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物理教师经常能听到学生反映:“课听得懂,题不会做.”这种现象确实影响着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试图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探讨这个问题形成的原因.1 从“教”的方面分析从“教”的方面来说,课听得懂,主要是由于教师下了功夫,把课讲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教师重视基本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想方设法要把基本知识教好.教师明白,如果学生掌握不好基本知识,就谈不上运用知识去做题.但是,学生听懂了课,未必会做题.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对于如何教学复习课的理解不尽如人意。有的教师大量收集习题、试卷,让学生在题海里苦战;有的教师“爆炒冷饭”,让学生机械重复地练习,期末复习时甚至让学生把书后的总复习做好几遍;有的教师采用“练习一校对一再练习一再校对”的教学方式,把学生会做每一道复习题作为教学目标。如果小学数学复习课就...  相似文献   

3.
我们曾对学生解答简单应用题中产生错误的原因做过调查分析。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地理解题意,不能透彻地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他们选择算法和列算式是凭借题中某些术语或对题目模糊的认识。因此,解答的正确率不高。如调查题中有“航模小组有30人参加,每5个编成一个小组,一共可以编几个组?”解答这题的正确率仅为78.4%,有的学生见“一共”就用加法计算,这种错误的有9人,占被调查对象的16.2%,有的见“个”就用乘,理解为5个30共有多少?此类错占3.6%。出现问题的焦点在于:有部分低年级教师不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忽视从儿童的思维发展的特点出发进行教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教学中体现儿童思维发展的  相似文献   

4.
一位老师在课上布置了这样一道题:自然数a、b,且a÷3=b,那么a、b的最大公约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学生有的把最大公约数填为“b+3”,有的把最小公倍数填为“3a”或“ab”,有的虽然知道应分别填“b”和“a”,但都说不清为什么。 如何使学生弄清这个问题,这位老师的做法是: 他让学生反复读题,理解题意,加深印象:这是一道含有字母的除法算式,算式中的字母代表的是被  相似文献   

5.
初学因式分解,往往对因式分解的意义理解不透彻,方法掌握不熟练,公式应用不灵活,因而出现形形色色的错误.本文就几种因式分解中的常见错误及原因加以分析,以错悟理,正本清源.一、概念理解错误分析 因式分解的结果是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而x(x+2)-3不是乘积形式.分析 因式分解必须分解到每个因式都不能再分解为止,不能半途而废,分解不彻底.二、恒等变形错误例3(2x2-3xy+x=x(2x-3y).分析 当公因式为某一项时,提取后,该项的位置必须留“1”把守,否则无形中就取消了这一项.分析 因式分解是恒…  相似文献   

6.
任加顺 《云南教育》2008,(11):42-43
期末复习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归纳和整理,使其条理化、系统化,达到更好地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的目的。但因为是知识的再学习,学生少了学习“新知”的新鲜感,加之重复练习,显得枯燥乏味。复习内容挖得太深,“夹生饭”太多;复习内容太浅,进度太慢,总是“炒冷饭”。弄得复习课教师怕教,学生厌学。本文就怎样提高复习课的有效性淡儿点做法。  相似文献   

7.
我们经常听到学生反映:“听课时都懂,考试时,不会做。”这种“听课易懂做题难”的现象确实是当前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它直接影响着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我想从“教”和“学”两方面探讨这个问题形成的本质原因。一、从“教”的方面分析学生听课易懂,主要是由于教师下了功夫,把课讲的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教师重视基本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想方设法要把基本知识教好。教师明白,如果学生掌握不好基础知识,就谈不上运用知识去解题。但是学生听懂了课,不一定会做题,这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1、从认识论看,听课与做题是学生认识事物的两个过程。听…  相似文献   

8.
笑掉大牙     
小错误一个学生收到他父亲的信,信上说:“你以后写家信,应该多写一些生活的情况,不能只知道要钱。这次寄10块钱给你,附带告诉你一点小错误,用阿拉伯数字写十的时候,只能写一个零,不能写两个。”简单的问题某生物学教授常到各大学去讲授“遗传学”。有一次在去讲课的途中,司机对他说:“教授,我听你的课已不下50次了。我已记得滚瓜烂熟。我敢说,这堂课我也能教。”“哦!是吗?好啊!那等一下我们互换角色!”到了学校,司机果然去讲课,且一字不误地把课讲完。但正当他要离开时,有一个学生问了一个问题。司机一时答不出:“为了让你明白到底有多简单…  相似文献   

9.
课文标题,常常以简短、鲜明的语句,确切地把课文内容的精神传达出来。教学时,根据不同的课文特点,灵活地抓住不同的时机进行释题,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一、一开始接触课文就破题。对那些内涵比较大、学生又难以理解的题目,就要采取这样先从字面上加以解释,引导学生了解题意的方法。如《将相和》一课,学生对题目不易理解,有的连字都可能读不准。这就宜采取破题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将”、“相”、“和”三个字的含义:将,指古代统帅军队打仗的将领;相:古代最高文官;和,这里指言归于好。破题时,还可以问学生:“将”指谁?“相”又指准?他们俩为什么不团结?后来怎样言归于好的?  相似文献   

10.
一、“把课教活”势在必行。语文教师“把课教活”对于“两个文明”建设和“现代化”大业的早日实现的意义自不待育。从教改科研成果看,“把课教活”具有可行性。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早就告诫同行“一定要把学生教活”。著名语文学家吕叔湘又撰文《关键在于一个“活”字》,指出“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活”堪称语文教学法之精髓。再从语文教学现状,“把课教活”更具有紧迫性。有的教师至今仍信奉“重压之下出成绩。汗水时间换分数”,急功近利。短期行为;有的教师务求大显身  相似文献   

11.
有个别年轻家长见到自己的孩子被同学打了,就训斥道:“你不也长着手吗?你不会也打他!”有的则教孩子:“你打不过就咬他,咱是正当防卫,不用怕。”有的学生与同学打架,当老师批评他时竟理直气壮地说:“是他先动手的,我这是正当防卫。”由此不难看出,不仅学生,连部分家长也错误地理解了正当防卫。那么,什么是正当防卫和怎样正确使用正当防卫呢?请先看两个真实的案例。  相似文献   

12.
分类选择题是1986年、1987年高考语文试题中出现的一种新的客观性题型(如1986年第四题和1987年第五题)。这种题往往是每组含有四、五个元素,要求考生通过对这些元素进行正确分类,找出合符要求的一个来。考生常因不能正确分类而得出错误的结论。考虑到解这种题的思维过程与数学中“因式分解”的过程很有相似之处,我引导学生进行了用“因式分解法”来解答语文试题中的“分类选择题”的尝试。  相似文献   

13.
周萍 《湖北教育》2003,(19):47-47
多年以来,学生早已习惯于老师讲的教的都是对的,课本上写的也不会有错误。教材上怎么写,教师就怎么教,学生就怎么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现在的学生已不再是“沉默的羔羊”,不再畏惧教师的权威,对教师的错误敢于大胆地质疑,这是十分可喜的。 有的教师面对学生的质疑,放不下“架子”,非要让学生围绕他自己转不可,把孩子的问题扼杀在“师道尊严”里。  相似文献   

14.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谁不善于阅读,他就不善于思维.”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在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培养起来的.因此,努力发掘教材本身的思维因素,为学生提供和创设思维活动的机会和情境,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是非常必要的. 一、以题统文激励思维读书时,对文章标题先作一番认真的琢磨咀嚼,推敲揣摩,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课文中,有的文题嵌有题眼,从中可以窥见文章主旨;有的文题概括主要内容,从中能够明知其事;有的文题带有情感,从中能激起人们感情的共鸣……丰富多彩的文章题目唤起读者的兴趣,驱遣读者的想象.因此,  相似文献   

15.
“倍”概念一船是随倍数应用题的教学出现的。教学中,由于没有把“倍”这个基本概念作为重点,深入讲解、练习,导致学生对“倍”的概念模糊,对三种类型的倍数关系应用题不理解,出现见“倍”字就乘的现象。尤其是在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即求一倍数)一类题时,错误  相似文献   

16.
1 对学生错误的认识 布鲁纳说“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结构.”认知结构包括知识结构和认识结构,其中知识结构包括学科的一般原理,基本知识结构、学习态度和方法.数学学习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科学协助下,将书本上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认知结构的过程.错误就是认知过程中的偏差或失误,当学生的认知结构不能同化他所接触的题目时,就会发生解题错误,其终极表现必然在数学知识上.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辨析、思考、交流、探究、纠错、拓展和反思,促进新的认知结构的完善和解题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99年高考虽已降下帷幕 ,但余音袅袅 ,我们不时地听到学生反映 :“今年的化学试题几乎都是老师平时课堂上讲过的类同题 ,听课时都懂 ,就是在考场上做不出 ,算不准 .”这种学生“听课易懂做题难”的现象确实是当前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它直接影响着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本文笔者试图从“教”和“学”两方面探讨这个问题形成的本质原因 ,供教师们参考 .一、从“教”的方面分析从“教”的方面来说 ,听课易懂 ,主要是由于教师下了功夫 ,把课讲得深入浅出 ,通俗易懂 ,教师重视基本概念和规律的教学 .想方设法要把基本知识教好 ,教师明白 ,如果学…  相似文献   

18.
一次,我在课堂上布置了这样一道算术题:“7.6与12.6的和除以4,商是多少?”结果,不少学生都把式子列错了.经过调查,原来有些学生对“一个数与一个数的和”不理解,有的不懂“7.6+12.6”要加上括号,有的则把“除以4”同“除4”混淆起来.学生存在的这些问题,反映了我自己平时在教学中对算术的名词、术语重视不够.例如,“32÷4”这道式题,学生往往读成“32除4”,我没有加以纠正;对“(15-5)×3=?”这类混合运算式题,我也没有引导学生把它读为:“15与5的差乘以3,积是多少?”通过上述教训,我深深体会到,弄清算术课本中的名词,术语,如和、差、积、商、乘以、除以等等这些基本概念,是掌握运算规律的重要条件.算术课一定要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分解因式,必须进行到每一个多项式因式不能再分解为止”.由多项式因式分解的定义及它的最后一个步骤,使我们深深地理解到多项式因式分解的结果是唯一的.下面就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20.
我不同意吕兵同志提出的“科任教师只能管教课”的看法。吕兵同志以“科任教师兼课较多,接触的班级也不少”为理由,提出不能要求他们象班主任老师那样全面地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并进行具体的教育工作。我们知道,谁也没有要求科任教师一定要象班主任一样进行那么多具体的教育工作。但是却不能因此而得出“科任教师只能管教课”的结论。教师应该把课教好,这是对的。但是怎样才算教好了课?如何把课教好呢?这些问题就值得我们深思了。在考虑这些问题的时候,我认为必须明确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