一个永恒话题。没有良好的沟通,就不会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本期《班主任随笔》栏目的四篇文章围绕师生的沟通问题。分别谈了“影响情感交流的因素”“情感交流的平台”“沟通的方式及技巧”及“细心呵护与放手‘留白’”的师爱。相信这组文章会对那些与学生情感交流“阻塞”的班主任老师有所帮助。说到底,沟通就是以心换心.以真诚的爱赢得学生的爱。心与心的交流,换来的将是一个和谐、美好的世界。  相似文献   

16.
早在几年前,我陆续购进管建刚老师的作文教学系列,并反复阅读,也算是一名“钢丝”了。管老师是一名开拓者,他的很多教学理念石破天惊,带给我们深深的震撼并引发我们的思索。他带领学生跳出传统作文训练的樊笼,摆脱应试作文的桎梏,让写作成为学生“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1.中学生需要情感交流。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发展,中学生渴望友谊,渴望有知心朋友。他们喜欢憧憬未来,想过天真纯洁的生活,但又往往不能如愿。他们的控制能力较弱,容易激动。情绪波动很大,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心理行为。老师是他们信任的长辈,又是“指路的明灯”,他们更希望和老师进行情感交流。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的引路人,跟学生进行情感的对话与交流。筑起心灵沟通的桥梁,是我们育人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在这样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过程中,情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没有情感的交流就谈不上真正的教育。情感交流的前提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信任,只有学生对教师产生了信任,才能更好地接受教师的教育,这就是“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而现实的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往往存在着交流的困惑,教师常感叹“现在的学生怎么这样啊?”学生常常抱怨“老师太不了解我们的心了!”如何走出师生交往的困境,作为师生关系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应该有所为。  相似文献   

19.
操行评语是老师对学生一学期来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进行客观全面评价的总结,是老师与学生之间进行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交流的重要渠道;是向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尝试着对操行评语进行了改革和创新,使这块小小的“方寸之地”成为老师给学生的最好的学期礼物。  相似文献   

20.
关于语文学习方式的现实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每走进中学语文课堂,观课后与语文老师交流,总是感觉到不断有变化:学生开始有“活动”了,课堂变得活跃了,尤其是语文老师口头的有关语文课改的“新概念”增多了。每每翻阅语文教学类杂志和语文课堂案例分析类图书,也强烈地感受着一波又一波生猛“新词”的冲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